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一身星月入眠[秦延安]
(2024-08-15 18:37:18)|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一入伏天,身上的毛孔就像花儿般绽放,汗水便像泉眼般汩汩汹涌。
白天还好说,晚上若没有空调相助,便辗转难以入眠。好不容易熬到夜深人静之时,暑气才减弱。乡野里的风便有了可乘之机,偷偷溜进城市。也许因为长途跋涉已经困顿,也许因为高楼太多,牵绊住了风的自由,总让人感觉那风来得不够欢畅。于是,便想寻一处开阔地,或攀到某个高处,就可以披一身星月御风飞翔了,那该是何等的惬意啊!
记得小时候,村子里还没有楼房,平房也是少之又少,家家户户大多是瓦房,也没得屋顶去睡觉。临近傍晚,西天云彩散去,远山的轮廓淡如墨痕,大地便在苍茫的暮色中变得深邃起来,这时我们会拿一张席子去室外纳凉。夏天雨水多,场院易生杂草,且凹凸不平,只有村头的公路边最畅快。那时的乡村公路,白天还有班车或农用车,夜晚便归于沉寂,是天然理想的夏凉场所。
天还没有黑尽,月亮就从东山上爬了出来。村头的公路一边是空旷的晒谷场,一边是高大的白杨树,树后便是密密匝匝的玉米地。虽然田野里黑压压一片,但公路上、场畔里、村庄里却被月光照得亮堂堂。
公路上的席子一张接一张,规整地铺了一溜。大人们用湿毛巾将席子还未抹完,甩掉鞋子的小孩已经迫不及待地跳上去,蹦起来。随着暑热消散,夜风荡漾,光滑的席子被月光舔得清亮。大人和小孩或坐或躺,女人们摇着扇子,男人们端着茶壶,见有乡邻路过,都会邀请坐下喝茶,招呼纳凉。不一会,便聚集了不少村人。有的刚放工回来,有的还端着饭碗。大家谈农事,说一天遇到的新鲜事,谝得热火。孩子们在席子上滚来滚去,不一会又起身在路上追逐打闹。村庄里,灯火映着树影婆娑,跑了一天的鸡鸭已经累得上架,饱餐后的牛羊正在进圈……夏夜,把人间烟火拉得悠长。
天幕彻底换装了。升高的月亮为夜风照亮了道路,那在南山囚禁许久的山风,便成群结队地走过田野,进入村庄,如一把巨型蒲扇,带来如水的清凉。那风柔软得如月光,让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新、河水的清凉,还有土地的味道。田野里的玉米、大豆,都在夜风的抚慰中,舒展开蜷缩的叶子,窃窃私语。蝉依旧在树上歌唱,但声调明显低八度。夜蝙蝠在低空飞来飞去,如夜行侠般搜寻着蚊子、飞蛾、金龟子的身影。远处的田地里,青蛙呱呱地叫着,淘气的孩子想要搜寻它们的身影,还未走近,那歌声便戛然而止。
跑累的孩子们静静地躺在席子上。皎洁的月光,把天空映得通亮,星光自然被比了下去,它们躲得远远的,如孩童般眨着眼睛,闪烁着明明灭灭的光。奶奶说,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天上有多少颗星,地上就有多少个人。我一眼不眨地数着天上的星星,唯恐与它们擦肩而过,却从未数清。我曾问过奶奶,那满天繁星是不是萤火虫提的灯笼?奶奶笑而不语。我抬头仰望,天似穹庐,星汉灿烂。
大地越来越静,夜风旖旎地荡漾着,随着夜色渐深愈发清凉,我们终经不住眼皮的困倦渐进梦乡,一切都因静谧、舒适而心旷神怡。月儿依旧朗照着,皓月千里,莹白一片。人语声渐稀,有人打着哈气回屋睡觉,有人索性就睡在室外。
当我从城市回到乡村,却找不到一个在室外铺席子纳凉的人。虽然星月依旧灿烂,可曾经的那些人已经走散了。我静坐在门前仰望星空,星月沐浴了我一身。夜越深,星辰越亮,一枕清凉入梦,心中的故乡也随之荡漾。
-----2024年08月02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8/02/content_213873.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