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跨存:如痴如醉专注民办教育

(2010-04-09 23:04:05)
标签:

民办教育

育才学校

《长征》

《西游记》

云南

教育

分类: 教育情怀
解艳华
 
 
  在一众豪掷以亿元计的民办教育投资人中间,郭跨存显得过于朴实和不显眼;而在聊起民办教育时眼神中迸发的熠熠光芒,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民办教育的痴迷和醉心。
  他是昆明市政协常委,掌管着遍布云南、上海、重庆、四川等10余所民办学校,刚刚获得了“云南省教育风云人物”奖项,这个西南汉子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在民办基础教育这条蜿蜒崎岖的小路上坚持了16年。
  在公办学校从英语教师做到教务主任,16年前,作为家里唯一一个捧着“铁饭碗”吃皇粮的人,郭跨存毅然辞去公职,创办了一所属于自己的学校,聊起当年“下海”的动因,郭跨存满眼悲凉:当年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孩子进不了学校,为了让孩子能多读点书,许多家长竟然在学校领导面前长跪不起;而在公办学校里过于繁杂的人事也让他烦恼不已:“总觉得小孩子能办的事情,大人办不了;普通老百姓能办的事情,领导办不了。”他希望有一所学校能按照自己的办学思路办教育。
  石林育才学校是他开办的第一所民办学校。办学第二年,100名招生名额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跑来报名的学生竟然超过了1000名,郭跨存趁热打铁相继办起了第二所、第三所学校,并逐渐形成了云南(石林)育才教育集团。“当时最快的时候1年办过4所学校,只要一开门就有学生来。”而吸引孩子们的不仅仅是读书的渴望,更重要的是过硬的教学质量,当年在公办学校时,郭跨存当班主任,家长争先恐后地选择他带的班级,他教的英语成绩在全县总是名列前茅。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越来越大,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当年与石林育才学校同时创办的许多民办学校,大多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而郭跨存的学校不仅在云南省内有影响力,还将触角伸及省外四川、上海等地。很多人疑惑地问他,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郭跨存呵呵一笑:“公办学校是免费的,为什么要来读交钱的民办学校呢?民办学校一定要在质量和特色上赶上并超过公办学校。如果还按照原来的档次办学,是发展不下去的。”
  当年创办上海行知育才学校时,如何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的大上海立足,郭跨存最先想到的就是办学质量,当时的办学成本比当地同类学校要高出许多,办学多年几乎没有盈余,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改善教学条件、聘请优秀教师上面。9年时间过去了,这所学校在上海已经站稳脚跟,并赢得一定口碑。
  在郭跨存的学校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每周4个小时的互动式教师培训,场面总是热火朝天,不论身份和级别,老师们将一周里学生、班级出现的各类问题和案例搬到会场共同分享,大家共同出主意、提意见,这样的活动一年到头雷打不动,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都从教师的互动式培训活动中产生。郭跨存说:“办教育尤其是民办教育一定要围绕一个‘真’字,办真教育,育真人才;而我们的教育理念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与郭跨存闲聊中,听到更多的是如何办教育,16年里遭遇的磨难和困苦几乎从未提及,有人说他下海的“水性”越来越好。他却说:“我们现在学两本书,一是《西游记》,二是《长征》,学《西游记》,不学《三国演义》,因为三国玩的是谋略,而《西游记》和《长征》就是一本磨难真经,九九八十一难,战胜每一个磨难,比你赚多少钱都令人快慰。”
  从一开始,郭跨存就见证了云南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现在来云南投资办学的人越来越多,民办教育的春风已经吹进云南,郭跨存对此非常冷静:“春风肯定带来一些温暖,更多的还是面临艰辛,教育是一项事业,不是一项活动,大事业必须从长计议,当成功的时候,依然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郭跨存说:“我不是很渴望赚钱的人,是社会给我机会来做教育这个事业,人是很渺小的动物,有机会来做一项事业尤其是教育事业,我非常满足,可以说如痴如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