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鸡陈仓联苑同题作联:苏轼

(2024-10-20 11:22:50)
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陈仓联苑[同题作联]2024年第25期:苏轼



原创 文野斋主 陈仓联苑


2024年10月18日 15:42 陕西 



[同题作联]2024年第25期:苏轼




主评:吴岱宝


复审:蔡 哲


主评综述:本期同题为人物联:苏轼。苏轼在凤翔做过签书判官,是与宝鸡有关而且耳熟能详的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元祐元年(1086)复出,任翰林学士,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赦还,次年病死常州,追谥文忠。与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苏轼于元丰二年(1079)出知湖州,在此前曾:三次到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出知湖州仅三月,即因作诗“谤讪朝廷”(著名的“乌台诗案”)被拘至京师下狱。晚年被贬惠州、儋州,病逝于常州。后追赠太师,谥号“文忠”。苏轼是一位通才,在诗、词、文、书画方面都是开派的人物,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和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在词方面开了豪放一派。工书画,为—代大师,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著述甚丰,有《东坡七集》、《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从人物的简介来看,苏轼是古今文人天花板式的人物,可资抒写的东西很多。但受体裁以及字数要求限制,一副联的表达却极为有限,所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曾经在许多评联的场合分享人物联创作的体会。虽未一家之言,但也可作他山之石。不妨再啰嗦一下。人物联的创作:一是把人物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观照,抓点带面,不计其余。明确人物标签,突出人物特点,不可千人一面。二是上下联分工明确,不可在内容上相互纠缠、交错,重复杂乱。三是臧否人物,力求公允,不可随心所欲,有失体统。四是设身处地,动之以情,让人物有灵有肉。五是最好能让人跃然纸上。标准是去掉联题,读者还能看出写的是谁,张三李四,而非张冠李戴,就算成功!


当然一副好的人物联要求作者能调动自己所有的看家本领,五官开放,方可妙笔生花,写出满意的作品。


纵观此次同题创作,大多数联友还是尽力而为,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创作,作品合律,能切合人物身份,有自己的特色,可圈可点处不少,值得肯定。但也有部分作品没有过平仄关,不合联律,有硬伤,这是应该引起重视的地方。如果每次都这样写,怎么才能长进?也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还有一些作品本身很好,也能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只是疏忽大意,才造成了不应该有的瑕疵。珍惜文字,呵护自己的作品如同自己的孩子,这是我们玩文字的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只有这样,我们文字会更美好,我们的人生会更美好。因为我们的人生有诗和远方。


依照以上标准,评出优秀作品8副,合格作品29副,瑕疵作品30副。优秀和瑕疵作品略作简评。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加上本人偏好,以及学识修养所限,错讹疏漏、遗珠之憾在所难免。不妥之处,敬请海涵!


优秀作品


32.


风骚领八代之先,时相闻密州悼亡词,黄州寒食帖,湖州竹墨画;

功业遗千秋其后,又何止一口甜水井,一道春晓堤,一座喜雨亭。


(赵小平)


简评:赵老师创作深得清联神韵,每有过人之笔。看这副作品,最为抓眼的是三字领后边的鼎足对。鼎足对是当句自对的拓展,在宋词元曲中得以大量使用。后来就移植到对联的创作中加以运用。比如我们熟悉的大观楼长联,就有鼎足对。鼎足对要求至少三句以上。这样的表达不但能丰富表达意蕴,而且有排比气势,读来朗朗上口,令人击节称赏。看此联中的“密州悼亡词,黄州寒食帖,湖州竹墨画”和“一口甜水井,一道春晓堤,一座喜雨亭”,就是对苏轼艺术成就“诗书画”和其为政功绩“井堤亭”的高度浓缩。对联是文学艺术,所以要用意象来营造意境。意象就是具象的事物,而不是抽象的事物。此联中的六个意象,已足以让全联神采飞扬。再加上三字领“时相闻”与“又何止”的巧妙表达更令人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6.


长眉州终葬汝州,感怀游子平生,俎豆遍湖山,儒者?佛者?老者?仙者?

耽酒道亦迷茶道,不世通才第一,风骚论境界,诗乎?文乎?书乎?画乎?


(张红祥)


简评:上下联分工明确,语意明细;造语奇崛,有散文笔法;意脉顺畅,用词考究;结尾四问,引人深思,发人深省。上联概写苏轼一生,以“感怀”作为带入点,对苏子一生宦海沉浮的慨叹自在不言之中。下联概写苏轼“不世通才”,用十分简洁的文字概括了其诗文书画酒茶等等修为修养,点到为止,更多的东西留白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感悟体验。可以说含不尽之意以见于言外。唯觉“老者”与其他略有违和也不太切苏子身世。改做“耕者”似乎更好。因为在东坡雪堂等地。苏轼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耕者”。


26.


