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语文教学计划
(2012-09-13 14:49:22)
标签:
宋体课文习作学习习惯表达方法 |
分类: 教海扬帆 |
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智力状况及学习情感的简要分析 |
|
本学期学科教学的目的要求及重难点 |
教材简析:
教学目标要求: 1、策划简单的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2、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3、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5、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8、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9、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10、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11、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教学重难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7、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8、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打
算 |
备课方面
的措施 |
备课时,联系语文新课程标准既注意总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关注学情,从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实际出发熟读教材,解读教材。 |
上课方面
的措施 |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读书、习作的能力。在读中发现课文的立意,表达方法,以此 突破口设计练习。 |
|
补差工作(对象、时间与措施) |
补差对象:不想学 他们缺乏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学习态度不端正。如我们班的高涛涛、夏志陶等。 补差对象:不会学 有些学习困难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这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如我们班的林千乔、罗涛。 采取措施: 1、课外辅导。一有时间就叫他们了解“课堂知识掌握怎么样?” 3、采用激励机制,对学困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让他们体验成功感。 4、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切中时机,“传情报”、“送喜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
教 学 进 度 表
本学期上课 |
||||
周次 |
起讫日期 |
教学内容 (章节或单元) |
教学辅 助活动 |
实际完 成情况 |
|
9、3——9、9 |
1、山中访友(2) 3 草虫的村落(2)机动(1) |
|
|
|
9、10——9、16 |
4 索溪峪的“野” (1) 回顾拓展一 (2)口语交际习作一(3) |
|
|
|
9、17——9、23 |
单元检测(2) 5 詹天佑(2) 6 怀念母亲(2) |
|
|
|
9、24——9、30 |
7彩色的翅膀
(1)8
中华少年
(1)
口语交际习作二(3) |
|
|
|
10、1——10、7 |
中秋、国庆放假 |
|
|
|
10、8——10、14 |
回顾拓展二 (1)单元测试 (2) 9 穷人 (2) 10 别饿坏了那匹马(1) |
|
|
|
10、15——10、21 |
11唯一的听众(2) 12 用心灵去倾听 (1) 口语交际习作三 (3) |
|
|
|
10、22——10、28 |
回顾拓展三(2)单元测试 (2) 13 只有一个地球(2) |
|
|
|
10、29——11、4 |
14 鹿和狼的故事(1)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2) 16 青山不老(1) |
|
|
10 |
11、5——11、11 |
口语交际习作四(1)回顾拓展(1) |
|
|
周次 |
起讫日期 |
教学内容 (章节或单元) |
教学辅 助活动 |
实际完 成情况 |
11 |
11、12——11、18 |
期中考试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19 一面 (1) |
|
|
12 |
11、19——11、25 |
20
有的人(1)口语交际习作五(3) |
|
|
13 |
11、26——12、2 |
单元检测五(2)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 诗海拾贝(4) |
|
|
14 |
12、3——12、9 |
与诗同行(6) |
|
|
15 |
12、10——12、16 |
21 老人与海鸥 (2)22 跑进家来的松鼠 (1)23 最后一头战象(2) |
|
|
16 |
12、17——12、23 |
24 金色的脚印 (1)口语交际习作七(3)回顾拓展七(2) |
|
|
17 |
12、24——12、30 |
单元检测七(2) 25 伯牙绝弦(2) 26 月光曲 —(2) |
|
|
18 |
12、31——1、6 |
元旦27 蒙娜丽莎之约 (1)28 我的舞台(1) 口语交际习作八(3) |
|
|
19 |
1、7—1、13 |
回顾拓展八(1)单元检测八(2) |
|
|
20 |
1、14—1、20 |
期末复习 |
|
|
21 |
1、21——1、27 |
期末考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