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楹联同题:教师/方留聚主评/尚桂凤主审[对联天地]1

(2025-10-01 14:43:11)
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楹联同题:教师 方留聚主评 尚桂凤主审

原创 对联天地 对联天地

2025年09月10日 03:25 河南 3人


楹联同题:教师

方留聚主评 尚桂凤主审
        


优秀作品:8副

王飞鸿  河南三门峡
三尺讲台固守,看不争名,何谈利,任寂寞加身,风霜染鬓,堪称赤子情怀,良心事业;
一生梦境长追,誉启蒙者,领路人,希鲲鹏展翅,桃李成林,可赞园丁志向,蜡炬精神。
简评:分两条轴线,围绕“三尺讲台”和“一生梦境” 展开,“固守” 一词,有力地体现出教师对教育岗位的坚守。二三四五分句,进一步阐述教师不慕名利,甘愿承受寂寞,即便岁月的风霜染白双鬓,依然初心不改,这种纯粹的赤子情怀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令人动容,“堪称赤子情怀,良心事业” 则是对教师这种自觉精神的高度赞誉。下联 “一生梦境长追”,表明教师将教育视为一生追求的梦想,“誉启蒙者,领路人” 明确了教师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角色。“希鲲鹏展翅,桃李成林”,生动地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像鲲鹏一样展翅高飞,学业有成,成为国家栋梁。“可赞园丁志向,蜡炬精神”,以 “园丁” 和 “蜡炬” 为喻,再次强调教师如园丁精心培育花朵,又如蜡烛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整联语言简洁明快,直抒胸臆,精准地表达出对教师的赞美之情。

石安辉  河南三门峡
擎戒尺庠黉万仞山,思程门立雪、马帐传经,以鉴冰心融烛火;
壮杏坛洙泗千秋泽,当化雨润桃、春风拂李,犹闻木铎振金声。
简评:修辞得法,遒劲有力,多处用典更显厚重。先是巧妙运用“程门立雪” 和 “马帐传经” 两个典故,“程门立雪” 体现学生对知识的尊重与渴望,“马帐传经” 展现教师传授知识的情景,借此追溯传统教育精神,表达对教育传承的重视。结句又将教师的冰心与烛火相融合,寓意教师以纯净的心灵和奉献精神,投身教育事业。下联 “壮杏坛洙泗千秋泽”,“杏坛” 是教育圣地的象征,“洙泗” 代指孔子的教育思想,此句彰显了教育事业的源远流长和深远影响。“当化雨润桃、春风拂李”,运用拟人手法,将教师的教育比作春雨和春风,滋润桃李成长,生动描绘出教师培育学生的美好画面。“犹闻木铎振金声”,“木铎” 在古代是宣布政教法令时用的,这里指代教师的教诲,仿佛能听到教师如木铎般的教诲声,余音绕梁,增添了联语的文化厚重感,使整联充满历史底蕴与人文情怀。

陈天雄 湖南岳阳
粉屑飞霜雕栋梁,绛帐春风,桃李成蹊皆作品;
朱批化雨润金石,青衿远志,鲲鹏振翅即诗行。
简评:整联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从教学过程到学生未来,全方位展现了教育的美好。来看上联,起句将粉笔灰比作飞霜,形象地描绘出教师在粉尘飞扬的环境中辛勤教学,致力于雕琢出国家栋梁之才的场景。“绛帐春风”,“绛帐” 指代师长讲学之处,“春风” 寓意教师如春风般温暖学生,营造出温馨的教学氛围。结句巧妙化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的典故,表明教师辛勤培育的学生,就如同他们精心创作的优秀作品,展现出教师教学成果的丰硕。下联首句把教师的朱批比作春雨,滋润学生这块 “金石”,体现出教师批改作业对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作用。“青衿远志”,“青衿” 指代学子,突出学生们怀揣远大志向。结句以鲲鹏展翅高飞象征学生未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这成就就如同美妙的诗行,寓意学生的未来充满诗意与希望。

吴岱宝  陕西宝鸡
承朱泗源流,继弦歌木铎,化雨春风里,教桃李成阴,芝兰竞秀;
抱一腔热血,依三尺讲台,青衫白发间,有乾坤气象,家国情怀。
简评:大气磅礴,既有对教育传承的深刻阐述,又凸显了教师的伟大情怀,无愧佳作。上联着重强调教育的传承,“承朱泗源流”,“朱泗” 指代儒家文化发源地,表明教育传承着悠久的文化源流。“继弦歌木铎”,“弦歌” 指礼乐教化,“木铎” 象征宣扬教化之人,体现对传统教育精神的延续。“化雨春风里,教桃李成阴,芝兰竞秀”,运用比喻手法,将教师的教育比作春风化雨,在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下,学生茁壮成长,如桃李成荫,芝兰竞相开放,寓意学生人才辈出,各展才华。下联则聚焦教师自身,“抱一腔热血,依三尺讲台”,直接表达教师怀着满腔热忱,坚守在三尺讲台上。“青衫白发间”,生动描绘出教师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的漫长岁月,体现其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决心。“有乾坤气象,家国情怀”,展现教师不仅关注学生个人成长,更心怀天下,具有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周桂文  湖南郴州
立雪程门,传薪绛帐,鹤鬓不知年,但许芳林开烂漫;
滋兰化境,砺剑杏坛,心泉常润物,终擎大木峙苍茫。
简评:上联开篇连用“立雪程门” 和 “传薪绛帐” 两个典故,“立雪程门” 体现学生对师道的尊崇,“传薪绛帐” 则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承,展现了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美好传承关系。“鹤鬓不知年”,形象地描绘出教师在岁月的流逝中,不知不觉已白发苍苍,却依然专注于教育事业,不顾岁月变迁。“但许芳林开烂漫”,表达教师只期望学生能像繁茂的树林一样,茁壮成长,绽放光彩,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无私期待。下联 “滋兰化境,砺剑杏坛”,“滋兰” 出自屈原诗句,寓意培育人才,“砺剑” 象征培养学生的能力,表明教师在教育环境中精心培育学生。“心泉常润物”,将教师的爱心比作清泉,常常滋润学生,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体现教师教育方式的细腻与持久。结句表达教师最终希望培育出能撑起天地的栋梁之材,屹立于天地之间,整联多处用典,富有文化内涵,生动地展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坚守与伟大抱负。

