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诗社擂台赛第十二期参赛等级作品
(2024-07-15 19:05:38)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
国粹诗社擂台赛第十二期参赛等级作品
第一名
77
初夏即事
劫波逝去已年馀,详览榴红任展舒。
笑语追欢垂泪后,薰风抚景赛春初。
本然画意看今是,并喜生机恰此如。
却听云西哭新鬼,浮踪那日可安居。
评:劫波,佛教语,也称“劫”,此处应该是指三年疫情。此联意为三年疫情已然过去年余,今天看榴花红得舒展,愉悦之情顿现。
首联以“劫波逝去”开篇,暗示作者经历过一段困难或不幸的时期,现在已逐渐走出阴影。榴红象征着初夏的生机与热烈,作者的心境也随之变得开朗。
首联就是标准的赋比兴,而且是用句意点题。这种隐而不露的写作手法,是我喜欢并值得学习的。
颔联是说在笑语中追寻往日的欢乐,即便是曾经垂泪的悲情之后,初夏的薰风轻抚着景色,其美好胜过初春。
此联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情感的起伏。痛过便更知活着就是美好。
颈联进一步描绘了初夏的景色,并将其比作天然画卷,突出了景色的自然之美。同时,也对生机盎然的初夏表达了喜悦之情。
尾联突然转折,引入了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忧虑。新鬼的哭声暗示着世间仍有不幸和悲伤,他们的“浮踪”(漂泊不定的生活)哪一天才能够找到真正的安居之所。
这首诗以初夏的景色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变化。通过描绘榴红、薰风等初夏特有的景物,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通过“劫波逝去”、“垂泪后”等词句,又透露出作者对过去不幸经历的感慨。尾联的转折更是将诗歌引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全诗情景交融,每一联都紧紧围绕初夏即事的题旨,在状景的同时又蕴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既有对初夏景色的细腻描绘,又体现了作者的悲悯情怀。
唯一不足的是和24号作品一样,在白脚的用字都是上声,声调少了些顿挫之感。
第二名
24
初夏即事
久居幽舍少红妆,懵懂谁知夏日长。
友约青山泉做酒,莺飞白水草为粮。
铺笺迫切涂新景,落笔从容写故乡。
琐事应随春去了,只留欢笑满行囊。
评:好诗!首联展现了作者在初夏时节远离尘世的生活状态。一位质朴天真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中二联绝佳。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故乡的深情思念,情感丰富而真挚。尾联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全诗语境情境交融,落笔清新自然。不足的是,三个白脚处“酒、景、了”全是上声,影响了声律美。
第二名
80
初夏即事(八齐)
跳珠情切溅香溪,云雾空蒙倚碧梯。
栏角迟留天水弄,檐头眷恋燕莺栖。
群芳孤负忍归去,三径飘零若梦迷。
款款飞红催暮色,夜阑无计落花题。
评:首联一动一静,画面感极强。用情切溅香溪形容跳珠妙极。以跳珠溅溪和云雾倚梯两个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初夏雨后的清新与朦胧之美。
颔联通过描写诗人在栏角留恋天水之景,檐头燕莺不舍离去,进一步渲染了初夏的宁静与和谐。颈联转而表达对群芳凋零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迷惘,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尾联则以款款飞红催促暮色,夜阑只能题落花来表达作者对落花的感慨、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其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和形象。我个人不看好结句的情绪太过低落,不过这或许是作者想用另一种角度来描绘初夏之美也未可知。
第三名
54
七律·初夏即事(乡韵)
夏首人流挤北方,尔滨风景胜天堂。
青青柔甲招游子,朵朵纤凝迷故乡。
花外惊鸿描翠羽,波中画鹢荡鹅黄。
扶摇叶动炎官笔,飞出江边素客香。
注:尔滨,即哈尔滨。
评:颔联很美!组词造句颇见功力。尾联:扶摇叶动炎官笔,飞出江边素客香。既是炎官笔,那“飞”字不稳,用“挥”字较好。全诗状景动人,把初夏故乡哈尔滨的美生动地展现给了读者。只是,律诗讲究赋比兴,单纯为景写景,就会少了情感升华,此作缺兴,略为可惜。
第三名
82
七律 初夏即事
不堪时燥问依栖,漠漠芳韶谢作泥。
饔晚三竿休灶午,书欹半枕倦窗西。
遍愁鸱啄庄生吓,翻忆鸡声祖氏啼。
秧垄插争新碧处,鳞波澹荡杳晴溪。
评:用词造句老到讲究,其古汉语功底深厚!
