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合唱团[杨子明]
(2024-09-21 21:52:23)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刘邦当上皇帝后衣锦还乡,与故人父老契阔共乐,饮酒尽欢。兴致所至,即兴吟唱一诗,就是著名的《大风歌》。
此歌简单易记,朗朗上口,既接地气、广为传颂,又有王者风范、气势不凡,乃至后世有评“汉高一阙胜乾隆万首”。刘邦当时就在家乡沛县组织了一百二十名儿童熟习演绎,成就了中国最早的唱诗班和童声合唱团。虽然早前在垓下合围时,刘邦已组织过“四面楚歌”这样的“战时大合唱”,但彼时是战场上的战术,不能与此时的合唱艺术相提并论。沛县的童声合唱,盛况空前,撩人心思。
随后合唱事业在京城长安开花结果,朝廷从此有了合唱团,设置在未央宫里。《大风歌》是首要曲目,家喻户晓,传唱各方。与此同时,合唱团还演绎了许多时曲。《西京杂记》载:刘邦的新宠戚夫人是个艺术家,“善为翘袖折腰之歌舞,《出塞》《如塞》《望归》之曲,侍婢数百皆习之。后宫齐首高唱,声入云霄。”合唱团之外,佳丽居然又自成一团,可见当时合唱艺术水平之高、规模之大。
之后,朝廷每有郊祀、庆典、节日等重大活动,都用唱诗班合唱,并沿用下来。作品的风格题材也开始多样化,还成立了乐府,采集各地作品演绎,包括有赵、代、秦、楚等地方民歌。虽《列子》记载有战国时韩娥绕梁三日之效,但只是个案,独唱未成主流;估计与当时的音响、音场、音效等条件不足有关,毕竟那时还没有扩音器,独唱终难成气候。于是乎,合唱团的演唱成了声乐主流。
到汉武帝时,出了个音乐家李延年。此人精通音律,声乐一流,为汉武帝演唱了一首歌——《佳人曲》。其词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情意绵绵,动人心扉。武帝惊叹,问:“佳人为谁?”“佳人延年妹也。”遂将样貌秀美、倾国倾城的妹妹推荐给皇帝。于是,皇帝任命李延年为协律都尉,相当于现今的国家音协主席。李延年与司马相如合作,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多首音乐作品轰动一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世房中歌》系列十七乐章和《郊祀歌》系列十九乐章,都属于大型合唱作品。合唱团依然为童声。鉴于人多难同步,不易调教,耗时耗力;况且武帝早期开疆拓土,后期财政遇到空前困难,唯有开源节流、缩减开支,于是将合唱团的规模精选为七十人。附近的住户,经常可以听到这个团队的演练声,即使是日常排练,也出现“百官伺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心动”的局面。
------2024年09月07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 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9/07/content_22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