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关注深切建言——许嘉璐、韦钰在学前教育专题研讨

标签:
教育 |
分类: 幼儿教育 |
|
深情关注深切建言——许嘉璐、韦钰在学前教育专题研讨 | |
解艳华 |
|
|
5月20日,全国政协礼堂金厅。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和幼儿园园长齐聚一堂,参加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办、本刊参与组织的“学前教育专题研讨会”,共同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为学前教育发展鼓与呼。 此时发言的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早在几年前,许嘉璐就曾呼吁“把教育事业延伸到儿童出生那一刻”。几年过去了,许嘉璐依然在关心、在呐喊。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在学前教育时期,如果没有受到很好的养成教育,在进入小学和中学之后,有相当比例不能够正常发展,于是又浪费了社会大量的资源,甚至于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在谈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时,许嘉璐说,有关学前教育的研究是很重要的,不能削弱,而应该加强。“但是现在最迫切的不是这些,我们大家应该共同呼吁,社会上下要对幼儿教育跨越式的提高认识……” “我们只重视树上结的果子,而不重视果树的苗。”形象却犀利的比喻再次敲击每一位嘉宾的心房。 沉默、思索……会场静寂。 与许嘉璐感性、深情的倡导不同,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信步走向讲台,以犀利的语气指出,“教育改革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早教要尊重儿童本身的身心发展规律。” 谈到奥巴马新政、发达国家教育科研政策,韦钰说,眼下最令自己担忧的是:“很多幼儿园搞MBA、三岁认一千个字,把三五岁能背三字经作为我们教育改革的成果,这些都是违背小孩子成长规律的。”一直坐在旁边倾听的许嘉璐此时频频点头。 韦钰说,中国孩子最缺的是情感品质和自信,而这种品格是生下来就要培养的,“但是我们往往不知道,大家强调早期教育的重点仅仅是智力潜能的开发,忽视了情感等的最佳培养期。” “我们制定教育政策,不能拍脑袋,也不能靠直接经验的总结,要靠‘科学研究’。”韦钰大声呼吁说:“国家有这个责任,支持和发展教育科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教育评估和评测,要让孩子们接受健康科学的教育。”“我们愿意继续为学前教育得到重视和正常的发展,为浩浩荡荡中国未来人才的队伍健康成长尽一把力,多喊几声!” |
|
||||||
|
|
|
前一篇:应多标准引导高校优化科研结构
后一篇:2009年0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