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之旅(绿渊潭.天池)

标签:
日记杂谈 |
原来看天池有两条路,一条是乘越野车到山顶,一条是在长白瀑布步行,经栈道长廊到山腰,那里不但景色很美,还可以亲到天池的水。
上山前,送我们的出租司机说:“现在只有一条乘车的路了,那条人行道叫停了。人行道是韩国一个商人投资兴建的,我们要出资买回来,他要了很高的价格,没谈成,后来,经我们安全检查,这条路不安全,经常有滚石下落,最后,封掉了,啥时候再开放、没年月”。
本来没想乘车上到山顶,听去过的人说,上山车开的飞快,左右、上下不是摇摆,而是拉拽、踢踹,不晕车的人五脏六腑都直翻盖。
我俩都晕车,从电视上也看到过上山的场景,准备从人行道走上去,看来是行不通了。
在大门购票处也没买去天池的车票,(山上换乘中心也可以再补票)我们还要看天气情况在说吧。
还好,看瀑布一路只是云雾笼罩,没有下雨,还没到绿渊潭,雨就撵来了,雨中绿渊潭,水更绿了。

道路如长虫,飞车似蛟龙,左右滚动,上下折腾。(奇怪,人都不会吐了)
长白山天池又称白头山天池,坐落在吉林省东南部,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湖的北部在吉林省境内。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1702年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白头山(海拔2691米,为东北最高峰的山)之巅。
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喷发自然形成的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也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之源。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高,水面海拔达2150米,所以被称为“天池”。
在远古时期,长白山原是一座火山。据史籍记载,自16世纪以来它又爆发了3次,当火山爆发喷射出大量熔岩之后,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现在的天池。而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物质则堆积在火山口周围,成了屹立在四周的16座山峰,其中7座在朝鲜境内,9座在我国境内。这9座山峰各具特点,形成奇异的景观。
史料记载天池水“冬无冰,夏无萍”,夏无萍是真,冬无冰却不尽然,冬季冰层一般厚1.2米,且结冰期长达六、七个月。不过,天池内还有温泉多处,形成几条温泉带,长150米,宽30-40米,水温常保持在42摄氏度,隆冬时节热气腾腾,冰消雪融,故有人又将天池叫温凉泊。
天池主峰,风起云涌,一片凄凉,草木不生。(秃山、秃岭)
天池忽隐忽现、扑朔迷离,惊险刺激,大风嗷嗷,不是冰天雪地,就像钻进冰窖里。(我们都穿着毛衣、毛裤,七、八级的大风,刮得睁不开眼睛,冻的打哆嗦,站不住脚)
能看天池只是瞬间,可以用读秒计算1、2、3,能看见!4、5、6雾漫漫,神奇!不是夸张,还没来的及按快门,(也是太冷!冻的手都不灵活了)天池就无影无踪了。再等下一个1、2、3……
在此好容易坚持了30多分钟,也没有看到天池对面的山顶啥样,可我们冻成了傻样,赶快向后转,跑步走……
长白山天池呈椭圆形,南北长4.85千米,东西宽3.35千米,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平均深度为204米,最深处373米,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总蓄水量约达20亿立方米。在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天池犹如是镶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这里经常是云雾弥漫,并常有暴雨冰雹,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游人都能看到她秀丽面容的。湖周峭壁百丈,环湖群峰环抱。这里气候多变,常有蒸气弥漫,瞬间风雨雾霭,宛若缥渺仙境。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碧池之中,色彩缤纷,景色诱人。曾盛传湖中有怪兽,轰动一时,至今仍为一谜。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水库,天池的水一是来自大自然降水,也就是靠雨水和雪水,二是地下泉水。天池湖水深幽清澈,象一块瑰丽的碧玉镶嵌在群山环绕之中,使人如临仙境。不过,长白山气候瞬息万变。(部分简介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