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植悲催的人生

(2022-04-18 22:44:01)
分类: 网文精华/文史要义[转]

曹丕见两牛打架,让曹植作诗,诗中不能出现牛,结果此诗流传千古

任先生讲历史 2022-04-18 10:43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呈鼎立之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割据北方,势力雄厚,平定了军阀混战,为曹魏立国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是为一代枭雄。

曹操去世后,嫡长子曹丕继任魏王,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六岁学射,八岁上马,十岁便跟着曹操南征北战,长期的戎马生涯增长了他的阅历,也塑造了他沉郁的性格气质。

亲兄弟夺嫡之争

曹操共有二十五个儿子,长子曹昂一直被他当作继承人培养,却因张绣反叛死于战乱之中。

七子曹冲天资聪慧,少年时就敏于观察,曹操多次向群臣夸赞他,颇有立嗣之意,然而曹冲却身患重病,少年夭折。

紧接着,曹操将挑选继承人的目光投向了另外两个儿子,一个是自幼随他征战的曹丕,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曹植。

曹植天生聪慧,在文学一道上颇有天赋,性格浪漫洒脱,很合曹操的心意。

曹丕虽不及弟弟文采斐然,但为人谨慎,有很高的政治天赋。

面对两个同样出色的儿子,曹操对曹植的喜爱是有目共睹的。众所周知,曹操不仅军事才能出众,文学造诣也颇深,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而曹丕却在诗词一道上并不出色。

曹操建好铜雀台后,广召天下文人登台作赋,曹植以一首《登台赋》冠绝群芳,喜得曹操拍手叫好,看着这个最像自己的儿子,直呼“此子定能成大事”。

曹操虽然长年累月都在征战,但他尤其重视儿子们的教育,年少好学的曹植通读古籍,识字无数,出口成章,曹操对此十分满意,领军出征时也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教导他领兵作战。

曹操对曹植悉心栽培,多次委以重任,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也都来与他交好辅佐他处理政务,杨修常常为他出谋划策,每每曹操考较功课政务,他都能对答如流。

然而曹植文人气息太重,常常纵情肆意,不能约束自己,还好酒贪杯,酒后放浪形骸,多次因酒误事,频频惹得曹操不喜,渐渐的失去了曹操的宠爱和信任。

反观曹丕长期征战,军事能力显著,时任副丞相一职,政务处理娴熟,且心思缜密,处事周全。

又有桓阶、邢颐、吴质等能臣辅佐,建安二十四年魏讽密谋攻打邺城,曹丕率众平定,大获全胜并诛杀魏讽。

多方权衡下,曹操将曹丕立为魏王世子,夺嫡之争曹丕大获全胜。

上位后数次刁难曹植

曹操病逝后,曹丕承袭魏王之位,为了稳固政权和局势,曹丕迅速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为加强自己的集权,他大力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并打击排除异己,在汉献帝三次禅位后,曹丕受禅登位,称魏文帝。

上位后的曹丕始终不能与曾与他争夺继承权的弟弟曹植和解,登基不久后便杀了曹植谋臣丁仪全家,紧接着又以曹植酗酒误事为由,将他的爵位由王贬为候。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文王曾令东阿王七步作诗。这里的文王便是曹丕,东阿王是曹植,做的便是后世广为流传的《七步诗》,这成为二人兄弟不和乃至曹丕想要杀掉曹植的佐证。

据记载,除《七步诗》外还有一首《百步诗》同样是曹丕刁难曹植的证据。

一日,曹丕与曹植二人一同骑马外出,途中看到两头牛在打架,其中一头战败坠井而亡,曹丕一时兴起便让曹植以此情此景作诗,但诗中不能出现“牛”字,并以曹丕骑马行百步为时间限制。

曹丕上马前行,谁知还未行出百步,曹丕的诗便已写就:“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士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曹丕听后也不得不佩服曹植的文采,这首诗也与《七步诗》一同流传千古,成为名作。

被倾轧远离政治中心

曹植凭借自己的才华化解了眼前的困境,但终究难逃权力的倾轧。曹丕没有杀曹植,但绝不是顾念骨肉亲情,而是用他来笼络人心的手段,他曾说:“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尽显王者包容天下的气度。

他虽没有对曹植赶尽杀绝,但却一直心存防范,绝不给他任何能够染指朝政的机会。

曹操在世时,曹植是邑万户的临淄侯,曹操去世的第二年,时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邑八百户,其间差距不言而喻。

31岁时曹丕复了他的王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虽说爵位加封食邑增多,但仍然远离政治中心,在随后的几年,曹植被多次迁封,表面上是光鲜的王爷,实际上在每个封地都待不长久,曹丕绝不给他笼络人心的时间和机会。

在他的王府,一应供给克扣减半,随侍仆从也大多老弱病残,在这样既没钱又没人的环境下,也保证了曹植绝无可能培植自己的势力。

曹植虽有着封王的名号,却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更遑论兵权与政治自由,他每到一处都会有人随时监视,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上报给曹丕。

这样如同监禁的日子,曹植过了十年。这十年中,曹植屡次上书陈情却无果,曹丕死后,继任的曹睿对这个叔叔也始终怀有忌惮之心,多年来被猜忌被忽视的生活让曹植郁郁寡欢,在忧郁中病逝。

即便被迁封,被监禁,曹植还是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对于曹丕来说,曾与自己夺权的弟弟屡次上书,言辞恳切的希望能够被启用,便等同于夺嫡之心不息,想要取而代之。

自古以来,参与夺嫡失败且能落得善终的,实在是少数,且看康熙年间九子夺嫡的惨状便可知一二,曹植能有这样的结局已经算是万幸。

如今回顾历史,对曹植评价更多的是着眼于他的才华,“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如此评价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一名政客,曹植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一名文人,他存世不多的作品足以名垂千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