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秧的日子[邹凤岭]

(2024-06-12 18:25:32)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麦收过后,紧接着是插秧。“三夏”大忙,水稻插秧,男女老少齐上阵,紧张地劳动,从天还未亮一直忙到了天黑。劳作的人们,你追我赶,插下了秧苗,怀揣着秋里丰收的憧憬。


  赶在雨季来到之前,遍地金色的麦子都已抢收完毕。田地里浇灌上了水,父亲赶着老牛,深翻了麦茬地,平整好田地。黄秧落地,老少弯腰。水稻插秧,争分夺秒。


  移栽秧苗,村里没有一个闲人。奶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春播夏插,不误农时。麻雀子也知赶个夏。”听着奶奶说的话,我看到麻雀子在屋檐处安了家,筑好巢,哺育一窝雏鸟。母亲教导我不可偷懒,要像秧苗一样成长,像鸟儿一样勤奋。插秧的日子,父亲母亲总是忙碌到深夜,天还没亮下了地,趁着太阳还未露脸就把要插的秧苗拔好,赶在日落之前全部栽插到田地里。为的是赶农时,给秧苗安个家,能够结出金黄的稻谷。


  我生在西乡,走在田埂上去上学,不知见过多少次插秧的情景,可从来没有亲身体验过夏插劳动的艰辛。那一年,从学校回到农村,跟着父亲去插秧,首次的辛劳,记忆犹新。每天清晨,父亲都有下地看庄稼的习惯。那天,我跟着父亲走在秧池田边,看那绿色的秧苗,仿佛走进了一幅无边的画卷。夜里刚下过一场雨,拂去了田野上的尘埃,空气里散发着秧苗青香。一畦畦小秧,平整如盖,每一片叶尖上都挂着雨珠,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早在谷雨时节,父亲催生了稻芽,播下了谷种。如今水稻秧苗青嫩,就等待着移栽到麦收后的大田里。


  父亲的脚步停留在了一畦秧池旁,从腰间摸出旱烟斗,装满烟末,划着火柴,猛抽上几口,抬起脚底,叩去了烟斗里还带着点点火星的灰,吹了吹烟斗嘴,重新别在腰间。转过身对我说:“把那些杂草和稗子清除出去,让秧苗更好地长。”我学着父亲的样子,一遍遍地走在秧池田间,去杂留纯,这是丰收的保障。


  农彦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夏插时节到来,农时就是命令。插秧的日子,每天凌晨3点多钟,父亲就把我从睡梦中叫醒。朦胧月光下,一家人齐上阵,去那秧池田里拔秧,一刻不停息。拔秧苗是个技术活,父亲指导我,将小拇指紧贴秧苗根部,抓紧秧苗连根拔出,再向前移动。两手同时起秧,整齐地向手心卷动,起好一把秧苗,洗净根部泥土,用捆秧草扎好,放在身后。只有劳作体验的人,才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再累也得坚持着,赶着日子插秧,那是季节的安排……几天的劳作,让我看到了田间的变化。昨日还是一片黄,早晨已是一片白,傍晚变成了一片绿。那“黄”是金色麦浪,那“白”是清清河水,那“绿”是青青秧苗……


  如今,水稻有了直播,耕作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农人少了半夜下地劳作的艰辛。我不禁感叹,曾经的劳动体验是一种历练,给了我无尽的力量,值得永久铭记。


------2024年06月07日《西安晚报》第8版终南 晚晴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406/07/content_202252.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