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
两首饱含家国情怀的经典宋词,让你读起来热血沸腾
新浪历史
2022-07-27
回望中国历史,之所以如此悠久,几度山河破碎之后,又有几度傲立于东方,和每个朝代的仁人志士们的奋不顾身有着密切的关系。每当国破之际,总有像屈原、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人站出来,谱写出一曲又一曲的英雄诗篇。他们留给后人的不仅有舍生取义的标准,还有饱含家国情怀的精神财富。今天和大家分享两首爱国古诗词,读后一定会让你热血沸腾。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作者:陆游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虽然出身贫苦,但立志报国,“年十二能诗文”,学剑,并钻研兵书。29岁赴临安省试,名列第一。次年参加礼部复试,因名次居于主和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要求“赋之事宜先富室,征税事宜覆大商”,为秦桧所黜。陆游一生力主北伐,虽然屡受主和派排挤打击,但是他的爱国情操至死不渝。孝宗继位之后支持北伐,由于主和派阻饶,陆游被冠上“交结台谏,鼓唱是非,例说张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职。
陆游死前曾作《示儿》一绝: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虽然一生宦海浮沉,但是只要有机会就会上书北伐,一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陆游抱着未见国土收复的遗恨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这首诗写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十一月四日。此时诗人已经年近古稀,虽然年迈,但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依旧强烈。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陆游触景生情,义愤填膺,挥笔写下这两首诗歌。
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作者:张孝祥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南宋词人、政治家,相传为唐代诗人张籍的后代。张孝祥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科举廷试第一。秦桧党羽曹咏想让张孝祥做自己的女婿,张孝祥没有答应。于是曹咏罗织罪名,想要将张孝祥父亲投入大牢。孝祥此时无奈,选了一名女子结婚。张孝祥一生志在北伐,后因赞成张浚北伐,事败被革职。因为敢于直言,所以多次遭到弹劾。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隆兴二年,当时张孝祥任建康留守,既痛边备空虚,尤恨南宋王朝投降媚敌求和的可耻,极度愤慨之下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这首词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词人“扫开河洛之氛祲,荡洙泗之膻腥者,未尝一日而忘胸中”的爱国精神。正如词中所显示,熔铸了民族的与文化的、现实的与历史的、人民的与个人的因素,是一种极其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