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饭菜爱意浓[王鹤諠/西安翱翔中学八(16)班]
(2025-01-07 19:31:32)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每当灶火燃起,饭菜香气四溢,那熟悉味道的记忆便被唤起。
我的童年在姥姥家度过。姥姥厨艺精湛,全家老少甚至邻居都自愧不如,特别是那碗卤面,可谓一绝。
午饭时间,我几步跨上三楼,门开一缝,迅速跻身进入。卤面上桌,白气腾腾,淡黄细面因酱油挂身而呈色土黄,翠绿的豆角与肥瘦相间的肉块点缀其间,色调甚是和谐,香气沁人心脾。随着木筷翻搅,卤面蓬松轻颤。夹一筷头入口,咸淡适中,卤香醇厚,干爽不腻;轻嚼几下,齿间留香,不舍下咽。但细细品味,怎能饱腹?故风卷残云,大快朵颐,不大工夫,碗底显现。饭毕碗净,口津寡淡,知我者姥姥也,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便呈于桌前。终了,腹撑肚圆,方觉满足。姥姥静坐桌边,满目慈爱,唯独眼角皱纹引人伤感。
姥姥做的卤面有一种独特香味,现在回想,或许是她加了“爱”的佐料。
母亲似得到了姥姥的真传,对舌尖上的滋味也拿捏得当。当我嗓子发炎疼痛,母亲便会买上几个圆梨,切掉梨头当盖,掏空梨核,灌入川贝、银耳和冰糖,再拿牙签串联梨头固定,最后放入蒸箱慢蒸待融。儿时总觉蒸煮时间漫长,口腹之欲难平,长大后才发觉只不过区区四十分钟罢了。
吃蒸梨的过程可谓苦乐交织。乐的是那梨肉饱含汁水,味道香甜,口感绵软;苦的是那一味中药——川贝,甚至觉得,川贝简直是这一汪美好中灾难般的存在,那灰黑色的小颗粒一旦入口,便会迅速弥散开一股难以言状的苦味。于是,我每次都会将其留在碗底,直到母亲逼我一点点吃掉。这先甜后苦的一餐,包含着母亲的良苦用心。
懵懂儿时,那些熟悉的味道留存在绵延的屋瓦回廊、寻常巷陌之间。万户千家,滋味迥异,但幸福何其相同。简单的食材,用心的做法,包含着长辈对晚辈无微不至的关爱。
指导老师 吴昕艳
------2024年01月07日《西安晚报》第7版荷尖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501/07/content_24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