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写点题外话:
从8月22日发表过《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6)》后,接下来插队发表了《穆棱河之歌(上、中、下)》,而后又去自由行,因此扬州游记间断了一个多月时间。今后将尽量保持春季游记连续和完整性。
扬州观音山,邻于瘦西湖风景区南门外,大明寺东侧的观音山,是山寺的代表。
扬州观音山,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据《迷楼记》载,迷楼是隋炀帝行宫,隋炀帝曾说:“使真仙游此,亦当自迷。”观音山上的迷楼虽已无寻,但隋炀帝的历史教训却深印在人们脑中。
宋以后历代建有寺院,有“第一灵山”之称,现展出很多唐代出土的文物。
这里是扬州的自然制高点,远眺江淮南北,一览无余。
对联:
“绿水入澄照;青山犹古姿。”
观音山以“菩萨”为主体,同时供奉四大佛教名山菩萨,院落东侧房中为文殊菩萨,西侧房为普贤菩萨,文殊殿后为地藏王殿,在四大菩萨中又突出观音菩萨,主殿圆通宝殿中供奉观世音菩萨巨型坐像。
观音山的佛像是很有特色,这里的佛像不同于一般寺院以“释迦牟尼”为主像,其他佛像皆众星捧月。
观音山的佛像,美学价值极高。古代的雕像家逐渐将世俗融汇于佛教虚幻之中,其塑像造型力求塑出人物的不同神韵,观音山的三十二应身,不仅面型、衣着、动态各尽其妙,无一雷同,更重要的对人物神态的细部处理力求呈现人物不同性格,衣裙褶纹飘飘欲动,栩栩如生。
(简介资料来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