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还为现代企业管理学的创建提供了佐证做出了贡献。将这一切凝聚的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钱德勒教授,而钱德勒的曾外祖父,就是在管理学史上十分著名的《美国铁路杂志》主编亨利普尔。在所有的亲属中,普尔对钱德勒的学术影响是最直接的。特别提到的是普尔先生的另外一个后裔,也在持续跟踪通用汽车等大型制造企业,并在20年代编制出版了500家工业企业的经济指数,这就是后来成为世界股票市场风向标的标准普尔500指数。
钱德勒的企业发展原动力是否过时
钱德勒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正是美国公司走出国门、进军欧亚的时期,钱德勒立志研究美国企业的发展与扩张史,正是迎合了时代大潮。而他的身世对他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母亲杜邦钱德勒是杜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女儿,外祖父,一直担任杜邦公司的首席化学工程师,曾帮助杜邦公司完成了历史上的首次改组。当年钱德勒进行企业史研究所依赖的第一手原始资料,就是普尔的遗产,钱德勒家族还是美国历史上传奇人物、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家族的远亲。钱德勒本人还帮助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撰写自传—《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岁月》。这些背景成为他清理美国大公司的来龙去脉,解读大公司的发展奥秘,进行企业史研究的原动力。
不过,我觉过这些研究虽然对人类文明有过贡献,但对于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信息化、互联网企业、第四产业、创意产业有些过时?有待于经济学家对此研究后升级。
500强排名只凭体重不合理
前面说到股票的标准普尔指数,我想那是一个多么复杂的计算公式,非经济学家所能在短时间里说得清楚、弄得明白,何况股票指数是股民们对未来的期待。一般人所能了解的企业现实实力则只能看每年公布的什么幸福500强。前面所说的汽车石与油成为世界产业一、二把交椅也是看的体重(营业额),而不是力量(利润),当然这还没加入幸福500强的企业的固定资产、人均利润、负债率等等参数。
于是在三年前我对IT业前十大体重企业和前十天互联网站企业进行了我自己认为合理的简单公式排名,将营业额、人均利润、研发经费、甚至将股票参数引入,提出了“企业强大指数”概念,并公布在我2007年几月几日的博客上。
结束语
当然,正因为上世纪经济学家们已知感知了来自通用汽车的标准普尔指数不能适于当代信息产业参数特征,所以在90年代以高科技产业为基础的纳斯达克指数应运而生,可以说对标准普尔指数的升级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