立德立言誉天地之奇观,挥毫每悖时宜,岂止词成一派,书名百代;

忧民忧国屡沉浮于宦海,行迹总萦黎庶,不因祸福而移,名利所羁。


(蒙卫军)


简评:上联以“立德立言”展开,重在写苏轼艺术成就,在“不合时宜”处切人,在“词成一派,书名百代”上切艺。下联从“忧民忧国”说起,在“总萦黎庶”处切事,在“不因祸福而移,名利所羁”切心。全联自对灵活自如,当句自对、句内自对、词语自对、单字自对都对联语表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天地/沉浮”,就属于字对形成的联合词组,看似词性不对,但在对联创作实践中是允许的,而且能更好表情达意。值得好好玩味学习。


41.


一蓑烟雨,一枕清风,美酒千杯凭笑傲;

千里长江,千秋明月,扁舟一叶任逍遥。


(王祎乾)


简评:十五字短联,此联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上联写苏轼为人豁达与放旷,下联写苏轼不同寻常的文学成就。好在作者把他要表达的东西用有目共睹的意象展示出来,这里的“烟雨”“清风”“美酒”“笑傲”“长江”“明月”“扁舟”“逍遥”八种意象,十分契合人物身世经历。而且这种明写暗喻的表达方式使得联语更有内涵,更耐细细品咂。比如下联的“长江”“明月”“扁舟”其实暗含了苏轼的“大江东去”“明月几时有”和“小舟从此逝”的意境与意象在其中。不能不说作者用心良苦。


2.


快哉乐吾乡,粗缯大布,竹杖芒鞋,管领一蓑烟雨;

超然安此境,远意深情,云襟海量,洒播万丈文光。


(蒲朝阳)


简评:上联四个分句,皆以苏轼诗词名句化用入联,以此来切合人物身份而铁定不移。下联写人物心境、胸襟、雅量,归结到“万丈文光”,也算是抓住了人物的个性特点。联语虽说没有去抓人物生活经历的横断面或者最为突出的典型事例,但从大面上看,还是能看出人物的影子。上联重在形,下联重在神,亦可谓形神兼备。化用成功,为最大特色。


15.


宦海任沉浮,历万劫而不改寸心,一点浩然横赤壁;

文坛开气象,究百家则终成巨匠,千秋卓尔转乌台。


(刘其会)


简评:腰节八字散句挺起全联,既为苏轼人生及其成就的写照,又为联语铸魂立骨,更能挑起两端,瞻前顾后。以“赤壁”“乌台”切事切人,恰如其分。微瑕是两起略显入俗,两结力度稍弱。


54.


本先贤名盛,自北宋以来,诗词领秀,书画称雄,看文耀古今有几?

纵官场路艰,从西湖治起,心系苍生,力排水患,欣德馨天地无双。


(蔡 哲)


简评:全联总分总结构,条理清楚,语脉顺畅,对仗工稳。上联写苏轼先贤盛名的由来,以当句自对诗词书画作答。最后以反问手法议论作结,引人深思。下联写苏轼“官场路艰”,以当句自对“心系苍生,力排水患”来抒写,最后以“德馨天地”议论作结。总体来说,上联比下联更为顺畅一些。下联的瑕疵在于中三节与开头“官场路艰”呼应上,还是有方向的偏离。“从西湖治起,心系苍生,力排水患”,重点表述的不是“官场路艰”,而是他的为政功绩、民本思想。也就是不能完全呼应他的宦海沉浮。再就是“欣德馨天地无双”,两个同音字,读来有些拗口,这个也是写联要注意的小问题。


45.


荣西府筑湖植柳,赤壁留两赋,历黄州惠州儋州,身世飘零游宦海;

贬东坡换骨脱胎,元丰耀五年,通书艺画艺琴艺,词情豪放辟先河。


(张根虎)


简评:联语以七字散句起笔,上联从苏轼初仕写起,中间以赤壁怀古以及被贬谪的三州为过渡,最后落脚在一生宦海沉浮上。下联重点写元丰五年被贬黄州在东坡的历史事实,落脚在书画琴艺,词开先河。联语构思巧妙。上联是纵轴,是线性的结构,下联是横轴,是断面结构,结构上还是费了心思的。只是从整体意脉上看,还是有瑕疵的。比如上联中写宦海,夹杂个“赤壁留两赋”,就显得突兀,意脉有隔且不说,而且赤壁赋应该也是元丰五年的作品,这就与下联略显重复。还有把“通书艺画艺琴艺”限制在元丰五年似乎也不合乎历史事实。我觉得写元丰五年开头的定调是对的,“贬东坡换骨脱胎”,遗憾是作者没有把“脱胎换骨”很顺溜的写出来,有点遗憾。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主评作品


18.


