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露禅祖师的灵劲

(2022-08-19 23:04:28)
分类: 养生/健身/武术[转]

杨露禅祖师的灵劲


武道双修 2022-08-08 18:22 发表于北京


武功 道法 学养




功夫就是对于至简的内容不断重复,从而身心全面开悟!每天,每月,每年就练一个动作,你看功夫上不上身!



内家的灵劲,与外练的外表看起来的身手灵活是有区别的。


内家的灵劲----即化劲的极致,是靠“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内功来实现的。


杨澄甫先生注解: 人身之九曲,如拳节、腕节、腰节、胯节、胫节是也,行气如九曲节者,乃所有之关节均须顺遂圆滑如珠,行气九节之中,即所谓节节贯串之功也,决无微料稜角玫不便之处,是为至要也。


决无微料稜角玫不便之处,是为至要也------这是靠外练筋腿的灵活无法达到的,要靠内功。其检验标准就是定步推手,为何?


其一,定步使得步子不动,就避免了“功夫不够步子凑”的弊端,即不允许靠步法移动的走化来代替“九曲珠”的功夫,所谓不丢。杨家的定步推手只允许棚在两臂,不允许胸腹身躯使用棚劲等任何劲力来阻挡对方的力量,所谓不顶。在这种不丢不顶中走化对手的力量,简直比登天还难,行气不入九曲珠,既入了九曲珠还存有较多的微料稜角玫不便之处,都是不行的。


其二,推手在很多方面劲力变化比散手还丰富更细腻,化解推手的劲很多时候比化解散手要难的多,推手对九曲珠的功夫考验起来标准更高。


其三,推手还能保证练习者的安全。(待九曲珠的功夫到较高程度,就要脱离定步转入多练习活步和散手,那时候才能拥有气象万千,非同凡响的功夫)!


这就是古人的智慧,也是推手作为中国武术独特的训练方法的最大价值所在。过去,杨家真传之定步推手,要是不能做到让人处处落空如捕风捉影(即怎么推都“推不着”“摸不着点”),是不提倡过早进入活步推手与练散手的(不过散手需要的很多素质是需要提早进行训练的,如力量、速度、耐力、硬度、软度、反应力、实战中的各种空间感觉等等)。当然老年代为了应付一些外界的纷扰,提前传授一些弟子散手的情况也是有的,那种状态下比别人不会有太大优势,因此讲究于输赢上个人不要太在意,回来还得好好补修内功,否则即使散手能力较强,也就是一些体能训练加上技战术的打熟而已,终究尚未登堂入室。提前练散手,训练针对性好,比手经验丰富,即使很能打,但不明内气之于九曲珠,不明传统武学的博大精深,虽有成就,成就也值得尊重,但还离高阶有很大的差距,此时避免自矜,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百尺竿头不断进步,最终才能成大器也!


另外,很多武者朋友对发劲十分痴迷,较重视打击力、破坏力,其实,做到“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的功夫”,再辅助其他的功夫,就很容易做到“发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了!须知:柔不到极致的刚,还远远不是真正的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