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大学梧栖诗社社员联作选[对联中国]上

(2024-10-23 00:00:45)
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联会集萃丨厦门大学梧栖诗社社员联作选




原创 对联之美 对联中国


2024年10月10日 00:02 北京 




厦门大学梧栖诗社


中国对联甘棠奖优秀组织




厦门大学梧栖诗社是厦门大学唯一诗词对联类社团。


自2017年创社以来,梧栖诗社积极开展各类诗词对联活动,逐渐确立厦门大学“诗词大赛”品牌并成定制(一年一届)。开展传统节日类诗词对联主题策划、开展诗会、与书法协会联合举办共写春联活动,成为常态化活动。


2018年首次开展社课,为社员讲授诗词对联知识并开展对句、联句、次韵等练笔活动,同时加以点评,培养诗词对联人才。同年,梧栖诗社卡通形象“小栖”诞生(作者:王维祯),社员原创诗词对联作品《梧栖诗集》上线。


2019年开展梧栖大讲堂,从诗人或主题入手进行专题探讨。同年,梧栖诗社从翔安校区发展到思明校区,两校区同时组织活动,互相交流。


2020年参加中国楹联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青诗联)组织的对句、成联比赛“中青论剑”,获得个人赛第一名(雍容)、第二名(杨木易),团体赛第一名(天权)、第二名(天枢)。同年,梧栖诗社原创诗词类卡牌游戏“梧栖天秀”内测通过并制成实体,大佬与菜鸡皆宜(作者:吴天淳)。梧栖诗社卡通形象“小梧”诞生(作者:王维祯)。


2021年与化院研究生会共同举办“厦门大学百年校庆诗词征文活动”,担任评委。再次获得“中青论剑”个人赛第一名(魏闰生),团体赛第一名(天璇)。首次参加厦门大学“中文有戏”活动,在南强大礼堂演出。


2022年社刊《鸣桐》付印。诗词大赛首次与中文系合办,奖励学分。


2023年与中文系和厦门大学图书馆(读者协会)合作举办国学小课堂系列活动;首次在中文系举办诗词大赛线下决赛,陈明娥副教授等老师莅临指导,并策划与台湾大学举办两岸诗词大赛;第二册《鸣桐》社刊开始征稿;与琼华汉服社、手工社、新华书店合作举办最美读书人活动。








(一)唐熙


对联小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霜降感怀


八百里霜风渡野,无涯江月横波,但将闲梦吹来,任孤舟,漂泊至芦花深处;

览乡情今古皆同,遣兴谁人与共,直是醉吟归去,击一棹,酣睡到柳色浓时。


江西别后赠友人


一夜秋风韶岁冷,独对寒灯,从今忆不堪,伊人倚在雕栏,斜月勾留亭角;

几番笑语旧春温,都成醉梦,他日如重到,滕阁水犹浩渺,庐陵梦却萧然。


记QQ好友天


屈指嘤嘤三载,诗文契阔,最难忘胥命酌新醪,凭驰骋,少年场,转盼寸阴销雪泥,我驻沧海湄,君到太山麓;

摧肠渺渺孤帆,书剑飘零,数不尽秾花成旧事,已纷飞,枝头凤,频将尺素烦鳞羽,有梦长相忆,无计唤春回。


南昌别后赠拾梅散人


杯盏尽馀欢,且拚折柳赠君,烟絮追随寻客路;

片帆成一别,莫问落梅何处,瓣香流落到天涯。


自题小像


半窗山气新来雨;

一枕烟霞旧隐人。


题上班路边景


远岫横开千顷碧;

清波遥对一干云。


老家有个归来园


何处归来,但寻三五故人,酌得一壶烟外月;

未曾别去,还有几多旧忆,牵萦数缕柳梢风。


自勉


莫向奇峰寻胜迹;

须知平地有惊雷。


我的退休生活


酒畔听鹂,赏闲安乐;

书间会古,抱朴集虚。


考试前夜失眠作


今晚周公爽约,干躺着发呆。也不知将来去哪,数数窗外星星,再把蝉声听遍;

明天孔子附身,考到的都会。总在想老了悠哉,逗逗脚边狗狗,一堆书债还清。


(二)杨木易


号铅汞道人。


杂感


经岁寒而春冻凝成,忆着意渌波,曾传红叶;

听夜雪知韶华落尽,剩伤心血泪,尽染青袍。


贺对联杂志社周年


尽四十年溯千载河源,卷他生汾水波涛,磨洗每存击节想;

凭有涯身焕无穷星斗,留吾侪楚狂风骨,醉歌宜作濯缨看。


题水家窑村


此水一村,稻菽穰穰;

斯民千载,瓜瓞绵绵。


漫展归来有记


四美奇哉!二难奇哉!同人于郊宜雨宜晴,好容迁客回仙境;

一日梦也?百年梦也?观我其生如露如电,始悟佳期在镜花。


无题


但见孤星欲凌日;

曾经弱水不浮槎。


自题


敛容知玉质;

敲骨认铜声。


无题


过花丛风景何如?不爱菊,不爱莲,从当年杨柳取次五月牡丹,魏紫姚黄真梦幻;

感故人绮怀镌记,怕相思,怕相忘,自一夜回眸拚作三生聚首,浓情淡友旧君臣。


无题


一自行云来鹭水;

便同明月作鸥盟。


题红豆


骰子莫重抛,卿与人间成陌路;

香囊今不佩,我寻梦里亦扬尘。


戏咏某“作家”


五千仞竦峙联坛,柯侠竟来重论剑;

六十年畅游诗海,鸿儒就此不濯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