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以色列耶路撒冷哭墙圣墓教堂旅游 |
分类: 魅力亚洲 |
人说:“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这是一座美丽与哀愁、纷争与鲜活同在的“悲情”圣城。
刚到达耶路撒冷已是当地时间凌晨,天空下着雨,听着那首伤感的《耶路撒冷》~教堂的钟声在徘徊~有一点伤感却不冷。(图36张)
反正也睡不着,我就在酒店的楼顶平台等日出,服务生指给我看,隐约的可以看到隔离墙,另一边石头垒砌的城墙就是千年古城-耶路撒冷。我是第一次来耶路撒冷,不知为什么,在这儿总有一点点无名的伤感。
想到耶路撒冷是个天然的”盛产人文大片“之地,正好抓紧时间熟悉一下刚刚入手的利器-尼康D600,D600在吸收了专业机操控优势的同时缩小机身,用起来很轻巧。
低感光度默认100,可以扩展到ISO50,低感光时,片质极佳,降噪表现突出。
早上的这几张我都设置在ISO100。
耶路撒冷是个多宗教的混居地,犹太人和伊斯兰人虽分区而居却和平相处。
在耶路撒冷拍摄,只要多留心人物之间或与环境的关系,就能拍出会说话的片子。
不过,这都需要手中的利器给力。如果图省事,感度可以放在自动,只是一般自动会偏高,我基本都根据环境手动调整,D600吸收了专业机的操控优势,用起来得心应手,连我这一只手操作的都很快捷。
本片ISO-1600在老城的阿拉伯市场,环境较暗,(闪光灯破坏环境)这就考验机器的高感,D600同样给劲。
以色列人不仅热情还很喜感,拍摄的话大胆的走近他们(尊重和微笑是必须的),不要像狗仔队式的偷拍,拍摄就是拉近距离的方式。
著名的哭墙,无需言语。。。
有的人头上有和胳膊绑着一个方块,貌似相当于发射器,神职人员将牛皮电缆通过手臂连到心脏,这样你的心声就被上帝听到了。。。
有的人坐着面对哭墙,手捧《旧约圣经》,一边诵念祈祷,一边频频点头,一整天都沉浸在与上帝的对话中。
去的那天,刚到哭墙,天就下雨了,上天也哭了。。。
哭墙分为男女各半,中间有木栅栏隔着,男左女右,这位母亲在右边的哭墙望着自己的儿子。
另一个著名的地方是耶稣受难路,有14站,从耶稣受审、被嘲弄、鞭打、定罪、第一次摔倒、被钉在十字架到最后耶稣遇难处圣墓大教堂。
在圣墓大教堂,耶稣被人从十字架上取下,玛丽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悲痛欲绝,耶稣的鲜血渗进了石缝,石头变成了血红色。
如今的信徒们纷纷在石头上亲吻、膜拜。
教堂里的拍摄更需要机器的高感,我基本上已开到ISO-3200才得以拍摄,没想到D600高感竟这么强,之前用过D700,D600在像素提高近一倍的情况下,高感明显优于D700很多,在ISO-1600以下,画质几乎没什么损失,ISO-3200只是略有噪点,如果不用做放大跨页,一般的杂志片也足以应对了。
耶路撒冷这个大名鼎鼎的圣地,是世界上唯一的被三大宗教,犹太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共同视为自己的圣地。
时间:2012年11月11-19日
加我微博: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