首句“问依栖”之“问”字突兀,不如“向”和“独”。第二句既应景,又凄美。颔联如缓缓一展之画卷,妙极。颈联上句用庄子过梁而闻吓之典以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但此典用在此处同样显得突兀,因为前面没有铺垫。下句翻忆祖氏啼和上句的典故更是没有直接的关系,也有可能是我未能深刻领会作者此时的思想,但仅从文字上的表述看,很难让读者理解这两句的内在联系。尾联回到晚景,但“鳞波澹荡”一词是对过梁闻吓之典的延续和补充说明,所以这种景色描写是有余味的,也是唯美耐品的。问题还是在颈联上,或许作者是看一段风景,悟一种人生,但我认为此典未能完全融入诗境,稍有遗憾。见仁见智吧。
优秀
06
初夏即事
柳影秋千荡梦长,朱樱芍药总怀乡。
禾苗汗滴四围绿,梅子坡栽几树黄。
水有堤塘流碧远,人无疾病用餐香。
停车垄上白云驻,乳雀啁啾麦气扬。
评:总体不错的一首,有景有情,很合题旨。唯禾苗汗滴稍无通感。如果倒装汗滴禾苗,与四围绿无必然的关系,人家是汗滴禾下土,结果是粒粒皆辛苦,因果明确。
.
优秀
25
初夏即事
漫游田野袖生香,谷穗飞花卸旧妆。
新竹临风流绿韵,枇杷迎日闪金光。
村姑戏水荷边笑,渔父操舟湖上忙。
喜看卧牛闲嚼草,怡神闭目入仙乡。
评:这首诗娓娓道来,不急不徐,前三联描实景,尾联写作者的心境,虚实相间。不过,尾联的情感生发较之24号,就差了一个挡次。
优秀
75
七律 / 初夏农居
窗前垂钓水桥旁,鱼踊翻波伴野塘。
乳鸭欲飞移柳影,小荷半隐入风香。
酒浓树下撩人醉,梅熟云边唤客尝。
林鸟声声何所乐,惬心若此胜仙乡。
评:又是改题。改题是扣分项。诗写得不错,但结句没有拓开,不耐品。
.
优秀
78
初夏即事
求句朱明过壮乡,绿皴早稻碧敷桑。
黄梅雨下莲池溢,翠柳阴遮鸟韵长。
摘叶蚕笼携潏露,追肥竹笠镀熙阳。
农家四月庭园寂,但见往来蜂越墙。
评:遣词造句见功力!可惜结句也落窠臼,既无新意,也无情感表达。尾联比54号稍差,为景写景,总不能成为好诗。此作同样缺兴,略为可惜。
优秀
85
七律.初夏即事
三两碧圆荷榭西,南薰初渡绿杨堤。
鱼嬉藻鉴疑濠上,舟泛湖天想剡溪。
晴翠来邀幽径满,流云好向远岑低。
今科士子出无暇,骤雨萤窗读鼓鼙。
评:初看不错,但经不起推敲,此作在细节的把握上失了很多分。“碧圆”当指荷叶,后面若用香榭总比再来个“荷”字好。“无暇”指没有空闲时间,“出”可理解为出去,出游,但无来由,不如正无暇来得自然。结句大差:鼓鼙有三层意思,1、指古代军中常用的乐器。2、借指征战。3、大鼓和小鼓。古代军中用来发号进攻。你的意思是今年的考生们在读军中的乐器?在读大鼓和小鼓?在读征战?你这个“读”字是否用得好奇怪?再说了,“萤窗”本身就是比喻勤学苦读,再来个“读”是否繁复?用个“待”字或许就少了歧意。另外,颈联的“晴翠”是指草木在阳光照耀下映射出的一片碧绿色。那你结句的“骤雨”是否显得突兀?诗词的意象说到底是为了题旨服务的,所以,再多的意象描写都必须统一,这是一首好诗的基础。
全诗意脉流畅,耐读,文笔不弱。但一字不慎就毁了全诗,而且还不止一字。建议还须在字、词的炼意上下功夫。
第一名:学而习之
第二名:九成、芝兰
第三名:刘继文、晴川
优秀奖:王恒芳、张旭祖、曹峰、邓一蓑、芫荽末。
热烈祝贺习之老师夺冠!祝贺获奖诗友,感谢黑兄精彩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