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河下古镇

标签:
房产日记杂谈 |
看过很多的古镇,基本都是仿古或改建的,绝大部分都成了商业街,店铺挨商铺、特产挨土产,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可到了河下古镇却有另一番景象。
可见临街是仿古新修建的牌楼,有的还正在施工中,崭新漂亮,在继续往里边走,可品原汁原味真实古镇一条街,街道很窄,深处,一辆脚踏三轮平板车买豆腐,挡住行人的过路,比成都窄巷子还要窄,街道青石板路古香古色,两边的排水也是原装的。
这里除居民生活所需的小卖店,商业设施寥寥无几,古房子里住着现代人,自行车、摩托车、炊具挤满了空间、时空让人感觉有些不伦不类,祥和的小院里和门厅中有做饭的、还有吃饭,我感觉心里酸酸的,几次举起手中的相机,不忍按下快门。身边的古镇与周边的高楼大厦相比,有点像贫民窟,敬佩这里居民的留守精神,或许他们更多的是无奈。
朋友们,也为我们的执着点个赞,绝非夸张,这儿古镇一条街,我们从头(大门牌楼)走到尾(御码头.闻思禅寺),长长的街道,除了路过的当地的居民,游人只有我们两个。




据《河下志》载:当年河下有108条街巷,44座桥梁、102处园林、63座牌坊,55座祠庙。






河下历代皆有名人:秦汉时有军事家韩信,文学家枚乘、枚皋父子,唐代有诗人赵嘏,宋代有抗金巾帼英雄梁红玉,明代有文学家《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抗倭状元沈坤,清代有朴学大师阎若璩,考据学者吴玉,名翰林程晋芳,温病医学家吴鞠通,数学家骆腾凤,长篇弹词《笔生花》作者邱心如,围棋国手梁魏今,道光皇帝御先生官居礼部尚书、都御史汪廷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