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夏夜[王博文(山东)]
(2024-08-26 18:35:55)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在沿海港城,八月份算是一年当中比较热的时候,虽处夏秋交际,但白天日头依旧高悬,闷热的空气席卷了每一个边角,大街小巷也都变得有气无力了。可到了傍晚之后,日头渐渐西下,清风渐起,这时的港城才算是真正“活泛”了起来。
都说大海是自然赋予港城的礼物。趁着天儿还长水也暖和,小半个城市的人都跑到海边来了。海边最美的时辰莫过于夕阳将落未落之际,此起彼伏的海平面被落日余晖染成了黄赤色,煞是摄人心魄。
“洗海澡”是滨海市民最低成本的纳凉方式了。海边到处都能看到色彩缤纷、形状各异的游泳圈。海里尽是溅起的白色水花,水性好的人“浪里白龙”似炫耀着卓绝地泳技,活泼好动的人趔趔趄趄地在水中撒欢嬉闹。不愿沾水的人则坐在细软的沙滩上,要么在沙子上筑堡挖洞,或者干脆啥也不干,只是盯着远处依稀的海平线愣神儿。
海边还有一类人,热衷于“赶海”。这也是我最喜欢的海边娱乐方式之一。待到潮落之际,浅滩或挡浪坝下端会露出成片的礁石,此时人们则会拎着小桶、铁铲之类的工具,小心翼翼在礁石间翻找海货。赶海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的不确定性,你永远不确定翻开的礁石下面会有什么惊喜,可能是海星,也可能是海螺、螃蟹……有时运气好赶上北风过境,甚至可以在海滩和礁石间找到蛏子、海肠之类的珍贵海鲜,这是大海给予港城人民得天独厚的馈赠。在这条细长的海岸线上,每一寸水土都洋溢着热情。当海盐味儿的清风拂过面颊,人们的幸福感在这一刻便得以延伸。
在暑热渐消的夜晚,“捕蝉”也是港城百姓最热衷的活动之一。公园里,树林中,到处都能看到晃动的灯光与忙碌的身影。“捕蝉”之人各有方向,有抓“知了猴”的,还有粘“知了”的。抓“知了猴”最好在雨后土软的时候,只需要拿着手电筒在周围树根树干寻找即可,如果看到树下的土里有黄豆般大小的洞,那大概率会有“知了猴”在里面。粘“知了”更是门技术活儿,眼不准不行,手不快不行。先在长竿一头裹上面筋,慢慢靠近后迅速粘住“知了”,那“知了”后知后觉,发现危险时却已大难临头。蝉不仅营养丰富,口味也是讨喜。抓回来洗净盐腌后下锅油炸,再撒上孜然、辣椒面之类的佐料,脆香之余留下的是无尽的鲜美,令人回味无穷。
有道是“烟绕千峰留五味,香勾四皓出商岩”。华灯初上,海岸边,夜市中,巷子里的烧烤味顺着空气渺渺四散,牵动着八方食客的味蕾,不一会,大大小小带有“烧烤”字样的霓虹招牌前便坐满了人。烧烤作为人们最原始的烹饪方式流传至今,虽不似国宴般正式,也不如地方菜系精致考究,却代表了中国饮食最市井、最接地气的一面。吃烧烤的人们无须过分考虑坐姿仪态,也不必关注太多的饮食礼节,待那被炭火烤的滋啦冒油的烤串上桌,配上一盘麻辣钉螺或盐水毛豆,两三杯啤酒下肚,吃的是嘴角留油,侃的是天南海北。其中之快意,非是三言两语所能概述。如果说八月的每个烧烤摊都是一个江湖,那么每一名食客皆算是“英雄儿女”了吧。
盛夏的夜晚承载了港城人民太多的欢喜与情调。正所谓:“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市井万象是一座城市磅礴生命力的有效表达。我时常在想,最深层的灵魂触动或许并非居于天地之高远,而体现于人间百态的纵情与悲喜,这或许便是幸福感的定义了吧。
征稿提示
投稿邮箱:xawbswds@126.com
联系电话:(029)87622191 87622113
-----2024年08月12日《西安晚报》第8版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12/content_21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