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
[齐鲁名家]清明时节怀念刘太品先生
葛庆平 齐鲁楹联 2022-04-07 00:25
清明时节怀念刘太品先生
昔日联坛大帅风,山东兄弟眷山东。
京华铸就方家谱,齐鲁堪称举世功。
料事无常乘鹤去,高天陨落巨星空。
杏花村里三杯酒,挚友相逢在梦中。
---安学森
刘太品君百日祭
凄凄新墓渐青苔,相慕野花竞早开。
敬意因崇贤德子,挚情为报大仁怀。
数回幻影疑真到,前度刘郎似又来。
百日冥辰诗作祭,千滴老泪吊良才。
----北京 王庆新
清明祭刘太品君
品高德懋卓然立,功盖联坛早奉神。
一部新谭成绝唱,千年古韵发清音。
病逢妙手应无恙,天妒英才信是真。
疫日防封唯远祭,两行浊泪吊君魂。
----葛庆平
清明祭刘太品君
立品立功妙立言,等身著作誉联坛。
呕心沥血谋终尽,竭力穷谋血始干。
四海无声皆恸泣,五湖有泪悉哀怜。
巨星永耀千秋业,不朽文章万代传。
----周文举
清明祭刘太品先生
漫天飞絮锁清明,寒卷悲歌韵有声。
一代联家孚众望,千篇著述鉴真情。
应为厚德垂青史,独以高风播大名。
春暮幽林含泪眼,尽将诗句祭先生。
-----赵 志
诉衷情·清明悼刘太品先生
清明又近寄新愁,新草伴寒丘。
于今不敢相信,忆起泪难收。
勤嘱托,解原由,眼前浮。
时移不再,楚痛千般,和恨东流。
-----北京 杨金香
漫学达士风流
—泰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清明追思刘太品会长
2021年的冬天,冰冷的温度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转眼,刘太品会长离我们而去已数月。一直迟迟未下笔写这篇短文,原因是只要一想起会长的仙逝就痛心疾首,我相信大家也如我一样。
太品会长的楹联理论事业正如日中天,却遽然仙逝,实乃中国楹联界的巨大损失。更是我们山东省联界的悲伤。先生来我们泰安市联协的次数虽然不多,但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楹联写作上,泰安联友都得到了他的耐心指导和教诲。
受教于太品先生是在十年前。2012年,泰安市联协举办了东平湖杯楹联大赛,太品会长作为高评委来到泰安,当时我作为书记员参加了评联会,有幸第一次听到先生妙语连珠、博学多才的联评,顿生景仰。
之后,登录太品先生的博客,令我没想到是,太品会长不仅联写得好,早年诗词写得更是出色,让我更加崇拜。
众所周知,李开先是为楹联争取地位的最早声音,他提出楹联“别是一家”,但是并没有留下专门的楹联著述。即便是经太品会长编辑的五辑《名家联集丛编》,也找不出完整的理论体系。
太品先生曾说:联界迫切需要在对联鉴赏理论方面有一个长足的发展,以启发和指导对联创作。
先生虽然工作繁忙,却三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在楹联理论的架构上不断发现和创新,终于将楹联理论构架建设起来,形成一套独立体系。这将成为楹联史上不朽的创举。他的仙逝,让中国楹联界痛倾柱石、让山东痛失领袖、让大家痛失名师。
青年楹联学社的王家安在他写得悼文中,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太品先生的楹联著述约四十多种,百余部。按太品会长三十年来并行的事业与学术“两条线”,分为楹联文化类著述与楹联学术类著述两大类来整理并简单叙述了他的著作内容概要。先生的著述最早从1999年开始,按照分类分别:
一是楹联文化类著述;
这类著述,主要为弘扬楹联文化、介绍楹联知识、推荐楹联作品或相关楹联团体留存资料的著作。其中《中国对联作品集》自2001年至今开始已经连续出版了20年20部。收录作品据太品先生亲自统计,已有四万人次、四十万副,可谓近二十年来当代楹联创作的一部“集体相册”。象这样的编辑工作多如海水,实在是繁琐。但大多是太品先生亲手去做。另外还有《中国对联大辞典》、《佳联三百副》、《年度对联精选》《百家联稿》等等,经太品先生编辑的这类书数不胜数,这里不一一详举。
二是楹联学术类著述:
楹联学术研究是太品先生近三十年来始终坚守的初心和使命,繁忙事务之余,他潜心于斯,乐此不疲,其学术成就,更是有目共睹。
先生的楹联学术类著述可以分为两大类来看;一是文献类,二是理论研究类。
曾听太品会长的夫人说过,为了整理古今文献,到现在已经花费了近30万元购买古籍文献资料。
