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标签:
日记杂谈 |
小时候盼过年,过年有好吃、好喝,还有新衣服穿。孩大老小挨家串门子,笑语欢声连成片,爆竹一个、一个的放,“磕头了”(很小蜡烛)的小灯笼照亮了农家院,“磕头拜年了!”一块“光腚糖”(不带纸包装的)含在嘴里舍不得嚼…… ,那个甜!
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留不住的是那年、还有那些小伙伴。黑发变白发,皱纹趴在脸,“这过年咋这么快,一黑一白、又一天。”没有了更多期盼,只求健康、快乐,锻炼身心,别马马虎虎打发掉每一年。
老伴每天必看CCTV10频道晚6点的《健康之路》,那个认真劲如同小学生,拿着笔,一个字、一个字的记,我看着好笑,说:“你只要听我怎么说,你怎么做,保证没错,她(他)们讲的都是常识,那些答案,我不说百分百能答全,也能说个八九不离十。”她马上不客气的说:“你可拉倒吧,没说你别拉裤兜子,就是给你面子了,还工程师呢,“木牛流马”做不出来,就能在家装蛋,属“叨木冠子”(啄木鸟)的就嘴硬,看看你挣得那两子,还不如我这个没文化的。”
说的这儿,我还真就瘪了,事实胜似雄辩,我们工厂的副总工程师还是高高级(相当于正教授)前些年退休还不如他老伴工资的一半(他老伴是一位小学老师)。用他的话说“上那讲理去!”
我还得充硬,我说:“钱都是王八蛋,我跟它有仇!你别忘了,我可学过兽医,对防治狂犬病也通一点点。”
没事就瞎掰吧,都是吃饱了撑得。说到孙子我们都喜笑颜开,幼儿班离姥姥家近,姥姥、姥爷还都上着班,每天接送,休息大礼拜才接到我们这里玩一两天,他奶奶孙子长、孙子短的叫着,孙子也特聪明,跟屁虫似的,扯着嗓子喊奶奶、爷爷,晚间睡觉也粘着他奶奶,尽管省事,一觉能睡到天亮,他奶奶还是吃不好、睡不着,怕饿着、怕冻着、怕热着、怕掉地……。
俗话说:“放个屁,就能闪了腰”。年前老伴,拉孙子一把,腰就疼的不行了,孙子扶着奶奶,儿子也借题发挥说:“看看没车多不方便”。年三十去儿子那边过的,饭桌上我说支持儿子买车,“你写一张借条,我无息借款十万”,我这十万话音还没落地,儿子还没来得及反应,孙子可真叫一马当先了,狮子大开口:“一百万!”哈哈,我乐的喷饭。
看着孙子每天都有说不完新的话题。再看我们是老太太过年,越过越蔫。老伴说:“没钱不要紧,有病可就玩完了,今年打算去黄山、鼓浪屿游玩。”我说:“以后,我说话你也想着拿笔记上点,都是健康经典,就凭你的勤劳和战斗精神,过年咱们去台湾!”听回答,也很爽快:“今年不是牛年,外边风也不太大,请注意舌尖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