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被边缘化的主流作家
转自深圳晚报090309 作者:刘琨亚
http://otho.douban.com/lpic/s2216573.jpg
谈到离世不久的美国作家厄普代克,华东师范大学专门研究美国文学的英语系副教授金衡山表示,厄普代克是当代美国一位极其重要的作家,但并不会比其他美国优秀作家高明很多。“我们不应该因为他去世了,就把他抬高到一个不符事实的高度。”金衡山说。
金衡山认为,作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厄普代克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第一是他的现实主义的描写手法。“厄普代克一直坚持用现实主义的笔法,他的文笔流畅,可读性强,文字也特别有亲和力。不像那些后现代主义的作品,读起来非常晦涩困难。”
“其次,他能够非常深刻、细致地刻画当代美国社会的特征。”金衡山告诉记者,厄普代克曾经说过,他的这些关于普通人日常行为的小说要比历史书表达的历史还要多。“他的这种说法这并不算夸张,他的特长在于将个人生活中的细节和美国的历史非常好地结合起来,这一点在《兔子四部曲》中就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厄普代克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仅长篇小说就有20余部,以描写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为主。”金衡山指出,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同样优秀,但他的成就并不仅仅限于小说创作:“他的写作涉及面很广,甚至还在《花花公子》上发表过一些情色意味较浓的作品。”他表示,除了小说以外,厄普代克在诗歌、评论等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忽视,他的评论集、演讲集在美国都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
“应该说,厄普代克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金衡山这样评价。
金衡山告诉记者,美国的读者、媒体和评论界对于厄普代克的评价比较高,每当他的新作问世,总是能够引起一定的轰动。
厄普代克在美国获奖无数,却从来没有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对于这一点,金衡山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并不是评定一个作家优秀与否的惟一标准,去关注这些没有意义。“这和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的喜好以及美国学术界的推举有关。”他认为,黑人女作家莫里森之所以能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肤色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虽然评论界对于厄普代克的评价很高,但在学术界,厄普代克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同。金衡山认为,虽然厄普代克写的是最主流的东西,但在美国学术界,厄普代克却是被边缘化的作家。“美国现在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追求一种多元的文化,学术界感兴趣的是一些后现代主义的东西,或者像《追风筝的人》这样带有异域文化的作品,像厄普代克这种主要描写中产阶级生活的作家反而被边缘化了。”
金衡山在一篇纪念厄普代克的文章中这样写道,对于厄普代克,不同的读者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相信应该是共同的,即“作为一个当代作家,厄普代克对于当代美国社会的观察和描述的确是入木三分、切中要害,他不仅仅是一个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者,更是一个文化和道德嬗变轨迹的实录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厄普代克向读者打开了一扇知晓当代美国社会的窗户,而他自己也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代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