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空”西域的英雄史诗[梁真鹏]
(2023-09-02 23:21:33)| 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癸卯(2023)暮春,一部描写张骞凿空西域的长篇历史小说《西域英雄传》出版。这部被列为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的作品,是著名作家李茂询年逾80岁推出的长篇巨著,计四卷152万字,刻画了以张骞为代表的使节团群英像。
为了再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情景,作家李茂询多次到城固张骞出生地、新疆南北探看,作了近三十年的资料和知识储备,集数十年心血凝成这部历史小说。整部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是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及其群体卓越贡献的英雄大传,全书集中描写了以张骞等为代表的大汉使节团历经千山万水、克服重重困难出使西域各国、打通丝绸之路的故事,堪称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张骞的历史定位,在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中,已有明确记载,这里不再赘述。在本书中,作家用其智慧和深厚的文学功力,艺术地将张骞及大汉使节团的群像一一展现于今人面前。主要人物高光聚焦,次要人物同样叙述饱满;次要人物相对主要人物,不是烘托与从属,而是齿轮与主轴密切共进的关系。主轴与齿轮共进的动力,便是去西域寻找大月氏,完成汉皇刘彻对于抗击匈奴的战略构想。书中出现的各等人物,不管是使节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或是汉皇周围、汉中郡县、匈奴王廷、匈奴王爷部落、大宛大月氏诸多人物,所围绕的主轴皆为张骞。而其他人物犹似齿轮,推动故事情节激荡而进,新奇迭出,看点颇多。
以深广的艺术开掘,提升其巨大的文化价值,《西域英雄传》视野辽阔,境界高远,知识量更是非常广博。作者以如椽之笔,在汉匈和西域万里疆域上纵横捭阖,自如挥洒,将万般情景予以复活、生动地呈现:巍峨庄严又雄壮肃穆的汉皇皇宫、大帐罗列又宽大肃杀的匈奴龙廷、修饰精美的王爷大帐、精巧美丽的大宛宫廷、大气别致的大月氏宫殿,以及汉匈大宛大月氏的城镇街市、汉族民居,牧民毡帐,奴隶居所……以场景的具象描写手法,突出事件及景物的现场感。精确细腻的场景具象描写,是小说又一令人钦佩的艺术表现。纵观全书,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大场景有大场景的格局、小情节有小情节的韵致。凡此种种,无不生动、无不令人难忘。
以宝塔式语言结构方式,在灵巧运用中尽显其美感。但凡用心的读者,不难体会到《西域英雄传》高超的语言艺术。写景精妙,叙事简明,对话贴切,物象博大。更为难得的是,这部长篇历史小说设计到从古至今的多种文字语言风格。从荒村看到的甲骨文“万物并作,天下为公;三友益我,百年树人”,到张骞引用的先秦文学晏子谏齐景公的故事;从《史记》《汉书》体的皇帝诏令,到张骞应试文章《论使节队之必行及统领之法》和与大月氏的国书;后古典文学体,则是张骞所颁布的律令、所读的祭文、所记的记事等;含有古典文学韵味的,则体现在写景及场景描绘之中;而文白相间及简明现代白话,则在人物活动、人物对话予以大量运用。当然,还有宋词体的开篇词《念奴娇》、终篇词《水调歌头》,以及文本之中、回尾诗里接近的词体诗与长短句;有接近唐诗的七律与绝句;有民歌体的如《采茶歌》《看到情郎心发慌》等。有在文本与回尾诗中出现的许多自由体,如草原艺人、张骞的唱词等;有许多如散文诗一般短小精致的写景片段;甚至还有儿歌体如《小面果》;而在张骞在与李广叙及乱石滩之难时,那324字的回忆文本,直接就是一篇绝妙的汉赋!
《西域英雄传》整部小说内容厚实饱满,全书涉及各类大小人物三百余个,故事前后跨度二十余年,在波澜起伏、交错复杂的历史画面与场景切换中,酣畅淋漓地呈现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历史襟怀。阅读《西域英雄传》,是在文本上;追随张謇,展开一次西域之行,也是随着历史的印辙,完成文化与精神上的一次跋涉。
《西域英雄传》,李茂询/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023年09月02日《西安晚报》第8版长安悦读栏目刊登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309/02/content_156890.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