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墨生香感受大美黄陵

(2024-07-08 18:57:03)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轩辕科技耀九州,桥山翠柏映千秋。黄帝陵前祭先祖,科教兴邦志未酬。校企联姻兴农事,乡村振兴民富足。千年古韵今犹在,万里新篇待笔头。”在为期两天的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黄陵采风活动中,采风团成员走进秦创原轩辕科创中心,体验科技魅力;拜谒黄帝陵,感怀先祖遗风;深入田间地头,领略乡村振兴……作家们情怀满满,笔墨生香,近距离感受自己心目中的大美黄陵。


  创新驱动展现县域经济新活力


  启动仪式结束后,采风团随讲解员王婷走进秦创原轩辕科创中心。


  “作为陕西省首家县域创新驱动平台,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于2022年4月,是黄陵县创新驱动发展的总窗口,也是连通省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延安创新促进中心的主通道。”王婷声情并茂的向采风团一行介绍。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陵优质苹果示范基地,采访团深入了解“五新”果园,感受黄陵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全新动力。


  在阿党镇丁村,一位老妪慈祥和善,拿出刚采摘的杏子让大家免费品尝,乡间欢声笑语,邻里和睦相处,一派和谐安逸的田园风光。温室大棚内,翠绿的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酱菜厂干净整洁,产品销量可观。村卫生所内,中、西医齐全,由医学院高才生坐诊,只要不涉及手术的头疼脑热一站式搞定。在古优特“五新”试点果园里,两年生的果树已经挂果,作为延安市唯一的试点园,其机械化种植模式和高产率让人叹为观止。


  在店头镇建庄村,走进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育苗基地,北苍术、丹参等稀缺中药材苗肥根壮。目前,陕西轩辕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已进驻黄陵。


  在中药材衍生产品展示馆,车载香薰、线香、香水等高附加值商品做工精致,香气袅袅,令人流连忘返。


  智能矿区加快现代化工业转型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可视、可控、可算’的智慧矿区。”黄陵矿业信息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波引领采风团一行走进黄陵矿业公司智慧指挥中心。“这里展示的是智慧矿区的顶层设计,为推动黄陵矿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发展奠定了根基,加快提升了黄陵的现代工业转型进程。”


  2022年,黄陵县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工业质效大幅提升。全年生产原煤3033.8万吨,其中保供煤1296万吨,生产精洗煤249.9万吨、焦炭220万吨、化学产品38.8万吨、发电量35亿度。工业总产值达到414.1亿元,增长10%。


  以创新盘活县域经济活力,真正落实以科技创新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黄陵人民在黄土地上探索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黄陵实践。


  把好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在群山环抱的桥山中学,采风团被宽畅明亮、设施齐备的现代化教学环境所吸引。“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不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把好学校办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桥山中学教学副校长刘妍丽向采风团一行介绍。


  据了解,黄陵县在推进集团化办学中,各教育集团按照资源共享、教研互动、信息互联、品牌共创的原则,实行事业发展统一规划、教育教学统一管理、人事权和财权统一调配、教育资源统一共享、办学绩效统一评估的“五统一”,缩小城乡校际教育资源差距,力争教育资源合理公平。


  目前,黄陵中学与西安高新第一中学,桥山中学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桥山小学与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黄陵县幼儿园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等“名校+”“名园+”教育共同体合作已经启动。


  走进黄帝陵 探寻中华文明根脉


  位于桥山之上的黄帝陵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也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


  进入轩辕庙,一株苍劲高大的古柏跃然眼前,“这株古柏相传是黄帝亲手栽种,故称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5000多年,树高19.3米,下围有11.6米之余。”黄帝陵景区讲解员刘盼向采风团一行介绍,1998年,中华名树公选养护委员会将此树评为中华百棵名树之首,称之为“世界柏树之冠”。


  沿轩辕庙人文初祖殿拾级而上,便来到祭祀大院。祭祀大院包括祭祀广场、三出阙、轩辕殿、角楼等建筑,斗拱飞檐,气势恢宏。每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活动在这里举行。轩辕殿“天圆地方”,伫立其中,面向天际舒展双臂,仿佛天地之精华汇聚体内,先祖之灵气充盈天灵盖,恍若神州遨游,精气神倍增。其后壁之上的先祖浮雕像,形态威武,与巍峨蜿蜒的山势浑然天成,令人心生敬意。


  沿着谒陵路,登谒陵神道,过下马石,便来到了黄帝陵园。位于左手的“汉武仙台”古朴险峻,汉武帝身为天子时曾登台拜谒先祖。穿过棂星门便能看到黄帝陵冢的祭亭,亭中央所立石碑镌刻着由郭沫若题写的“黄帝陵”三个大字。采风团一行虔诚礼拜,并逆时针绕陵一周,以喻时光倒流、追昔怀古、缅怀祖德。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率领大军北巡朔方,凯旋时祭黄帝于桥山。从此,在黄帝陵祭祀黄帝成为悠久传统。


  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在前来拜谒祭祀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时都会栽种柏树。如今,桥山之上有8.3万余株古柏,其中千年以上的就有3万多株,成为全世界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柏树群,昼夜守护着先祖神灵,端庄而肃穆。


  “黄帝陵是中华儿女的民族圣地和精神家园。中华儿女所表达的是追根溯源的民族认同、血脉认同、文化认同和对中华文明的敬仰。它将继续见证时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刘盼说。


  本次活动用水由康师傅(西安)饮品有限公司提供。 记者 周鹏



------2024年07月01日《西安晚报》第6版第九届“禧福祥6年西凤杯”华语青年散文季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7/01/content_206390.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