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时节碎碎念[王腊梅(陕西)]
(2024-09-08 09:00:38)|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秋后的傍晚,我带着女儿回到安康城西西路坝娘家,沿途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稻谷镶嵌在月河旁,每一株稻谷像是一位谦逊的智者低垂着头,诉说着丰收的秘密。多年没见这场景了,于是,我走进稻田,闻闻泥土的芬芳和稻谷的清香,听听沉甸甸的稻穗相互摩挲发出的沙沙声响。
我爱秋天,尤爱家乡秋天的稻花香。
三十年前,我还是个孩子。秋天一到,当矮小的青瓦房顶升起炊烟时,父亲便戴着草帽,背着背篓,手持镰刀,走进金色的稻田。父亲先是把背篓放在地坎边,然后娴熟地挥舞镰刀,刀刃精准地切入稻秆底部,随着他手臂的用力挥动,“唰”的一声,一束稻谷便整齐地割下。随后,他直起身子,将割下的稻谷轻轻放在一旁堆好。如此反复,不一会,豆大的汗珠从他额头滚落,他却顾不上擦拭,又立刻投入到下一轮的收割中。
母亲做好饭时,太阳已升得老高了,我们姊妹几个远远地迎着父亲回家。吃罢早饭,我们一家人到田里脱粒。父亲将板桶选好位置放下,抓起一把稻穗高高举起,随后使劲摔打在板桶上,金黄色的谷粒随着清脆的声响,悉数落进板桶。他说,早年西路坝缺水,很少有人种稻谷,即便种,也是旱稻,收成靠天。后来,政府修了黄石滩水库,建了恒惠渠和月惠渠,乡亲们开始大面积种植水稻。
夕阳西下,余晖将整个稻田染成一片橙红色,忙碌了一天,稻谷总算颗粒归仓了。吃罢晚饭,父亲总喜欢到集镇上去逛逛,看场电影或是看场戏,抑或跟老伙计吹牛。我是他的小跟班,常坐着父亲那辆二八自行车,在铺满稻谷的乡间小路上穿行。
而今,我与女儿一起感受着久违的稻香,远处高楼大厦的灯光照亮了小路,路边一串串金黄的稻穗展现出最饱满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用巧手精心雕琢的珍宝。孩子繁荣“十万个为什么”如泉水般喷薄而出:麦子与稻谷区别是什么?稻谷为什么要喝水?水怎么到田里的?……
我不紧不慢地回答着,讲着讲着,我突然意识到,安康的变化着实令我惊讶——
随着城镇一体化的高速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全覆盖,毛玩创意产业显现出强大的工业力量,富硒产品引领着当地农业及产业升级,“家庭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在川道一带风行,架起了“政府+企业+村集体+农户”的“致富桥”,带动乡亲们由传统农民向成熟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变。家家户户,小楼伫立,房前屋后,花团锦簇。农田机械耕种代替了纯人工操作,无人机飞翔,自控式灌溉,果园连着桑园,村路连着镇路,镇路连着高速,新机场的银鹰,起起落落,连接外面的世界。从前大家“抢太阳”晾晒粮食,如今晚间“抢月亮”发展新兴产业,小伙、姑娘和大妈上网搞视频直播,向世界售卖自家产出的农产品。
家乡安康,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全新的形态加速崛起。我告诉女儿,家乡的变化,是我们国家复兴伟业的一个缩影。
------2024年08月30日《西安晚报》第8版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30/content_220485.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