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弥乐佛弟子
弥乐佛弟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5,842
  • 关注人气:6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范仲淹《送刁纺户掾太常下第》欣赏

(2022-07-22 08:42:12)
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朋友落第还乡,范仲淹赋诗寄赠,颔联流传久远,更是饱含哲理


原创 云水 云水心语 2022-07-22 06:53 发表于安徽


范仲淹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北宋文学家,他的《岳阳楼记》可谓家喻户晓。才子年幼时父亲就不幸去世,母亲为了生计,只好带着他改嫁,他也不得不改名换姓。直到入仕后有了俸禄,他才改回自己的范姓。


范仲淹虽然科考极其顺利,但是他却深知大宋学子的科举之路实在太难,也曾亲眼目睹了很多优秀才子落第后的凄惨状况,于是便提出了一些列改进科考的措施。同时范仲淹也鼓励那些无缘金榜的才子,让他们不要灰心,继续努力。下面分享的是朋友落第还乡,范仲淹赋诗寄赠,颔联流传久远,更是饱含哲理。


《送刁纺户掾太常下第》

北宋:范仲淹

精鉴本非深,英僚暂此沉。

火炎方试玉,沙密偶遗金。

岂累青云器,犹孤白雪音。

敢希苏季子,潜有激仪心。



古代进士考试多年举办一次,而且进士及第都是百里挑一,很多学子其实才学卓著,但由于各种原因,却屡次失败。中唐的韩愈虽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可是他也曾在科考中多次铩羽而归,晚唐的更多才子甚至一辈子都无缘仕途。


诗人也非常同情那些失意的学子,但是除了安慰和鼓励,他也无能为力。开篇就抒写了作者的感受,“精鉴本非深,英僚暂此沉。”诗人认为很多知识并非如此难懂,一些学问也不是那么深奥,只要愿意钻研,应该都能收获多多。


可是由于仕途之路竞争激烈,导致了一些青年才俊被埋没了,他实在感到非常惋惜。诗人也非常同情那些失意的学子,但是除了安慰和鼓励,他也无能为力。精鉴,指高深的识别力。


接下来的两句饱含哲理,“火炎方试玉,沙密偶遗金。”经过炽烈炉火的煅烧,才能辨别出玉质的好坏;手中攥紧一把沙子,偶尔也会从中遗漏金子。作者用了两个比喻,他把那些经过层层筛选的人才比作火中玉,又将不小心被淘汰和遗漏的俊杰喻为金子。


可见诗人看问题也是一分为二,选拔人才既需要不断地考察,优中选优,但也有可能由于主考官的学识或偏见,导致一些优秀的人才被埋没。所以如果自己是一块璧玉,就要经得起煅烧;金子即使暂时被砂砾掩盖,也能不改其宝贵的品质。


诗人见多识广,也为社稷举荐了很多优秀才子,他希望朋友一定不要气馁,“岂累青云器,犹孤白雪音。”作者希望对方胸怀旷达、志趣高远,不要因为暂时的困境而感到沮丧,只要自己一直坚持,必然会有更多的机会。


白雪音,指高雅脱俗的声音。诗人认为,世间有很多孤独者,其实他们只是外表上孤僻冷漠,其实内心却渴望被认同,更希望能在芸芸众生中寻觅到知音。诗人希冀对方怀有青云之志,又具有高洁情怀,并用“岂累、犹孤”表达出一种鼓励之意。


结尾引用战国时苏秦的故事,“敢希苏季子,潜有激仪心。”苏秦是鬼谷子的得意弟子,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谋,必然可以得到君王的重用。


于是他便跑到秦王那里展示自己的学问,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最后盘缠也用光了,只好灰溜溜地回家。到家之后,妻子不织布、嫂子不烧饭,爹娘更是对他不理不睬。


他没有埋怨,却依然埋头苦学,头悬梁、锥刺股,学成之后挂六国相印,所到之处收获的都是仰慕的眼光。后来他的同学张仪听说他发达了,就去邯郸看望他,也希望他将自己举荐给赵王。


可是苏秦却有意激怒对方,逼得张仪只身去投奔秦王,最后却一举成功。范仲淹在此将自己比作苏秦,又把朋友喻为张仪,希望自己激烈的言辞不会让他气馁,反而能够激励他奋发有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