季娟樨  浙江
倾半世衷怀,将青春典当,许岁月耕耘,终使他血沥三更、霜欺两鬓;
守一方净土,为学海导航,替未来铺路,得此际栋梁桃李、雏凤骄龙。
简评:用总分总手法,做到叙议结合。上联以直白而深情的语言,描绘教师为教育事业倾其半生心血。“倾半世衷怀”,表明教师全身心投入教育,毫无保留。“将青春典当”,形象地把青春比作可付出的代价,凸显教师为教育牺牲青春的奉献精神。“许岁月耕耘”,体现教师愿意在岁月长河中默默耕耘。“血沥三更、霜欺两鬓”,通过具体的场景和外貌描写,深刻展现教师在深夜仍辛勤工作,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以至于两鬓斑白,令人动容。下联 “守一方净土”,突出教育环境的纯净,教师坚守这片神圣之地。“为学海导航,替未来铺路”,明确教师在学生学习与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引领作用。“得此际栋梁桃李、雏凤骄龙”,表达教师辛勤付出后,看到学生成为栋梁之材,如雏凤骄龙般优秀的欣慰与自豪,整联情感真挚,朴实无华地歌颂了教师无私奉献、为学生成长殚精竭虑的伟大品质。

颜  妙  湖南娄底
一支笔,两袖尘,三尺台,四时晴雨,呕心沥血,注涓涓活水滋根,但求李艳桃秾,看春色十分,已洒遍人间秀色;
五更灯,六钧担,七纬册,八极星辰,竭虑殚精,擎烨烨明辉破雾,惟愿天高地阔,待秋风万里,终化成宇内清风。
简评:联语特色在于以独特的数字联形式展开,从“一” 至 “八”,步步深入地勾勒出教师的形象与奉献。上联中,“一支笔,两袖尘,三尺台,四时晴雨” 短短几句,便将教师日常工作场景鲜活呈现,无论外界晴雨变化,始终坚守讲台。“注涓涓活水滋根”,运用比喻手法,把教师的教导比作涓涓活水,滋养学生的成长根基,体现出教育的细致与耐心。下联里,“五更灯,六钧担,七纬册,八极星辰” 进一步描绘教师日夜操劳,肩负重担,钻研各类知识。“擎烨烨明辉破雾” 生动展现教师为学生照亮前行道路,破除迷雾的使命感。最后的 “惟愿天高地阔,待秋风万里,终化成宇内清风”,表达了教师对学生未来的美好期许,希望他们能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同时也展现出教师自身无私奉献,化育清风的高尚境界,整体风格清新自然,意境优美深远。
安万红  贵州思南
师魂若炬,照亮前程,黑板伴晨昏,讲台挥热汗,粉笔频添两鬓霜,奋浇桃李千枝秀;
关爱如舟,贯穿学海,教鞭严纪律,本子懂艰辛,朱批每暗三更月,何惧身心几度疲。
简评:起笔以“师魂若炬” 这一精妙比喻,直接点明教师的灵魂如同火炬,为学生照亮前程,突出教师对学生人生方向的指引作用。三四五分句从多个角度细腻刻画教师的日常工作状态,黑板、讲台、粉笔这些教学工具,见证了教师从早到晚的辛勤付出,以及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频添两鬓霜” 一句,更是生动展现出教师因教学操劳而逐渐生出白发的过程,饱含对教师奉献的敬意。下联 “关爱如舟,贯穿学海”,将教师的关爱比作船舟,在知识的海洋中引领学生前行。“教鞭严纪律,本子懂艰辛”,分别从纪律要求和作业批改两个方面,展现教师对学生全面的教导与付出。“朱批每暗三更月”,通过描绘教师批改作业至深夜,连月光都黯淡的场景,深刻体现出教师工作的辛苦。而 “何惧身心几度疲” 则以反问的形式,强调教师毫不畏惧身心疲惫,一心为学生奉献的高尚情怀,整联情感真挚,全面而深刻地展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对学生的关爱。
主审:热汗,偏正结构。晨昏,艰辛都是并列结构。

主评作品
方留聚 河南三门峡
承邹鲁遗风,延洙泗清流,纵霜染青丝,烛尽寒宵,犹上尼山重问道;
秉乾坤之大,教知行其理,任楩楠遍地,舟船济海,不忘绛帐永传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