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架下[熊荣军(陕西)]
(2024-09-01 12:38:26)|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阳光穿透葫芦架,轻轻洒下斑驳光影。暂忘尘嚣,放慢脚步,我踏入葫芦架下的幽径,心中自然泛起“采菊东篱,悠见南山”的淡泊恬淡,仿佛穿越了时空的迷雾,重回那蝉鸣声声、童趣满满的纯真岁月。
小时候我家,虽朴素无华,却处处洋溢着“茅檐低小,溪上草青”的温馨。夏去秋来,葫芦架下都是欢声笑语的海洋。家人围坐一起,听爸爸讲述往昔,听妈妈细语家常,还有那蝉鸣蛙叫,深深烙印在我的心底,成为我童年宝贵的记忆。
小小葫芦,是我童年的甜蜜印记,是我味蕾上的《桃花源记》。妈妈的那双巧手,仿佛拥有魔法,将葫芦变化成餐桌上的道道佳肴。葫芦丝面,清新甘甜,雅如出水芙蓉;葫芦水饺,馅香四溢,堪比珍馐美味;葫芦丸子汤,暖身更暖心,每一口都是家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恰似“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深邃意境。
忆及老家老宅的老葫芦瓢,瓢身光润如玉,手柄光滑如丝,仿佛蕴含着生命的温度,握在手中立即感受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它不仅是井水的清凉使者,更是生活酸甜苦辣的见证者,承载着我家几代人的情感与记忆。葫芦酒壶封存了爸爸的壮志豪情,恰似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洒脱;葫芦水壶则装满了我求学路上的梦想与家人的期盼,恰似孟郊笔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细腻温情。
“葫芦虽小藏天地”,此言诚不我欺。岁月流转,葫芦于我,早已超脱于实用与美味之外,化身为文化的图腾,精神的家园。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的民间智慧,到象征“福禄双全”的美好寓意,再到古典文学中的神秘法宝,葫芦文化如涓涓细流,悄然无声地滋养着我的心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葫芦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正当我沉醉于葫芦文化的深邃与美妙时,一阵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主人正以烙铁为笔,在这小小葫芦之上细细勾勒,烙出“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在国际茶日的盛会上,我有幸目睹了葫芦烙画成为国际交流的使者,这些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葫芦烙画,赢得了驻华大使们的喜爱与赞誉。它跨越了国界,以艺术为纽带,连接了不同民族的心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和谐共融的独特魅力。
“岁月悠悠,葫芦成诗”。站在这片葫芦架下,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仿佛和葫芦一同在谱写着我们自己的诗篇。
------2024年08月21日《西安晚报》第7版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21/content_218346.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