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
楹联群同题:花萼楼——【不二联门】22-08
原创 不二联友 不二联门 2022-03-28 00:00
不二联门同题
2022第8期
花萼楼
花萼楼
花萼楼
花萼相辉楼,是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建筑,简称花萼楼,始建于唐代开元八年(公元720年),位于京师长安兴庆宫(今日西安市兴庆宫公园)之内。是唐玄宗感念其兄李宪深明大义,辞太子位不就而使睿宗名正言顺传位于他而建。“花萼相辉楼”的楼名,很好地象征了他们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
盛唐时代,花萼相辉楼位列四大名楼之前(即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山西鹳雀楼),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而花萼相辉楼位于帝都长安皇宫之中,是长安城内大型娱乐活动的文化艺术中心,也是他与万民同乐、交流同欢之处,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遗憾的是,后唐的战火将这座名楼摧毁殆尽,而后少有人知晓“天下第一名楼”何指。
01
花萼楼
01.南山北
楼台胡不见,闻胜景当年,铺金缀玉,城阙映青门,市井照宫灯,真好个君民和乐,花萼相亲,万国衣冠争簇锦;
风雨怕重来,借长安陈酿,悼古伤今,远箫寒八水,烽烟荒五岭,只空余秦楚悲声,汉唐残韵,千秋辞赋尽流云。
02.秋千(广东花萼楼)
何处可为家,试立藩篱,能洗风尘还酒债;
平生长是客,纵多水火,也教门户漾花香。
03.风狂
闻楼台缮复渐多,此独赖诗文,识名一哂豆箕事;
慕盛唐风华绝代,谁曾苦寻觅,循迹相逢天宝人。
04.秋实(广东花萼楼)
杰构见精思,卜居见智慧,以土木筑起鸿楼,似花之萼凌风雨;
其形曰圆满,其状曰平均,经春秋化成魂梦,如石之坚磐地坤。
05.秋实(兴庆宫花萼楼)
宫阙聚梦华,手足结金兰,一楼肇开元盛世,花萼相辉光日月;
庆园荣棠棣,曲池生丽泽,重阁观不夜唐城,芳苞绽放馥长安。
06.稻蕙
显大唐气象,扬兴庆洪声,演德行义举淳风,问天下名楼谁第一;
虽花萼相辉,仍衰亡难挽,叹富丽堂皇尽失,于古今诗赋留几篇 。
07.新人
华构焕然,许看盛世开基,想玄武门前,空云棣萼;
青娥老矣,闲说明皇遗事,记昭阳殿里,曾泣梅花。
08.雾霜雪何长庆
(一)
花是美人魂,宛贵妃楚楚,宫女娇娇,簇天香似锦,妆点春风无限艳;
楼彰唐代韵,教夷族尽臣,外邦咸服,惜盛况如昙,俟逢舜日又重辉。
(二)
四时花萼妆甍栋,瞻百丈琼楼碧彩,拥红袖霓裳,徜徉阆苑;
万国衣冠拜冕旒,想当年盛世威仪,从丹青遗稿,追慕唐风。
(三)
雕甍画栋尽民者膏脂垒就,看百余丈锦绣楼台,早成灰也
酒池肉林乃国之毁败根由,问数千年兴亡社稷,谁可免哉?
(四)
棠棣花喻弟兄之谊,衣袍襟怀,千秋欣闻鸰原歌咏
玄武变绝骨肉之情,阋墙灾祸,三国忍看箕豆相煎
(李隆基感念李成器谦让辞位,建斯楼以表兄弟情意。
09.无嗔
楼魁有实无名,诗赋本轻,宴游不及,赫赫江山图久治;
花萼遥窥近识,皇权其显,棠棣之华,巍巍气象耀长安。
10.偶拾红叶
比肩有勤政之楼,珠箔高褰,欲剪昆池三尺水;
极目连通衢之邑,玉觞罢掷,空浮函谷九重云。
11.成都懒猫
十里春风,又上围楼观结构;
一花世界,相亲客梦在人间。
12.胭脂
璠玙同气,蕊萼连环,芳菲满地寻清影;
琴韵于庭,酒香在手,剥啄无声化圣人。
13.冰鼎
从昆池起时,舒卷烟霞,宴酬万国花承萼;
自函谷飞后,拓开风月,乐奏八方水载舟。
02
花萼楼
13.冰鼎
从昆池起时,舒卷烟霞,宴酬万国花承萼;
自函谷飞后,拓开风月,乐奏八方水载舟。
14.太姥山
先万历九百年,手足并君臣,皇宗最贵惟情义;
去长安三千里,北南双花萼,血脉难移是客家。
15.无期
(一)
范形徒史策,黼构难瞻,想当年第一名楼,风头无两;
棣萼固天心,沧桑谁解,参历代零沦兵火,太息何多。
(二)
虹楼宛在,精魄布神州,随可鉴棠棣者谐、水舟者睦;
胜迹期兴,逸怀邀四海,尽来瞻盛唐之盛、强国之强。
16. 耀
三几亩围楼拨地,放萼参天,土木奇观吾匠智;
四百年散叶开枝,传忠秉孝,荆株笃义客家风。
17小米
冠楼名第一,究身世大唐。辉煌处笙管彻吹,万邦朝拜。
及花萼纷呈,有兰章歌赋。吟咏中长安去远,盛象从今。
18.林清越
嘉重楼名盛当时,天下莫能争,迢遙小函谷春云,昆池碧树;
陈高宴觞盈旨酒,棠华欣有幸,指顾看千门次第,万国衣冠。
19刘新才
令桂殿兰宫让此一头,襟度始开元,歌飞棠棣之清,氤氲花气重楼晓;
惜民讴御节荡然无迹,规模终绝后,见说烽烟所毁,浮泛风声八月秋。
20·涓尘
升平慨祖业,花映层楼,朦胧醉眼霓裳舞;
棠棣念深情,思经玄武,过往烟云不忍留。
21.羽书
楼阁剩遗风,难再逢放萼高台彰帝业,万国来朝,九州共庆;
棠华归旧迹,不堪忆深宵列席乐王孙,兰章竞赋,桂酒频斟。
22.杜步甫
镬催萁豆诗,箭穿玄武门,本是同根,一床被覆如花萼;
汉阳黄鹤去,豫章孤鹜飞,休夸比翼,百丈楼垂掩岱宗。
23.道南
结构如访客道场,花萼既开,三荫重深成大浴;
周围竟慈航明月,善缘来照,一承雨露在无心。
文:不二联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