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九》赏析
(2020-03-19 21:00:18)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倒裳:颠衣到裳。形容其匆忙。这两句是说,清早,诗人就听见有人敲门,连衣裳都没有穿好,就去开门。
“倒裳”,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之意,风趣的写出诗人一早急忙起来迎客的情形。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子:指田父,即农夫。欤:语尾助词,表疑问。好怀:好意。这两句是说,请问来者是谁?原来是一位老农好意前来问候。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远见候:远道来问候。疑:不明。时:时世。乖:不合。这两句是说,他提着酒壶远道来探望,为的是怀疑我与时世相违背。
此两句是以转述的口气说出田父的来意。紧接四句便记下田父的劝说之词。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褴褛:衣裳破烂。高栖:好的居所。这两句是说,如此衣衫破敝,居住在低矮的茅屋中,实在不是高士隐居之地。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尚同:崇尚苟同。汩其泥:意思是可以与世人同俗,不必独清。汩:浊乱。这两句是说,大家都在同流合污,可以与世人同浮沉,不必独清。
这位田父的意思也并非是赞同当时的社会风气,而觉得诗人这样做,只是太委屈了自己。
再下六句,则是诗人对田父的回答,亦可视作作者的自勉之词。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禀气:天赋气质。谐:合。这两句是说,我深深的感谢老人家的善意劝告,,但是自己的禀性、气质不能与世俗相洽。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纡辔:回转马头,此指放弃隐居。纡:同“迂”,曲。讵:岂,表示反问。这两句是说,揽辔回车、再入仕途,诚然可以跟着人家学,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吾驾:我的车驾。这两句是说,咱们暂且快乐的喝酒吧,我的车是不能回转的!
语气虽然谦恭而委婉,但是所表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决心走隐逸之路的态度,又是何等坚决!“吾驾不可回”,这正是诗人最后的誓言!
从诗的艺术构思来看,全篇设为问答,与《楚辞·渔父》篇有着相近之处。不但形似,而且神似。从诗的内容来看,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刚正之气,正被诗人所继承发扬。陶渊明虽未像屈原那样“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从田父所言的“褴缕茅檐下”来看,他的生活也是极其简陋的。所以他的宁守贫贱、绝意仕进,也和屈原一样难能可贵。此外,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之事,如开门迎客,对酒谈天,都写入诗中,而且又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在表面散漫的行文之中,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俗的高尚精神。
附录:《饮酒二十首·其九》东晋: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褛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释】: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 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8)驾:车驾,意谓道路、方向.
[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
不及整衣去开门。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携酒远道来问候,
怪我与世相离分。
“破衣烂衫茅屋下,
不值先生寄贵身。
举世同流以为贵,
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深感谢父老言,
无奈天生不合群。
仕途做官诚可学,
违背初衷是迷心。
姑且一同欢饮酒,
决不返车往回奔!”
尊重自己的尺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245fe70102wpo1.html
后一篇:(唐)赵嘏五律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