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山七惠:描写生活,走向成熟

(2010-02-21 15:07:45)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青山七惠

温柔的叹息

新民周刊

杨铭宇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青山七惠:描写生活,走向成熟

转自2010第7期新民周刊 文:杨铭宇

青山七惠:描写生活,走向成熟

 

屈指算来,阅读青山七惠在国内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一个人的好天》到现在,时间已经走到了第四个年头,从《好天气》到《窗灯》,再到刚刚读完的《温柔的叹息》,忽然产生了念头:青山七惠在成熟,而我们,在老去。

青山的作品按照写作年限,应该是《窗灯》,然后《好天气》,再到《温柔的叹息》。若有意若无意的,三部作品中主人公的年纪也在相应地变化,从女大学生,到大学退学开始打零工的飞特族,再到工作了好几年的公司白领。青山七惠笔下的人物在长大,虽然始终不变的是平凡的面目和身份,但揭示的问题却从自己一个人的迷惘,拓宽到对社会更多人的一种宽泛的思考。

《温柔的叹息》是青山七惠获得芥川奖后的第一部作品。主人公江藤圆平淡的生活,随着四年不见的弟弟风太的突然出现,而掀起了,或者说,荡漾起了微微的波澜。之所以用“荡漾”而不是“掀”,是因为相比天生懂得如何讨人喜欢的弟弟相比,姐姐圆实在是太过平淡,平淡到即使有波澜,也只是吹过的微风。

青山有个很有意思的描写,对姐姐看的文库本小说,风太形容它“总像有个戴红领结的男人在耳边给你解说”,而江藤圆看书时就“需要这么一个戴领结的给我解说”。简单的两句话,风太的活跃、轻灵,和姐姐沉闷、囿于自我的性格形成了鲜明对比。接下来,在风太莫名其妙的对姐姐每日生活的记录里,圆的性格得到了验证:上班,工作,下班,不和同事交往,没有朋友,“每一天,就是这几行字的复制、粘贴、复制、粘贴”。不用花很多心思去细想,“复制、粘贴,复制、粘贴”,何尝不是你、不是我、不是很多人正过着的生活?

在弟弟的笔记里读到自己仿佛不经意间说出的工作之外“想不到别的”、“没有希望”,圆的怅然若失居然也是淡淡的,而她的反应,仅限于每天编造一些事情,以此让自己的生活多少有那么一点起伏。直到风太的朋友——梳着飞机头的绿出现。

从圆遇见绿,并在风太的撺掇下生出单恋情节,到开始主动与同事交谈、参加以前从来不去的公司年会、主动邀约同事共进午餐,弟弟风太似乎成了姐姐的救世主。但青山七惠并无意把《温柔的叹息》写成一个励志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风太这个救世主,这个拯救姐姐孤单心灵的上帝,反而不经意间靠向了上帝的反面——不怀好意的撒旦。

风太观察着身边人的生活,把他们忠实地记录下来,并且他的记录最终都会让人“从对我的好奇转向对本子上所记的自己人生进行深入思考”。可是,有多少人在思考后,能做出正确的举措呢?绿没有,他不再让风太住在自己家里,依然保持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厌恶和对别人的冷漠,因为不执着地去面对事物和人,就不必去改变自己已成连贯的生活。自己的姐姐江藤圆也没有,她依然认为“对别人的事不感兴趣,就不会觉得累、觉得寂寞了”。

对活跃的风太,与人交往、建立关联是很简单的事情。可对圆、对绿来说,“建立关联”并不简单,在他们心里,人生就应该是不那么错综复杂,因为这样安全,即使明知这样的生活“没有收成”。而在故事的结尾,快活、讨人喜欢的风太,也有自己的烦恼:和别人建立关联不难,但之后呢?“要是突然离家出走,恐怕没一个人会为我担心的”。

坚持不复杂的人生,没有收成;在复杂人生中自由行走,却无法摆脱害怕自己被别人忘记的忧虑。那什么才是正确的?作者给出的“一声叹息”,不可能代表答案,只能说是一种纠缠不清的思考。

青山七惠在《窗灯》和《一个人的好天气》里,更多是讨论年轻人在幼稚与成熟之间摇摆的困惑甚至痛苦。创作《温柔的叹息》,青山则开始讨论更宽泛的命题:什么是真正的人生,究竟是简单,还是不简单。一个作家,不仅能在自己的作品里表现写作技巧上的进步,同时能不动声色地让读者感受到她本人内心的细微变化,她对人、对社会逐渐深入地观察和解释,应该说,相当不容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