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李调元对联赏析

(2020-05-22 15:11:35)
分类: 楹趣联韵/诗钟/作品[转]

李调元(1734—1803),字羹堂,号雨村,晚年又号童山老人、童山蠢翁等。四川德阳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历任广东乡试副考官、考功员外郎、翰林副编修、广东学政。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藏书家。一生著述宏伟,内容涉及广泛,有书百余部、千余卷。其代表作有《童山诗集》、《雨村诗话》等,编辑刊印《涵海》、《续涵海》、《蠢翁词》等。

北京四川会馆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语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东坡文,太白诗,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注释】四川会馆在北京宣武门外骡马市大街四川营胡同。李调元进京赴考时,正赶上四川会馆落成,悬赏征联,遂以此作应征而得中。

骖:古代一车三马或四马,两旁偏套之马为骖,代指马车。

【简评】上联漫谈家乡景物:剑阁的雄伟,峨眉的秀丽,巴山的萦曲,锦水的清波,数不清的名山大川,有如在眼前浮现。联中用了唐代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之意。

下联叙述故乡的著名人物,说北上到京城是为国献计献策,尽力追思学习先辈的光辉典范:汉代司马相如的赋,唐代李白的诗,宋代苏轼的文章,明代杨慎科考中状元,如今又见家乡的才子才女联翩而至。

联语工稳典雅,立意清新,风格俊迈,体势雄健,将四川的地理人文巧妙地融会联中,且有激励后学奋进的作用,读之倍感亲切,备受鼓舞,用以题会馆,可谓绝妙之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