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给力“00后”[胡之源(广东)]
(2024-09-05 16:14:18)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穿过层层绿荫,抖落了樟榕树影,敲开那扇虚掩着的门,我们见到了曾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党支部书记的林竞芳老师。
一见面,94岁的林老师就塞给我们每人一个橙子一盒凉茶,老人眼神纯真笑声爽朗,笑称自己这个“90后”特别喜欢跟“00后”在一起,“跟你们年轻人在一起,我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啦!”
坐在窗户旁,润朗的阳光勾勒出她清瘦却端正的轮廓,满头银发梳得一丝不苟,皱纹在她的脸上都显得明媚温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哼出这段铭记终生的旋律,林老师望了望窗外,随即陷入了回忆。
虽然1929年11月17日出生在山东,但她自幼在哈尔滨生活。日军铁蹄之下,东北民众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正在哈尔滨大学就读的她选择留在解放区,参加革命队伍。三大战役结束后,她跟随会粤语的丈夫南下广州。
1949年夏,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说:“当时啊就想着,咱们跟着共产党,受穷,大家穷到一块,将来咱们都自己努力,建设新中国,反正不做亡国奴了,心情就高兴得多了。”几个月后的10月14日,广州解放,她和同事们与全市人民共享着胜利的喜悦。
后来,她担任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放款股副股长。她扎扎实实工作、挨家挨户走访,沉下心来听人们倾诉往昔的遭遇、关心贫苦人家的生活,有人生病了她也及时去看望。1950年7月,她被评为广州劳动模范。
再后来,她得到了去北京进修的机会,在兴趣和好奇的驱使下选择了哲学。放弃原来的经济工作,太多人替她不值:“回来搞经济,你是处级干部,赚的钱也比教师多。教师穷啊!”她却毫不动摇:“我不在乎哪儿钱多。我一辈子当教师,我爱当教师。老师传递很多知识给我,我也要把我知道的东西传授给我的学生。”
1981年3月,她调入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她那漂亮而不失力度的字迹、生动的讲述,深深抓住了学生的心,也让理论不再干瘪。她去另一个班代课,下课了发现门外围了一大群学生,就问:“你们怎么不走啊?在这儿干吗呢?”学生们调皮而真诚地说:“我们听您上课呢。”
离休后,林竞芳仍然为所能为,想方设法多做点事。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一位副教授和儿女成立了一个残疾人培训学校,邀请她去讲课。她给这群特殊的学生讲哲学、讲党史,用知识的智慧与爱的力量,帮助孩子们树立对未来的信心,激励他们以勇气改变命运。这一讲,就是十年。师生情谊延续几十年,有的现在还和她保持着联系。
国家发展,永远是她心头牵挂。“要紧跟时代。”“90后”的林老师勉励我们这些“00后”大学生,“要尽自己的力量加强我们国家的教育,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
------2024年08月27日《西安晚报》第7版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27/content_219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