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为何自称“洒家”[郑言]
(2023-07-31 19:06:36)分类: 网文/报刊文摘/散文/小说 |
《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鲁智深,喜欢自称“洒家”。
有人认为,“洒家”是和尚的自称。笔者认为,非也。鲁智深在出家之前也自称“洒家”,更何况《水浒传》里的其他和尚也没有自称“洒家”的。事实上,“洒家”并非是一种简单的自称,笔者认为,其至少含有三层意思——
一是关西方言。《辞海》修订本注释说:洒(音s)是宋元时关西方言“洒家”的略语,犹咱。《辞源》修订本注释说:洒(音zá),与咱、喒同,洒家即咱家。关西之“关”,指的是函谷关,关西就是指函谷关以西的地方。战国时期,函谷关以西基本为秦国领地,以此划分关西秦国和关东六国。因函谷关地处晋、豫、秦三省交界,有“鸡鸣闻三省,关门扼九州”之说。洒家就是这一地区的方言。水浒好汉大多为山东人,他们多自称“俺”或“咱”,唯独鲁智深和杨志称“洒家”。鲁智深出身在渭州,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平凉一带,又长期在经略府任提辖,所以他出口必称“洒家”;而杨志尽管生在东京汴梁,但是因杨家败落,他自幼流落关西,所以有时也自称“洒家”。
二是通用的自称。在中国古代,因等级森严,人们在自称上也颇有讲究。老百姓自称“草民”,下级对上级自称“下官”,上级对下级自称“本官”等。而“洒家”呢,其应用范围则宽泛得多,对上对下以及平级均可通称。如鲁智深与史进见面时,鲁智深说:“洒家是经略府提辖,姓鲁,讳个达字。”鲁智深比史进年长,且又在府中为官,可以说是上对下的自我介绍。智深进五台山当和尚,长老赐法号,并说“三归五戒”与他,问他是否记得?智深回话是下对上,他答曰:“洒家记得。”平级之间也可自称洒家。鲁智深在菜园与林冲首次相见,自我介绍道:“洒家是关西鲁达的便是。只为杀的人多,情愿为僧。”
三是含有江湖豪气。“家”是指一类人或人群,用于谦称。如武官自称“某家”,女人自称“奴家”,死去丈夫的皇后或太后自称“哀家”。在关西一带,一些混迹江湖的绿林好汉和打打杀杀之人喜欢自称“洒家”,因为“洒”还有无拘无束、洒脱、痛快的意思。宋元南戏作品《张协状元》有戏词说:“洒是厮杀汉,只步砌去。”又如鲁智深被贺太守抓住逼问,鲁自辩道:“洒家又不曾杀你,你如何拿住洒家,妄指平人?”太守喝骂:“几曾见出家人自称洒家。这秃驴必是个关西五路打家劫舍的强盗,来与史进那厮报仇,不打如何肯招。”贺太守从鲁智深的“洒家”这一口语便断定其是绿林强盗,可见鲁智深是个莽撞人,说话是不分场合的。而杨志则不同了,他和江湖好汉在一起时,多自称“洒家”。如杨志向林冲、王伦等自我介绍说:“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而见到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时,杨志却自称“小人”。一方面可见杨志乃将门之后,见过大世面,考虑问题全面,说话谨慎,有分寸;另一方面也说明“洒家”确实是江湖语言,有粗俗、狂野的意味,并非上层、主流社会的称呼。
“洒家”出自梁山好汉鲁智深之口,如同孙悟空嘴中的“俺老孙”,粗犷奔放、义薄云天,既不卑不亢,又藐视一切,何等霸气!何等豪迈!
----------2023年07月22日《西安晚报》第6版文化周刊之文化纵横
https://xafbapp.xiancn.com/newxawb/pc/html/202307/22/content_152814.html
前一篇:古代民间奇女姓氏误读[钱俊男]
后一篇:(晚唐)杜牧《题木兰庙》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