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奇险峻秀瞰华山[靳秀萍]

(2024-09-05 15:53:48)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车子到达华阴,远远就望见矗立在游客中心广场上的巨型宝莲灯雕塑,花岗岩柱雕龙刻凤,柱子顶端一朵盛开的莲花让人想起《宝莲灯》的唯美神话故事,我们迫不及待地去追溯神话源头。


  华山有五个巨大的山峰,东西南北中各有一峰。我们在一日之内匆匆游览了被称为“天外三峰”的南峰、东峰和西峰。


  “自古华山一条道”。我们沿着石阶攀登,松柏掩映,凉爽宜人,眼前突然开阔起来,雾气沆砀,天与云与山迷蒙一片。座座山顶浮游在滔滔雾霭之中,满山满谷乳白色的雾气深不可测,浓郁厚重,像流动的浆液,似牛乳一般洁白无瑕。阳光下可以清晰看见细密的雾气,触手可抓,任凭雾气轻轻拥我入怀,钻进我的发间,轻吻我的眉宇,沁入我的心脾,我与它共享着这缠绵悱恻的一刻,脸颊渐渐觉得湿润起来,眼前愈加清朗,阳光明媚但感觉不到灼热。


  前面山崖之上孤身挺立着一棵高大的松树,树干粗壮,巨大的树冠开枝散叶,树身仿佛一个人弓着身子伸出手臂在迎接客人,它就是华山迎客松。它凌空逸出,盘曲嶙峋的枝干遒劲有力,如一位壮汉俯瞰着他脚下的万仞绝壁,岁月的风霜尽收眼底。树下围栏上系满了红色的祈福丝带,千百年来,它以傲然屹立的姿态迎风霜斗雨雪,与华山相依相偎。


  登上巨石,“华山南峰”映入眼帘,才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华山最高峰——落雁峰。向下俯瞰,黛青色的群山若隐若现,绵延起伏,远处消失在天尽头。石碑旁边有一天然石凹,宽不盈尺,长约一米,呈不规则形,因为仰承天露,故得名“仰天池”。池水清澈幽蓝,据说此水池涝而不溢,旱而不涸,其就像华山的天眼,见证了华山的古往今昔。其又像一位年迈的老祖宗,俯瞰着脚下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慈眉善目地笑纳着古今中外的游人。悬崖旁边立着一块石碑,金庸先生题写的“华山论剑”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人们向往峰巅,向往高度,谁知华山制高点南峰不过是几平方米的一块刚能立足的不规则天然石块,上面凿着粗粝的脚窝,只有手脚并用才足以表达登上绝顶的敬畏之情。站在华山的最高点上,抬头青天近在咫尺,俯首白云伸手可触,峰外万仞绝壁飞速地向下垂去,银白色的石壁在阳光下泛起亮光,令人心惊胆战。雾霭阑珊,起伏的群山若银色的象群在浩渺的白浪中奔跑。华山是当之无愧的“奇险天下第一山”,其冲天的雄姿让南方群山不得不仰视。


  顺着石阶继续前行,松柏遮天蔽日,只见前面有一巨石,我们来到了“天外三峰”之一的东峰。经过“鹞子翻身”,看到排队等候的人群,因为时间不允许,老公只能放弃了挑战自我的打算,也就无缘瞥一眼赵匡胤曾经的“下棋亭”和他的那一盘残局,留下了一丝丝的遗憾。


  沿着不规则的粗糙脚窝和几乎垂直的石壁,双手紧紧抓住铁链向上攀登,晃动的铁链惊得人两腿直打战,心儿更是咚咚狂跳,每攀登一步都是力量与胆量的较量。站在这块不规则的巨石上,惊悚与快乐并存,举目四望,天地开阔,旁边空地上早有人撑起了帐篷,东峰是观日的最佳地带。状如仙人掌的石块,据说是巨灵掌劈山留下的足迹,可惜没有观赏东峰危崖上五指分明的“华岳仙掌”。


  华山几乎每个景点都承载着一个瑰丽神奇的神话或故事,可谓一洞一传奇,一石一神话。


  弄玉吹箫引凤成就了佳缘之后,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悠悠向东飞去,最终在华山中峰居住下来。我从箫史弄玉的雍城走来,在华山来寻找玉女的归宿地。其实,玉女峰不过是一块巨石,形如鸟头,杜甫有“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诗句,一个神话衍生出无数的景点,玉女崖、玉女洞、洗头盘……美丽的神话在雍城和华山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站在华山的南峰远眺,西峰如一条苍龙横亘在蓝天之下,逶迤曲折,那气势堪比万里长城。隐约可见岭上宫阙层叠,苍柏掩映,密集的人群如蝼蚁遍布岭上,我们不由加快步伐向西峰奔去。


  华山西峰为一整块巨石,西北面直立如刀刻,空绝万丈,人称“舍身崖”,两侧雾霭蒸腾,深不见底,西峰像一位刚毅的男子,亿万年昂首挺立,成为华山的形象代言人。山风在他脚下逡巡,云朵在他耳畔呢喃,偶尔飞过的鸟雀不敢直视他的凌厉,急急逃走。


  在三峰口的一座城楼般石拱门上建有一个关隘,叫金锁关,是经五云峰通往东西南峰的咽喉要道。杜甫“箭栝通天有一门”指的就是这里。古人认为华山为仙乡神府,只有过了通天门,才算进入仙境。所以有“过了金锁关,另是一重天”的民谣。金锁关东西两侧壑深千丈,关前仅有三尺宽台阶石径,四周古松苍翠,奇石林立。站在关前,北可观锦鸡守玉函奇石,西能望老虎口景观。金锁关外两侧的铁链上挂满各种各样的情侣锁、平安锁,重重叠叠,祈福的红绳形成红色的长廊,与远处的蓝天、群山交相辉映,不失为关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翠云宫位于华山的西峰顶上,依山崖就势而建,殿内供奉着众星之母斗姥神位。翠云宫前有倒扣莲花花瓣石,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被截成三节,如同被人用巨斧劈开。三块巨石交错着,均高一丈有余,长数丈,这雄踞峰巅的就是著名的斧劈石,旁边有“劈山救母”四个大字。石下与峰头形成空洞,洞口窄小,仅可容一人伏身爬入。进洞仰卧上观,可见顶端凹凸不平,还真像一妇人躺卧后留下的痕迹,腹乳压痕清晰可辨,我们不能不为古人瑰丽的想象拍手叫绝。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一人多高的月牙铁斧,据说有三百多斤重。巨石下面是一火炬状的宝莲灯,相传,这就是当年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


  “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屹立了千万年的华山峰峰独立又血脉相连,险峻中蕴含厚重。每一座巨石都能演绎出一个奇异的神话,每一棵树都会讲述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每一座山都是一把冲天的剑,以铿锵之音叩响石头的本性,亿万年容颜不改。华山,催生出多少诗词文赋,演绎出多少民族经典文化,铸造了多少民族精神的灵光。


  短短一日,我们只窥见了华山的冰山一角,留下了诸多遗憾。华山,期待与你再相遇!




------2024年08月24日《西安晚报》第7版文化周刊 西安地理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24/content_2190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