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二册(60)

(2021-08-10 23:29:27)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全宋文》 [1] 

卷十八王弘《與謝靈運書問辨宗論義》:“由教而信,而無入照之分,則是暗信聖人。若暗信聖人,理不關心,何由有日進之功?”

卷二十王裕《與子瓚之書》:“吾欲使汝處不競之地。”

卷三十一*謝靈運《山居賦》:“言心也,黃屋實不殊於汾陽。即事也,山居良有異乎市廛”;“謝平生於知遊,栖清曠於山川”;“水草則萍、藻、蕰、菼等等,其木則松、柏、檀、櫟等等,魚則鱧、鮒、鱮等等,鳥則鵾、鴻、鶂、鵠等等,山上則猨、貍、獾等等。”自注頗不簡要,如云:“與知遊別,故曰謝平生;就山川,故曰栖清曠”;“月隱山而成陰,木鳴柯以起風”自注:“山高月隱,便謂為陰,鳥集柯鳴,便謂為風也”;“清溪秀竹,迴開巨石,有趣之極” [2] ;“許由云:‘偃鼠飲河,不過滿腹。’謂人生食足,則歡有餘,何待多須耳”(注“生何待於多資,理取足於滿腹”二語);“此皆湖中之美,但患言不盡意,萬不寫一耳。”

 

 

卷三十四謝惠連《雪賦》:“抽子秘思,聘子妍辭,侔色揣稱,為寡人賦之”;“萬頃同縞,千巖俱白。”

《祭古冢文》:“既不知其名字遠近,故假為之號曰冥漠君。”

*謝莊【賦遠勝靈運、惠連】《月賦》:“白露暖空,素月流天”;“氣霽地表,雲斂天末。洞庭始波,木葉微脫”;“涼夜自淒,風篁成韵”;“綠苔生閣,芳塵凝榭。悄焉疚懷,不怡中夜 [3] 。”

卷四十二顧愿《定命論》【*神滅之喻】:“用殊函矢,雙美奚躓;談異矛戈,兩濟何傷”;“松柳異質,薺荼殊性”;“石雖可毀,堅不可銷;丹雖可磨,赤不可滅。”【《呂氏春秋》云:“石可破,不可奪堅;丹可磨,不可奪赤。性受於天也。”】

卷四十三孔熙先《獄中上書》:“但墜崖之木,事絕升躋;覆盤之水,理乖收汲。”

卷四十四袁淑《鷄九錫文》、《驢山公九錫文》、《大蘭王九錫文》【猪】、《常山王九命文》【似是猿】。

卷四十六鮑照《傷逝賦》:“盡若窮烟,離若斷絃。如影滅地,猶星殞天。”

卷五十五虞龢《上明帝論書表》:“謝安嘗問子敬:‘君書何如右軍?’答云:‘故當勝。’安云:‘物論殊不爾。’子敬答曰:‘世人那得知’”;“古質今妍,數之常也。二王暮年,皆勝於少。父子之間,又為今古”;“輕薄之徒,銳意摹學,以茅屋漏汁,染變紙色,加以勞辱,使類久書。真偽相糅,莫之能別”;“孝武撰子敬學書戲習十卷,或真行章草雜在一紙,或重作數字,或學前輩名人”;“張翼寫効,一毫不異。羲之初不覺,更詳看,乃歎曰:‘小人幾欲亂真’”;羲之籠鵝事【黃伯思亦引虞氏《表》及《晉書》本傳駁李白詩】【《交翠軒筆記》卷三云:“《西清詩話》以太白詩‘山陰道士如相訪,為寫黃庭博白鵝’為誤,云逸少所寫乃《道德經》。《能改齋漫錄》、《廣川書跋》亦云。”然舉《太平御覽職官部》引何法盛《晉中興書》云:“道士云:‘為寫黃庭經,當舉群相贈。’太白不誤。”《容齋四筆》卷五據張彥遠《法書要錄》載褚遂良《右軍書目正書》有《黃庭經》云,注:“六十行,與山陰道士。”《徐氏法書記》、徐季海《古跡記》皆載羲之《黃庭經》,不云有《道德經》。“玄宗時,大王正書三卷,以《黃庭》為第一”】【《雲谷雜記》卷一駁黃伯思說,亦謂 [4] :“書《黃庭》換鵝、書《道德經》換鵝,自是二事。太白《右軍》詩用後事,《送賀賓客》用前事。事見務成子注《外景經》(《雲笈七籤》載)】、棐牀事;子敬書少年白紗裓、書羊欣白新絹裙事;“子敬每作好書,必謂被賞,謝安輒題後答之。”

