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平起首句入韵式
(2011-02-21 22:09:12)
标签:
胡风黄河平仄诗韵新编近体诗文化 |
分类: 诗词曲赋文赏析/现当代作品[转 |
班长—雨后赏荷(310291524)
我们现在上开学后的新课,课后要求自己整理讲议,然后到论坛完成本周作业,每次作业之后由组长在下一周讲课之前做好统计,三次不交作业,要清理
开学后初级班第一讲:近体诗及用韵
中国诗歌有几千年的发展史。中国诗歌分为新诗和传统诗。传统诗分为古风(传统的自由诗)
诗有“三美”:意境美,建筑美,音乐美。
近体诗包括绝句(五绝、七绝)、律诗(五律、七律,还有五言排律、七言排律)。近体诗
形成于初唐。近体诗声韵和谐,形式完美。近体诗、古风、词、曲、赋,一直传承发展,绵绵而无穷。
形成于初唐。近体诗声韵和谐,形式完美。近体诗、古风、词、曲、赋,一直传承发展,绵绵而无穷。
这是国粹,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为弘扬国粹,愿作无私的奉献。我们必须先学好近体诗,这是诗词曲
创作的基础。
下面谈谈近体诗的用韵。所谓用韵,先要分声调(平声叫平,上声、去声、入声皆叫仄),再则
准确地分清韵脚。每一个字,都有应属于的声调和韵部。有的字,一字多义,其声调和韵部也有所不同。
传统诗词曲的用韵是在发展的:(1)千百年来,大家死守一条路:写近体诗用《平水韵》(南宋平
水人刘渊
填词用《词林正韵》(清代戈载
代替平水韵,并要求再简化,于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诗韵新编》。好啊,这是一场改革,或者说革命
《诗韵新编》分18部韵,每部按阴平、阳平、上声、去
声、入声排列。书后附《佩文诗韵》(即《佩文诗府》,清康熙年间将平水韵修订而成为官韵,其实就是平
佩文,是清代皇帝的书斋名)。建议大家去新华书店买。一册在手,
目前,许多朋友主张以普通话写诗填词。很好!于是,出现了“双轨”新气象。格律是不改的,
下面我们进入诗格的逐项学习
五绝平起首句入韵式
我们不忙研究其格律,先来研究一下,五绝中有哪些合乎格律的句型。我把它们归纳
四个类型。要知道,所谓五绝的四种格律,就是按一定的规则,由abcd四种句子组合而成的。
五绝的四个句型
一、型句——平起入韵句,平起,每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阴平、阳平)。
(1)平平仄仄平——例句:“黄河入海流”“秋声不可闻”(所举例句皆经典句,
(2)平平平仄平——
(3)仄平平仄平——
(1)平平平仄仄——例句:“沅湘流不尽”“春风知别苦”
(2)仄平平仄仄——
(2)平仄仄平平——
(1)仄仄平平仄——例句:“众鸟高飞尽”“白日依山尽”
(2)平仄平平仄——
下面讲一下-----哪些句子是有毛病的?是不可以用在诗里的。
(1)孤平句——五言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肯定犯孤平。“仄仄仄平仄”(孤平)。
(2)三平尾句——最后三个字皆为平声。“仄仄平平平”。
五绝的四个句型
一、型句——平起入韵句,平起,每句的第二个字是平声字(阴平、阳平)。
1)平平仄仄平——例句:“黄河入海流”“秋声不可闻”(所举例句皆经典句,
(3)仄平平仄平——
(1)平平平仄仄——例句:“沅湘流不尽”“春风知别苦”
(2)仄平平仄仄——
(2)平仄仄平平——
(2)平仄平平仄——
下面讲一下-----哪些句子是有毛病的?是不可以用在诗里的。
1)孤平句——五言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肯定犯孤平。“仄仄仄平仄”(孤平)。
——五言中“仄平仄仄平”(也是孤平,犯此病的,还不少呢!)
(3)三仄尾句——最后三个字皆为仄声。“平平仄仄仄”。
建议“择其善者而从之”,我们学大诗人的优点,不能学其不足处。要不犯三仄尾的毛病
五绝平起首句入韵格格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若按四种句型将五绝平起首句入韵格的简式标出来,则为:上面四种
(1)在不犯孤平、三平尾、三仄尾等毛病的前提下,遵守“一三五字不论,二四六
第一句
第三句
第三句
第四句
介绍古代名篇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