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来读写有“秘书”[郭德诚]

(2024-11-14 11:58:20)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我以前当过秘书,扬头读,低头写。现在不干了,但还是和文字亲。

  有了闲暇,不是想拿本儿书看,就是想摸摸电脑敲,也算是落下点儿后遗症。可眼睛不行了,累得快,小字也看不清。医生说,年纪大了,别老盯着屏幕。这就像一个贪吃的人,他眼盯着美味佳肴,你非不让他吃,那个难受可想而知。还好,近来我也用上了“秘书”,不仅可以“大快朵颐”,而且还能“偷得浮生半日闲”。

  读,复制给AI也好,链接给它也行,就是拍张照片也可以。告诉它:读后提取各段落关键词,按逻辑排列,总结文章主旨,分析语言特色等等。它接到指令后,三个黑点儿像波浪似的上下晃悠几下后,一行行文字,便齐整整地摆在了屏幕上。你也不用去看,只要闭着眼睛,用心听就是了,它会用标准的普通话给你朗读出来。不满意,让它重来。它会从各个角度,不断地排。整个过程,我就像个领导。打开语音跨屏输入,背着手,踱着步,拿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说,它毕恭毕敬地记录,连标点符号都不用你操心。吩咐完毕,静心听汇报就是了。

  写,也省了不少劲。动笔之初,脑子一片混沌,只有深处有明明灭灭的光点,形不成完整的思路。那就把这些光点当成关键词,甩给AI,让它分析、归纳、梳理、筛选。一遍不行,两遍,不断地点击筛选。最终结果,即便不能完全合乎你的心意,但也给你开辟出一大片思索的疆土。

  即使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些工作,也可以分包给它。比如说,这里要插一段景,用象征手法写一棵老槐树。你下载一幅老槐树的照片,让它去写,至少你能得到一个大样,或者能得到一种启发。尤其是你觉得题目不合适,就交给它,它会从不同的角度拎出一串串文字。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写完以后,让它分析,就像数学的验算,如果它给出的结论大框不差,就能证明文章的方向没有跑偏。

  读写对我,以前是工作,现在是习惯,也可以说是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年纪越大,惯性越大。欧阳修曾说过:“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眼睛不行,就是想看,这你没办法。如今的我:眼睛不行,有人读;有了想法,只管说;遇到困难,有人帮。还真用上贴身“秘书”了。我把这种感受告诉“秘书”,几经修改,做成了一首仿古体诗《读写随感》:“昔为工作事,今作闲散篇。眼花力不济,秘书伴余年。”


------2024年11月08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11/08/content_23298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岳父[杜文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