我还记得前几年,会长多次给我打电话,要我帮他寻找关于泰安楹联的文献资料,可惜收藏者家人不懂楹联,其书早已不知所踪。后来太品先生从外省一位联友手中购得。虽然这本书在楹联学术研究上并不是很重要,但先生对于学术研究实在是太认真,不放过任何一点资料。现在想来先生对于楹联古籍文献的珍视、和对学术一丝不苟、精于求精的认真态度实在是令人敬佩。
经先生这些年来编辑的《名家联集丛编》一共有五辑,收录了历代名家的楹联作品以及联语、联话、论述等,先生发自内心的去收集整理这些文献,真正做到了“为往圣继绝学”的责任自觉。
还有大块头的《楹联丛编》上下册等等,不一一叙述。
联界影响最大当是《〈联律通则〉导读》,是先生和他人合作的一本理论著作。也不必赘述。
《楹联论丛》一书,是他在自己五十岁生日时,将此前历年自己撰述的理论文章,集结为《刘太品联学论丛》。于2014年10月由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他此前二十年内的文稿25篇、序跋25篇。由常江先生写序、余德泉先生题名。在序言中,常先生对太品先生给予了高度肯定。
这部著述是他的楹联理论文章的集合,楹联架构的整体完整性的集中展现。我有幸通读了先生的这部著述。
一想起太品先生生前几次来泰讲座,我的心中都是满满地感恩和心痛。
2019年11月28号,我们泰安联协邀请太品会长来泰安讲座开办《楹联知识讲座》。讲座非常精彩,会场座无虚席。我一直在台下悄悄提醒他,时间不要太长,别太累。但太品先生却坚持讲完三个小时。当天下午,我们泰山楹联研究院在会长批准下成立。研究院的成立,是对我们泰安楹联工作的极大鼓励和认可。每每想起这些,心中除了怀念和感激,更让我树立起对楹联事业的责任感。
2020年12月,泰安楹联协会举办“齐鲁联坛十秀聚泰山”活动,第二次邀请太品会长来泰安讲座。会长在百忙之中从外地赶来,当时我劝他不用单独备课,把平时讲过的课稿讲一下就行。
可他为了能从泰安角度为大家讲座,不顾舟车劳顿,连夜整理关于山东各地,尤其是关于泰安的的楹联历史资料,赶写讲稿直至第二天凌晨一点多。现在想起来,我就唏嘘不已。先生名太品,实在是太拼了。那天的讲座,太品先生博闻强记,妙语连珠,让大家不仅了解了山东楹联历史发展,更增强了大家对楹联发展的信心。
2021年10底,我们再次邀请太品会长来泰安,当时是他手术后半年,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恢复健康。这次讲座,目的是想让他出门散散心。没想到竟成了他的最后一次讲座,也是最后一次来泰安,更成了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当时他将新版的《对联新谭》送给大家,这本书也成了他送给大家的最后一件礼物。
当时他显得很疲累,我掐着时间,请他休息。但他不听,仍然坚持认真为大家讲完课稿,中间还多次因讲话声音小向大家道歉。这正体现了他为人行事从不敷衍的一贯作风。
常江先生在为《刘太品联学论丛》写序时说,“他的出众,不仅靠学识,更是靠风骨:有独立的思考,开阔的视野,独特的见解,不跟风凑趣、人云亦云,一旦立论,就会坚持到底;自己做事低调谦卑,也从不为他人戴高帽、唱高调,即使是认同的,也尽量做到恰如其分,留有余地;对于不按规矩出牌的,甚至恶意中伤者,不予纠缠,任其自寂自灭,该做的事情都做不完,哪有空闲时间去消磨意志?”
太品先生一生光明磊落,才华横溢,儒雅谦和,为人低调,平易近人,为楹联事业竭尽一生,常老先生的评价也正是我们对先生的赞扬。我们会沿着先生所建设的楹联架构,继续楹联事业。
今天借用太品会长山东工作室的一副楹联来作座右铭,时刻自警,为楹联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十年读书,十年养气,难追古贤胸次;
一手持酒,一手执螯,漫学达士风流。
时值清明节,姑且用一副联来表达我们的敬仰与怀念:
德配高峰,一部论丛高奉,奉为联界圭臬;
贤称太品,两行事业太拼,拼却大师匠心。
泰安市楹联艺术家协会 徐学利
写于2022年清明节前夕
副主编:郭君生 葛庆平
编辑部主任:赵志
副主任:韩邦亭 乔绪涛 徐学利
编辑:苏振学 王彦林 王帅 王传菊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图片
公众号:hbyinglian
投稿邮箱:744268790@qq.com
山 东 省 楹 联 艺 术 家 协 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