千余载辉光闪耀,携诗词疏谏,书画文章,一生学问天花板;

六四龄风雨历经,纵廊庙江湖,雪堂冤狱,万里行藏自在心。


(吴岱宝)


合格作品


1.


文章憎命达,才气干云,偏遇黄州惠州儋州,万里风涛闻鹤唳;

华夏惊凤起,襟怀同海,重新词境画境心境,千秋经典响龙吟。


(蒲朝阳)


5.


游京师欧阳言避,陷乌台荆公为救,儒冠多误身,宦辙到天涯海角;

临赤壁时喜时悲,探彭蠡有笑有叹,健笔每随性,才情看诗赋文章。


(张红祥)


10.


词因豪放誉一派;

仕比沉浮无几人。


(任一凡)


12.


贵贱无惊,为国尽忠谪海角;

诗文有寄,与民行善报雄心。


(强小林)


19.


山水入词豪放祖;

去留多舛旷达胸。


(杨亚平)


初仕喟飞鸿,雪泥变幻爪难觅;

独行堪盖世,笔墨纵横名永垂。


(杨亚平)


23.


徳范长存,理政多方,治水苏堤留伟绩;

才名远播,为官数地,兴文赤壁赋华章。


(徐萱波)


24.


一身造诣诗词画;

三地飘零黄惠儋。


(陈红梅)


25.


宦海沉浮,终未泯忠臣赤胆,诤士素心,一生忧国恤民,英范垂千古;

文光璀璨,最尤钦学子风华,词坛豪旷,大笔吟江颂月,雄篇灿九州。


(陈 辉)


仕坎焉囚羁旅心,秉性豁达,进能辅国安民,退可乐山恋水;

文雄当数眉州杰,词坛翘楚,笔下豪情壮志,篇中雅韵高风。


(陈 辉)


27.


疏浚建亭,东湖柳色千年翠;

修堤筑坝,西子水波万顷蓝。


(冯德全)


28.


千年古赋,东湖瑞气腾龙凤;

万代风华,北海鸿章憾地天。


(赵红耀)


读双赤壁,尚意书风三词客,旷世奇人,秦关雅俊树苏子;

羡两文忠,艺界登峰四大家,并传治谱,豫苑豪贤各干秋。


注:双赤壁指《赤壁赋》《赤壁怀古》。两文忠,指苏轼,胡林翼二人皆溢文忠。治谱,古时政绩记。


(赵红耀)


30.


维命是达,一生游宦,旗帜高悬功业著;

以才而立,百艺超群,诗文至善雪梅香。


(李仁周)


33.


三千首未谙世故;

一肚子不合时宜。


(赵小平)


34.


一贬再贬又贬,此心安处似还乡,目遇则欢,耳闻则喜;

才情性情襟情,斯志常时滋逆旅,铜琶以和,铁板以歌。


(刘其会)


46.


宦海沉浮,一腔抱负,难得天下东湖柳;

文坛璀璨,满腹经纶,唯有诗中苏子仙。


(毛祎辉)


47.


集句联


千载相逢犹旦暮;

一蓑烟雨任平生。


注:上句出自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下句出自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张蛟龙)


48.


苏公亲育东湖柳;

黎庶情惜喜雨亭。


(王玉林)


旷世盛德昭后世;

传神卓著益心田。


(王玉林)


远谪无憾未移志,隽贤怀雅量,浩然轻仕宦;

低就爽直仍不馁,豪气秀琼章,神韵历沧桑。


(王玉林)


50.


虽因政见屡迁,似不合时宜,不谙仕路,却总葆初心,总担使命;

赖有文章可范,纵半生漂泊,半道凄凉,亦广传后世,广负盛名。


(李安林)


51.


集句联


二江争送客;

千里共婵娟。


注:上句出自苏轼《次韵江晦叔二首》,下句出自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张蛟龙)


52.


鸟语东湖柳上,情深劝酒;

虫吟喜雨亭中,意重知恩。


(张召团)


53.


行书新意寒食帖;

仁政爱民喜雨亭。


(张 涛)


55.


逆旅犹向前,宦海沉浮三万里;

厥词当绝后,文光流射九重天。


(蒙卫军)


瑕疵作品


3.


名重古今,才艺高广为巨匠;

踪游南北,身心安宁是吾乡。


注:平仄失替。


4.


仕途坎坷遭磨难;

才气斐然获誉荣。


注:词语结构对仗不工。


8.


风雨鸿惊,任谪宦黄州惠州儋州,逆境而重生,一路超脱留皓迹;

才思泉涌,矗高峰文也书也画也,厚识资洒纵,干秋豪放誉坡仙。


注:好联!只可惜“而/资”平仄失对,导致三分句三平尾。“而”改做“以”,就把不成问题。“干”错别字,应为“千”。


7.


