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寺(下)

(2025-11-05 15:30:34)
标签:

日记杂谈

   金山寺整体处于坡地上,分层筑台,山与寺浑然一体,呈现出“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之风貌。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慈寿塔
   慈寿塔又名金山塔,矗立于金山之巅,创建于1400余年前的齐梁时期。唐宋时,有双塔,宋朝称“荐慈塔”“荐寿塔”,双塔后毁于火。
   明代,重建一塔,取名慈寿塔。清代咸丰年间,此塔又毁。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金山寺住持僧隐儒誓建此塔,往京都向清廷呼吁,慈禧命他自行募捐修建。他奔走南北,沿门托钵,多方募化,并得到两江总督刘坤一的支持,约经5年,募银二万九千六百两建塔,仍名慈寿塔。
   此塔高30米,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内有旋式梯,供游人登塔远眺;每层四面有门,走廊相连,面面有景。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金山寺(下)

江天一览亭
   江天一览亭又名留云亭和吞海亭,为一石柱凉亭,立于金山最高处,位于慈寿塔旁,创建年代不详,何时坍塌史书也未载。
   明景泰七年(1456年),寺主在原亭遗址上重建一亭。300多年前,清朝康熙皇帝陪同母亲来到处于大江之中的金山寺游览,留下手书“江天一览”四个大字。
   后该亭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清同治十年(1871年)复建。     清朝两江总督曾国藩还将康熙帝所写的“江天一览”四字刻在石碑上,放置于亭内。 

金山寺(下)

元代诗人赵禹圭作《折桂令·题金山寺》:
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
山水相辉,楼台相映,天与安排。
诗句就云山动色,酒杯倾天地忘怀。
醉眼睁开,遥望蓬莱。
一半烟遮,一半云埋。 
   (简介资料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山寺(中)
后一篇:西津渡(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