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安的葡萄熟了[沈荣喜(福建)]

(2024-07-11 18:23:18)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如果把故乡连绵的山岭看作波浪翻涌的大海,那山坳里的一个个村庄就是漂在海上的岛屿,特别当1万多亩大棚葡萄覆上白色塑料薄膜的时候,仿佛成千上万面白帆一起吹鼓,绿海中银光闪闪,像一支庞大的船队在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壮观极了!


  家乡松罗位于闽东福安,高海拔,多山地,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也是革命老区。长期以来,这里的人靠着稻谷、番薯和茶叶等作物维持生计。自上世纪90年代引进巨峰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经济效益连年递增,众人划桨,将葡萄产业开成了一条年产值1.6亿的大船。


  秋天到了,葡萄熟了,一个个的村子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这时候,走到田里,低头一看,树下的葡萄一眼望不到边。没摘下套袋的,还躲在里头呼呼大睡。摘下袋子的,张着紫嘟嘟的粉脸,微风吹过,葡萄轻轻摇晃,树上像挂了无数串紫色的风铃。一大早,街市熙来攘往,人头攒动,葡萄源源不断从四面八方涌到街上来。挑葡萄的,身子壮实,两大篮葡萄垂在扁担前后,“咿呀咿呀”在肩头唱响欢快的丰收之歌。用板车推的,三四篮葡萄一字排开,篮子上的葡萄堆成了山尖儿,把低头推车的都掩住了。他一路推一路喊着:“让让,让让!葡萄来啦,葡萄来啦!”瞧那小心样儿,仿佛篮子里盛着的不是葡萄,而是刚采摘下来的鲜花哩。电动三轮车是最多的,快捷方便,运力又高,成了农民的好帮手。“滴滴——滴滴——”,伴随清脆的铃声,电动车像一条条大鱼在拥挤的街道上缓慢游动。街面上,一间间店铺敞开大门,坐镇指挥的多是外地收购商,刚收上来的新鲜葡萄摆了满满一屋子。那些修剪葡萄的阿姨手拿剪刀坐在凳子上,只听“咔咔咔”“嚓嚓嚓”,一串串葡萄在她们手上像走马灯似的装进一个个蓝色塑料篮里。一辆恒温保鲜车正停在路口装葡萄,底层装满了,铺上木板,第二层,第三层……直到满载而归。最高兴的是种植户们,他们用长满老茧的手数着一沓沓钞票,脸上笑意融融,甜得像刚摘下的葡萄哩。


  这时候,来往家乡与城里的公共汽车比平时更忙碌了。乘客们上城的,手里拎着一箱箱葡萄。他们坐定位子,将葡萄夹于两脚间,或抱在膝盖上,宝贝似的生怕颠坏了。路旁大老远招着手的,将一箱箱葡萄往车上送,说是寄给在城里上班的儿子女儿或亲戚朋友,让他们尝尝今秋的鲜葡萄,但更多的却是城里人在电话微信里下的单。售票员一个个记好电话,贴在纸箱上,往车厢里塞,过道满了,就让客人们抬起脚来,往座位底下送,客人们笑着照做,也不计较。正对着车门的地方蹲着几大篮葡萄,它们的主人握着扁担坐在旁边,那篮子里的葡萄个大饱满,晶莹剔透,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山风从窗外吹进来,车厢里便流动着一股葡萄的香气。


  葡萄不仅是村人的致富果,也是邻里之间的连心果。在乡村,邻里之间,谁家种没种葡萄,大伙心中都清楚。在葡萄收获的日子,东家一袋,西家半篮,让没种葡萄的婶子们十分感动。送葡萄的笑着说,几串葡萄,现摘的,甜着呢,尝尝鲜吧,说完转身就走。明年这时候一准又来。每次回老家看母亲,打开冰箱,里面塞的尽是葡萄。母亲指着一袋袋葡萄说,这是你钦生伯送的,那是你碧云伯母拿的……母亲吃不完,让我带些回去。剥开薄薄的皮,咬一口家乡的葡萄,那甜就沁到了我的心坎里。


  乡村人淳朴,既要热情待客,也不忘犒劳自己。酿葡萄酒是每家每户的保留项目。将葡萄洗净,一颗颗捏入玻璃瓶,瓶中挤挤挨挨,如珍珠似玛瑙,浇上高粱酒,撒冰糖,然后封存起来。过上两三个月,葡萄酒酿成了,掀开瓶口,玻璃瓶里酒红色的液体散发着浓醇的香。这葡萄酒,地道也筋道,喝过再忘不了,那是故乡的味道。


  热闹的秋天渐渐过去,葡萄树上的叶子黄了,又落了。冬闲时节,农人们顶着寒风修剪枝条,清理果园。掀去了塑料薄膜的葡萄大棚,像一只只停靠在岸边的船,静静地,等待着来年春天再一次扬帆远航。



------2024年07月03日《西安晚报》第8版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7/03/content_20688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