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玉米》[李小波](2024年9月27日《渭南日报》文苑]
(2024-10-06 09:01:19)|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剥玉米
金秋十月,收获季节,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家剥玉米的往事。
那时候没有实现机械化生产,全凭人工种植、收获,人们把玉米棒子从地里搬回来堆在院子里,然后把外皮取掉,晾晒之后才容易剥下颗粒来。
过去剥玉米没有机械,全凭手工,好一点的就是用细铁棍打一个比筷子略长一点的锥子,装一个木制手把,用这种锥子在紧密生长在一起的玉米颗粒间锥出两三道浅沟,方便孩子们用手剥。剥玉米是一件简单但枯燥的活,坐在房间里院子里或者大门口都可以干,但是人多干起来就热闹有趣,所以往往就有爱玩喜欢热闹的孩子跑到人口多的人家去了,在那里可以听大人们谈天论地讲故事,大家不经意间就能剥出一大堆玉米颗粒。
大家在一起剥玉米时,有专门用锥子给孩子们锥玉米的人,大人不让小孩子用锥子,怕锥到手上,每年都有人在锥玉米时受伤。孩子们在大人的鼓励下,一个个虽然谈笑风生,但手下从不落后,一个玉米棒子转眼间玉米芯和颗粒就分了家。在这期间,大家听老人讲三国演义、杨家将、薛刚反唐、岳飞传等故事,虽然有的仅仅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片段,或者还有老人自己臆测夹到其中的故事,但都听得津津有味,比收音机里的评书还着迷。
时过境迁,剥玉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次国庆放假回家,在村口遇见儿时的伙伴,应邀去他家闲坐。在他宽敞的院子里喝茶抽烟聊天,看见他码放在房檐下的一堆玉米棒子,便想帮其剥玉米,谁知夫妻俩听到我的提议,竟然哈哈大笑。他们说,现在农村人都不剥玉米了,都用玉米脱粒机,他这是放在家等脱粒机呢。我在他家等了一个多小时,果然同村一位村民用四轮车拉着脱粒机到了他家门口。大伙将脱粒机接到他家院子里,接好电源,打开机子,在巨大的轰鸣声中,大家用铁锨将玉米棒填进脱粒机,只见玉米颗粒与玉米芯霎时相互分离,落在机器下面的空地上,一个人用木耙子不停地把玉米粒中的玉米芯往身后拨,比人们手工剥玉米快多了,四五千斤玉米在短短几个小时内竟全部脱粒成功。机主拉着机器去下一户人家了,他和妻子将玉米集中起来等村里来客商时卖掉。
脱粒机剥玉米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并且彻底打破了我印象中小时候与大人聚在一起剥玉米的记忆。后来一次去渭北游玩,看到渭北农民用更大的脱粒机在自家院里脱粒玉米,一条长长的输送带将玉米颗粒直接传送到一旁的汽车车厢里,更是让我惊叹不已。
字数:947
————2024年9月27日《渭南日报》第07版文苑栏目刊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