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
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5
  • 关注人气: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扩招,中职拿什么吸引生源?

(2009-08-26 11:54:39)
标签:

就业

中职

职业教育

生源

胡定军

北京

分类: 职业教育
解艳华
 
 

  背景一:中职扩招
  据悉,今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将比去年增加50万人,达到860万人,普高计划招生840万人,中职招生规模总体上超过普通高中,这也是2000年以来,首次超过普高的招生规模,职普比超过1:1。
  在近日召开的2009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必须以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中等职业教育860万人的招生任务,并且要把完成这一任务当成今年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在吸引中职生源上,由中央财政拨款设立中职教学金、助学金,2008年达到95亿元,2009年达到200亿元,其中,每位中职生都可获得每年1500元的生活资助。
  有人预测,如此强大的行政和财政“攻击”加上众多“利好”政策的推动,今年的中职招生会全线“飘红”。
  

背景二:适龄人口下降,中职遭遇“生源危机”
  时逢中职招生“攻坚”阶段,记者致电部分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负责人,得到的普遍反映是今年中职招生形势严峻。以河南省为例,今年的招生计划是67万人,至今才完成了一半多些。
  “主要原因是适龄人口下降,初中毕业生读普通高中的机会增加,自然不会选择读中职。”河南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新学期就要开始,招生目标还遥遥无期,教育部门倍感压力,目前正积极研究扩大招生对象,招收返乡农民工、复员军人等进入中职学习。
  而北京中职的“生源危机”早在2006年就已凸显。2006年,北京初中毕业生人数连续多年处于高峰期后,第一次出现大幅减少,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3.2万人左右,达到12.5万人,尽管考生人数、招生人数都减少了,学生上普高的几率却加大了;2008年北京初中毕业生人数约为9.3万,首次跌破10万人,其中,有66.7%的初中毕业生可以升入高中,仅有30%多的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
  北京市教委公布的数字显示,2010年前北京市初中毕业生将以每年1—2万人的规模递减,对此,2007年北京市有关方面开始对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整、压缩。专家呼吁,如果招生结构不调整,北京中等职业教育“生源危机”将更加严重,“生源危机”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一些地方中职面临招生困境,门可罗雀的中职招生与门庭若市的普高招生形成鲜明对比。
  中职扩招的目标能否实现?中职拿什么吸引学生?
   (解艳华)
  

行业人才需求,撬动中职招生“杠杆”
  “学校今年招生情况非常好。”
  8月初,当其他中职学校还在紧锣密鼓的备战招生时,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校长胡定军已经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他告诉记者,2009年在北京生源数量进一步下降的情况下,该校却出色地完成了905人的招生计划,而且招生质量较往年有提高。中职类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率达到93%,其中轨道交通技术类专业最低录取分数达到403分。
  胡定军兴奋地告诉记者:“这几年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得非常迅速,亟须大量的人才,我们的学生一毕业就能找到工作,这对家长和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吸引力,今年交通类职业学校招生都非常好。”
  2008年北京地铁10号线、奥运支线、机场线投入运营,至此,北京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198公里,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与此同时,也催生了大量地铁运营系统人才的需求。
  从世界各大城市地铁运营管理系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来看,新加坡地铁用工数量为90人/公里,香港这一数据为60人/公里,北京则为50~80人/公里。
  胡定军给记者提供了一组数字,2008年北京地铁运营里程达到198公里时,其一线技术人员(包括车辆驾驶与检修、供电、调度等)比2006年新增5000多人。而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预测,2009、2010两年需新增一线技术工人5000人;到2015年运营里程达到561公里时,需要新增员工18000人,其中一线技术人员需新增84%,达到15000人以上。
  在普通人看来悄无声息地改变着的地铁交通,在胡定军看来却孕育着巨大的发展契机。“春江水暖鸭先知”,胡定军认为:“行业的发展,需要职业学校人才的供给,能否对接行业人才的需求,是职业学校生存的希望。”
  此后,学校积极与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北京铁路局等铁路企业、日立和奥的斯等电梯企业合作,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并投资9000万元重点建设了轨道交通技术、供用电技术、电气技术三个专业集群及校内实训基地。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胡定军说:“是行业人才需求,撬动了中职招生‘杠杆’。”
  

