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参与储位争夺只顾编书的康熙三阿哥,为何也被雍正囚禁而死?

(2024-11-21 18:38:32)
分类: 网文精华/文史要义[转]
   爱新觉罗•胤祉(1677年3月23日—1732年7月10日),是康熙帝第三子。
   满洲皇室骑射武功,胤祉在24皇子中是第一流。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那年他只有15岁,在陪同康熙帝出塞围猎时,他与善于骑射的父皇比试过,两人不分上下。尤其炫目的是,他是学者艺术家型的人才,主持过两大文化工程,即编写《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书法和诗歌在清代都较有影响。他因此备受康熙喜爱。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封诚郡王。
   按说,这样一位王爷,在政治大动荡中应该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安一生。但是,他没有。我们在好多资料看到关于他的介绍,说他心性淡泊,不参予任何皇储之争。那为什么竟被幽禁而死呢?难道真是雍正非要他搞他不可吗?不是的。
   胤祉的心并不是完全静的,他在进行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切除自己与宫廷政治的关系。我们也可以说他政治上糊涂,甚至是愚蠢。
   康熙三十八年九月,在康熙帝恩宠的敏妃也就是十三阿哥允祥的生母去世百日中,礼法熟烂于胸的允祉居然违制剔了头。刚封一年的郡王被父皇拿回去了,降为贝勒。虽然10年后升为亲王,但终究有了一个不孝的污点。还有一层,这十三阿哥允祥与四阿哥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关系最好,这不能不被记下一笔帐。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帝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康熙帝因为胤祉与太子胤礽素来关系很亲密,他被找去问话,虽说饶了他,但是,他明显已被认定为太子一党。实际上,他的悲剧已经埋下了。一年以后,胤礽复立,允祉因此被晋升为亲王。太子党,铁了。按说,他应该到此为止了,可是,他仍然与胤礽往来密切,作为学者、艺术家,他不该在胤礽身上押一宝。不够超脱呀。俗了,俗就当受俗世之罪呀。
   雍正即位,首先派他去景陵为父皇康熙守陵。这明显的是打压呀,诚亲王,堂堂亲王应该看出来,应该收敛。可是,他好像没有。他不断发牢骚,表达自己的不满,被有心人搜集汇报上去。雍正继续给他放信号,雍正二年(1724年),他的三子弘晟获罪,被削去世子之位,成为闲散宗室。王位继承人都没有了,王位还会多久呢?允祉这时大脑空空,他没有警惕起来,换句话说他没有接受皇帝的信号。
   四年以后,他居然玩起了贪腐。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他向一个叫苏克济的山西巡抚的索要贿赂,事发之后,允祉竟当廷辱骂诘问他的大臣。雍正责罚他“无人臣之礼”,议罪后,被夺爵,囚禁在自己的府邸里。之后,又将他降为郡王。两年以后,即雍正八年(1730年)二月,雍正再次给了他机会,恢复他亲王的爵位。可惜,他没有珍惜,三个月后,在雍正的铁哥们怡亲王允祥的丧礼上,胤祉迟到,并且面无忧伤。雍正对他彻底失望,长叹道:“如诚亲王其才甚属可用,而其心又不得不置而不用,以朕四十年兄弟事事无不洞晰,而用之之难尚然如此。”言毕,命夺取允祉的爵位,幽禁在景山永安亭之内。两年又三个月过后,即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胤祉逝世于禁所,清廷以郡王例将其安葬。
   从整个过程看来,允祉并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纯书呆子,他的心还是比较野,而且,看不见多少智慧。相比之下,二十一阿哥允禧,那才是真正超脱的艺术家。
   爱新觉罗•允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字谦斋,号紫琼,别号紫琼道人、春浮居士等。能诗善赋,书画兼长,著有《花间堂诗抄》8卷、《紫琼岩诗抄》3卷等多部诗文著作,其诗气韵高古,王室中诗人罕可匹俦。雍正八年(1730)五月,由贝子晋封贝勒。十一年八月,授镶黄旗满洲都统。乾隆即位后,晋封慎郡王。乾隆三年(1738)七月,升任议政王。创作不辍,官亦照做。
   老三与老二十一比起来,差得太远了。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5e9927630102zfj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