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同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上)方留聚主评1
(2025-09-18 18:02:17)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
楹联同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上) 方留聚主评
原创
对联天地 对联天地
2025年09月02日
00:00 河南 标题已修改 1人
楹联同题楹联同题: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上)未完待续
主
评: 方留聚
优秀作品:8副
吴金城
天津河北
曾记否,芦沟弹洞,梅岭腥风,山河板荡哀兵起,十四年始赢得倭降寇跪;怎能忘,铁血垂青,英魂化碧,草木悲鸣壮士雄,九万里终迎来国富民强。
简评:此联以“芦沟弹洞”“梅岭腥风”
勾勒抗战初期的惨烈场景,“山河板荡”“草木悲鸣” 渲染家国危亡的氛围,上下联分别聚焦 “十四年御寇” 与
“九万里兴邦”,时空跨度宏大。“倭降寇跪” 与 “国富民强”
形成鲜明对比,既含对历史的铭记,又抒对当下的珍视,情感沉郁而昂扬。
王西川
河南三门峡
国破未沉沦,义勇曲冲霄怒吼,奋集凝十四春秋剑阵刀林,太行终挺中华骨;
家安毋懈怠,鬼子魂逡海毒睃,须承继万千将士忠心铁胆,赤县方圆锦梦图。
(新韵)
简评:联作以“国破未沉沦”“家安毋懈怠”
形成辩证思考,上联借 “义勇曲冲霄”“剑阵刀林” 再现抗战时期军民同心的斗志,“太行挺中华骨” 凸显精神脊梁;下联以
“鬼子魂逡海毒睃” 警示危机,“承继忠心铁胆” 呼应传承,新韵运用自然,兼具历史厚重感与现实警醒意义。
赵胜卫
河南灵宝
十四年烽火灼眸,记金陵刃冷,凇沪烟焦,楚天矢疾,蜀道猿凄,纵然虎兕无情,终有脊梁撑砥柱;九万里江山放眼,期东海波平,西塬樱艳,南浦灯繁,北疆禾蔚,但使兵戈不用,莫忘血肉筑长城。简评:富含哲理和警示作业的一副好作品。上联以“金陵刃冷”“凇沪烟焦”“楚天矢疾”“蜀道猿凄”
铺陈多地抗战惨状,“虎兕无情” 与 “脊梁砥柱” 对比强烈,尽显危局中的民族韧性;下联 “东海波平”“西塬樱艳”
等描绘国泰民安之景,“兵戈不用” 与 “莫忘血肉筑长城” 形成反差,暗含 “以史为鉴”
的深意,意象密集且层次清晰。
何耀民
江西修水
十四载烽烟,倭寇横行,罪恶昭昭;教金陵历劫、赤县蒙羞;国何堪,民怎忍?亮剑救危亡,怒发冲冠齐御侮;万千重苦难,龙魂奋起,旌旗猎猎;任碧血淬锋、丹心蹈火;长城屹,捷报传!鸣钟思过往,殷忧启圣共兴邦。简评:联作以“十四载烽烟”“万千重苦难”
开篇,“金陵历劫”“赤县蒙羞” 直陈国耻,“亮剑救危亡”“怒发冲冠” 展现抗争决心;下联 “龙魂奋起”“碧血淬锋”
呼应抗争精神,“鸣钟思过往”“殷忧启圣”
落点于铭记与奋进,短句与长句交错,节奏铿锵,情感激昂。“殷忧启圣”,可再斟酌。
吴岱宝
陕西宝鸡
烽火忆当年,慨卢沟枪响,江水悲鸣,犹可恨东倭魔爪,犯我边,侵我土,毁我家园,戮我同胞,八载腥风苦雨,万里河山遭梦魇;硝烟燃昔日,欣筋脉喷张,肝肠敌忾,更相携禹甸龙威,破其锐,锉其雄,徼其剑佩,灭其气焰,九州聚魄凝魂,一腔热血护金瓯。简评:从日寇的暴行展开,到抗战的过程回望,一目了然。上联“卢沟枪响”“江水悲鸣”
切入历史,“犯我边,侵我土,毁我家园,戮我同胞” 四句排比,痛陈日寇暴行,“八载腥风苦雨” 概括抗战艰辛;下联
“筋脉喷张”“肝肠敌忾” 写军民斗志,“破其锐,锉其雄,徼其剑佩,灭其气焰” 以对称句式彰显胜果,“护金瓯”
收束有力,饱含家国情怀。
熊
虎 湖北荆门
万千里杀声盈耳,忆黑水举旗,白山诛寇,泰岳挥师,江淮奏凯,终驱鬼子遁东洋。伤哀鸿壑外,怎能忘灭族家仇,屠城国恨;八十年勠力兴邦,看蛟龙镇海,战斧越洲,神舟逐日,航母扬眉,直向苍天悬北斗。祭英烈碑前,须记取虎狼在侧,夙夜图强。简评:全联以两条轴线分述。上联“黑水举旗”“白山诛寇”“泰岳挥师”“江淮奏凯”
铺展多地抗战画卷,“终驱鬼子遁东洋” 点明胜利,“灭族家仇,屠城国恨” 强化历史记忆;下联
“蛟龙镇海”“战斧越洲”“神舟逐日”“航母扬眉” 展现当代国力,“虎狼在侧,夙夜图强”
以警示收束,今昔对照,既显自豪又含警醒,格局开阔。
邢少华
海南乐东
战火起卢沟,倭狼犯境,屠民掠物,促两党连肩,八载挥戈终奏凯;韶阳晖禹甸,国恨铭心,忆昔思危,催群龙奋志,千秋砺剑永安疆。简评:联作以“战火起卢沟”
开篇,“倭狼犯境”“屠民掠物” 简笔勾勒罪行,“两党连肩”“八载挥戈” 凸显国共合作,别具一格,此为亮点;下联“韶阳晖禹甸”
转写当下,“国恨铭心”“忆昔思危” 承上启下,“群龙奋志”“千秋砺剑”
寄寓长治久安的期许,联语简洁凝练,历史与现实衔接自然。
石安辉
河南三门峡
溯八秩烽烟,忆卢沟月冷,华夏风悲,血沃山河焦土烈。看太行旌矗,青纱亮剑,更众志筑长城,终教日落降幡偃;
铭九州勋业,喜禹甸春回,乾坤鼎定,功镌竹帛战旗红。听京阙钟鸣,碧海挽澜,且宏图襄盛世,永保民安大国雄。
简评:此联以“溯”“看”“铭”“听”
为脉络,时空对比鲜明。上联忆卢沟事变、山河焦土,赞太行军民亮剑、众志筑长城,终迎胜利,悲壮激昂;下联铭抗战勋业,绘禹甸春回、盛世宏图,听京阙钟鸣、碧海挽澜,彰显大国雄姿。对仗工整,意象厚重,既怀历史之痛,更扬民族之魂,尽显对胜利的铭记与对家国的守护。
主评作品
方留聚河南三门峡
看江山沦陷,血肉横飞,激咆哮黄河,怒吼醒狮,凝成一首救亡曲;
以铁血顽强,英雄气概,立丰碑万丈,蜚声四海,铸就全民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