农村,中职招生的“蓝海”
  读中专,享受中职教育,很多人说那是初中毕业生的待遇,可是在河北省邢台市却有两千多名务农多年的农民也在参加正规的中专教育。
  王海军是邢台市威县后苏庄村民,以前在外打工,每个月能挣1500元钱,回乡参加中职教育后,开始种植大棚蔬菜,一茬豆角能挣8000多元,紧接着再种一茬西红柿,每个大棚收入3万余元,1年的收入远远高于在外打工挣的钱。
  王海军说:“多亏了‘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让我有这个机会学习农业技术,收入也增加了。”
  王海军所说的“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是2009年河北省实施的旨在培养一支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和一大批新型农民,使他们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的职业教育工程。
  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胜利告诉记者:“目前,中职正常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中生,他们学农务农的积极性不高,因而也使得涉农专业招生比较困难。相反,农村的大批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返乡农民工及有志青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接受正规的中职教育,他们渴望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河北省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使农村的大批基层党员干部、专业户、退役士兵等有志青年,特别是去年金融危机以来从各地返乡的农民工,接受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提高综合素质,掌握生产经营技术,成为具有一定技能、可自主创业或再就业的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其中的优秀分子成为农村改革发展的带头人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河北是农业大省,全省5万个行政村一村培养一人就是5万人。据悉,这些特殊“中职生”的招生纳入当地年度中职招生计划,计入当地年度招生统计范围。享受全日制中职学生待遇。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后,颁发中职毕业证书。
  农民“中职生”在读期间不仅可以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每年还能享受到政府1500元的生活补助,这一政策的实施,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
  

中职生有望读到硕士
  “进入中职读书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的孩子,对他们来说,职业教育还是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四川德阳教育集团董事长苏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肯定地说。
  “报读中职学校每年可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发达地区,当地财政还会再提供一些学费补助;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全部免费,有些地区已经启动农村中职免费政策,并且将逐步推进中职教育免费,职业教育政策目前达到历史上最好的阶段。”
  即便如此,2009年中职招生并没有想象中的火爆。
  “政府现在考虑的主要是资金层面,真正要落实这些好的政策必须要设计一系列方案。”不久前,在向主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汇报工作时,苏华提出“中职学生毕业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愿意继续读书,但是升学渠道不畅通,这个现实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望而却步’。”
  这个意见受到鲁昕部长的重视,她提出:“上中职中专的孩子有望继续学到本科甚至专业硕士,我们正在设立这样一个体系。”
  听到这个消息,苏华很兴奋,“如果初中毕业生可以读5年制,就相当于大专毕业,如果希望继续深造,可以读本科,读硕士,但是一定不是通过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考’,他们的考试应该更注重技能,文化课相对要简单一点,通过3年、5年的技能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
  据悉,目前我国高职生升本科的比例仅为5%,“家长和学生认为上职业院校就是一种终结性教育,没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另外对于那些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我们可以设计半脱产学分制,边干边学,一样能取得学历,这对学生和家长都具有吸引力。”苏华说。
  苏华认为,如果能提供合理的上升通道,职业教育的被认同程度将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编后:
  完成扩招任务只是第一步,正如海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林虎所说:“招生只是第一道关,重要的是还是要看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招生好了,我们也不要盲目乐观,政府要加大投入,要把教育和企业真正结合起来,发挥广大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支持的能动性。职业教育最忌讳实业运作和教育教学是两张皮,现在职业教育政策很好,距离落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办好企业,要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人才作为支撑,同时企业也要给学生提供实习条件。”林虎对记者建议说,中职招生很重要,重要的是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