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旅店
(2011-09-14 10:44:53)
标签:
日记杂谈杂谈 |
我们飞往北京的班机,在桂林八点起飞,民航没有那么早的班车送站,打出租车100元,原来还担心机票的问题呢,这在天上又盼着快点着地(老伴还晕机,过后想,当初还不如坐火车软卧合适)
北京,我有二十几年没去了,火车站附近没有太大的变化,想找个快餐店吃老北京的粉肠,很难!“穷人吃豆腐”我们买了一盘麻婆豆腐,有个民工兄弟在我们桌前绕一圈问道:“这豆腐多少钱啊”我说:24元,他听了直摇头,转身走出门外。
饭后,按照计划先找个旅店住下,再去修理相机。北京,我还是轻车熟路,沿着胡同旮旯走,很快就找到当年曾经住过的煤炭部盔甲厂招待所,不过现在改名为宾馆了(国有)房价普通间240元,还是公共卫生间。
这里周边还是从前的老样子,什么“抽屉、小羊圈、大羊圈”胡同,还都是坐不更名、走不改姓。再往前走出不到 200米,我惊奇的发现了国营二印招待所居然还在,门脸依旧如故,字体还是那么歪歪斜斜的不规范,一看就知道已经是老态龙钟了。
二十多年前我曾多次住过这里,想不到它还依然存在,我的眼前模糊了,眼泪一下子就涌出来了。(这绝不是夸张)接待者看样子年龄比我还大,首先要求出示身份证、如男女包间必须要结婚证,我说没带结婚证,她说:“坚决不行!你可以住附近的家庭旅社,别看这里很便宜,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待,我们是治安标兵单位,派出所经常来检查,我们认可房间空着,也不能违反这项规定”。
虽说我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被老朋友误会了,心里有些不快,但她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反而让我感觉住在这里会更安全。
我一定想办法能住下,想起了当年我们每次来都要给接待送豆油,那时候流行:“不浇游、不滑溜”。如今,人家北京啥都不缺,会不会还缺人情味呢,于是,我就开始送人情、套近乎,后来,她说:“如果你们的身份证是同一地区的、尾号是挨着的也可以”。我们总算住下了,双人间每人27元。
这种房价在北京是不是也称的上“天价”,肃静、简陋,有钱人不会住这里,没钱人找不到这里(没有人去招揽顾客)房间的摆设也是二十年前不变的老样子,两张床,一把椅子,一张三个抽屉的小桌,一个热水瓶。后窗与城墙有三尺的距离,房间也像染上城墙古气,我躺在床上想,似乎荒唐,两个坐飞机来的家伙,还能住这里。真可谓天上、地上,现代、古城,北京,还能保留如此版本国营小旅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