进退怀贤,旷达臻儒三教融,纵疲马孤鸿,拣尽寒枝持峻洁;

诗文愤世,疏狂翰藻千秋炳,向浮天穷海,邀来明月畅豪情。


注:臻儒,偏正;翰藻,联合。词语结构对仗不工。


9.


凭才气少年得志,守本心命运惊秋,忠言谠论,立世大节,苏堤柳证;

弹冠虽苦辛知味,落笔却超逸绝尘,自作一家,雄压百代,竹杖雨吟。


注:“忠言谠论,立世大节”“自作一家,雄压百代”化用宋孝宗所作《御制苏文忠公集序》对苏轼的评价。


注:好联!只可惜前两分句为当句自对,但未顾及上下平仄。若下联一二分句调换位置,则问题解决。


11.


忧民忧国,宦海沉浮,夙愿一腔寄黎庶;

乐水乐山,天涯沦落,才情万丈付诗书。


注:沦落与乐山乐水有违和感,而且不切苏轼实际。


官居府,身伴君,终生遭贬,情系黎民一进士;

诗入经,词成圣,书画兼工,文称唐宋八名家。


注:以古声论,上联为三仄尾;以今声论,下联为三平尾。这种情况一定要避免。“诗入经”没查到有何依据与来历。


13.


豪放词风开一代;

清扬诗韵醉万秋。


注:“万”出律。


14.


墨香飘逸书赤壁;

词韵悠扬赋惊涛。


注:七字联最好不要用变格或拗救。改做:飘逸墨香书赤壁,悠扬词韵赋惊涛。似乎不影响表达。


16.


一代文豪人中杰;

三苏长卷艺里珍。


注:七字联不走正格,就显得平仄失替。17.


苏子有才,遗风二赋千秋颂;

词仙为政,清节雅怀万古传。


注:二赋指《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注:词语对仗不工,后三字合掌。


20.


司武、司礼、外司,时时都有其司绩,

苏黄、苏辛、三苏,处处不离此苏仙。


注:句脚全平全仄,是为瑕疵。


21.


兄弟/挚爱千古一词西江月;

沉浮/从容万年四时定风波。


注:多处平仄失替,后一分句语意不通。


22.


一生宦海多艰险,案历乌台,晚贬儋州,磊落襟怀真旷达;

万卷诗词尽纵横,兴游赤壁,记承天寺,从容笔下自风流。


注:自对略显生硬。承天寺是专有名词,游赤壁就显得有拼凑痕迹。


29.


眼界超然,胸怀宽广,向来勤政爱民,守道忘机常磊落;

生活困窘,道路崎岖,亦可作诗饮酒,随缘自适任浮沉。


注:超然是偏正,宽广、困窘为联合。词语结构与上下句均不成工对。


31.


仕途坎坷,勤政爱民喜雨亭,一叶孤舟,酿酒凤翔东坡肉;

文坛众捧,为官流放胸旷哒,各震京师,诗韵陶篱寄余生。


注:多处平仄失对失替,词语结构、节律失对,违律!


35.


再不狂言识尽天下字;

立志奋发读遍世间书。


注:违律!后一分句为引用通用对联,前一分句失对失替。


36.


再贬惠州去,筑路修桥,施药济贫,开辟西湖深敬仰;

又谪儋耳来,穿屐戴笠,重文兴教,关怀两族更尊崇。


注:平仄失替违律!


37.


书画绝伦,才情惊天地,豪情壮志传千古 ;

仕途坎坷,心境耀星辰,明月清风伴一生 。


注:绝伦是动宾,坎坷是联合,词语结构失对。


38.


千古骚坛翘楚,尽显文华神秀;

平生宦海沉浮,任凭风打雨磨。


注:翘楚是偏正,沉浮是联合。词语结构对仗不工。


39.


身似浮舟,谪宦四游,疏弦明月柳堤,将山水豪情,都付与殷殷梦境;

心藏万壑,纵才独步,长啸大江东去,慨文章执念,漫吟成脉脉乡愁。


注:浮舟如改成孤舟,对仗就工整了。


40.


不思宦海沉浮,与黎庶共天,诗文韬奋;

常论篇章日月,抒旷达心地,享誉古今。


注:词语结构对仗不工。


42.


绝艺通才,贯日文章,圣域襟怀开一派;

高名慧性,凌霜志节,天原品格誉天秋。


注:天应为千,若为天,就构成了不规则重字。


43.


一生运途艰舛,黄州惠州儋州,荣辱处之坦然,谪迁顺境名昭后辈;

几番尘世沉浮,宦海人海诗海,性情随遇安乐,悲喜从容笑著文章。


注:起句平仄失替。


44.


初仕亲民,竹杖芒鞋铭喜雨;

为官勤政,诗情画意壮华章。


注:壮改赋,似乎更妥切。


49.


文采斐然,咏月三声百代名,谁可越;

性情豪迈,贬官数次初心赤,汝为先。


注:词语结构对仗不工。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