62釋慧通《駁顧道士夷夏論》:“譬猶盲子採珠,懷赤菽而反;聾賓聽樂,聞驢鳴而悅。”

 

────────────────

 

《全齊文》 [5] 

卷二*高帝《報武陵王曅》:“見汝二十字,諸兒作中最為優者。但康樂放蕩,作體不辯有首尾,安仁、士衡,深可宗尚,顏延之抑其次也。”《南齊武陵王曅傳【參觀《全梁文》卷十一簡文帝《與湘東王書》:“謝客吐言天拔,出於自然,時有不拘,是其糟粕。”】

卷四武帝《敕廬陵王子卿》:“汝比在都,讀書不就,年轉成長。吾日冀汝美,勿得敕如風過耳,使吾失氣。”

卷二十一卞彬《蚤蝨賦》:“攝性懈惰,懶事皮膚。澡刷不謹,濣沐失時。……故葦席蓬纓之間,蚤蝨猥流。淫癢渭濩,無時恕肉;探揣擭撮,日不替手。有諺言:‘朝生暮孫。’若吾之蝨者,無湯沐之慮,絕相弔之憂。……孫孫息息,三十五歲焉 [6] 。”

《禽獸決錄》:“羊淫而狠,豬卑而率,鵝頑而傲,狗險而出。”

 

────────────────

 

《有不為齋隨筆》,光聰諧律元 [7] 

【《復堂日記》卷八論此書云:“樸至充博,兼綜四部,此之謂細心讀書。擬之其鄉,在援鶉之上。”】【(參觀姚柬之《伯山文集》卷五《與光律原書》。)】

甲:“《大學》:‘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即《孟子》‘雖有惡人’之‘惡’,言形,非言行也。《呂覽去尤篇》:‘魯有惡者,其父出見商咄,歸曰:“商咄不若吾子。”彼以至美不如至惡,尤乎愛也’云云,可證。”

“《孟子疏》最淺陋,朱子謂邵武士人偽作。引《史記》:‘西子入市,願見者先輸金錢一文。’不知是何《史記》?楊誠齋《讀笠澤叢書》詩:‘世間尤物言西子,西子何曾直一錢?’湯義仍《適諸暨》云 [8] :‘幾箸江蝦成獨笑,一文錢裏見西施。’朱竹垞《西施舌》詞云:‘恁時看取,一錢底須與?’則正用偽《疏》。《太平御覽上元條》載《史記樂書》曰:‘漢家祀太一,以昏時祠到明。’今《史記》亦無此文。趙注‘求全之毀’,引陳不瞻事疏,以為據《史記》。按見《韓詩外傳》、《新序》、《說苑》,非《史記》也。”

“趙注‘無罪而殺士’,引語疏,以為據《史記》。按見《漢書梅福傳》。”

“錢辛楣《考異》言《史記》元稱《太史公》,歷引諸書,漏引《法言問神篇》、《君子篇》、《晉書劉殷傳》(‘一子授《太史公》,一子授《漢書》’)、《魏書崔鴻傳》(‘談遷著成《太史》’)、《後漢班彪傳》‘司馬遷著史記’是泛言作史,故下文又云‘《太史公書》’。《漢書五行志》引《史記》成公十六年云云,出《周語》,謂之‘史記’,亦是泛言。顏著誤為司馬遷撰,其實《魯》、《晉世家》皆無此文。《周本紀》云:‘太史伯陽讀史記’;《陳杞世家》云:‘孔子讀史記’;《十二年表》云:‘孔子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老子列傳》云:‘史記周太史儋見秦獻公。’劉知幾云:‘遷因舊目,名之《史記》。’上句是而下句失攷。”

“《史記樂書》載李斯諫二世曰:‘放棄詩書,極意聲色,祖伊所以懼也。’斯能為此諫,而又議燒詩書者,燒天下之私藏耳,蓋猶有在官者。劉海峯《焚書辨》殆得其實,宋蕭參《希通錄》已發此意,皆未引《樂書》。”

“孔子歎老子猶龍,老子歎孔子猶鳳。見《文選》江文通雜體詩注,及《御覽羽族部》引《莊子》逸文。王伯厚亦錄於《困學紀聞》。三處文有小異。”

乙:“沈括《筆談》卷七論‘蝕’云:‘西天法“羅睺”、“計都”皆逆步之。’據此,則宋時已有西法。又山谷《蟹》詩云:‘已標天上三辰次’,謂十二辰中有巨蟹也。亦是西法,即中國之鶉首也。明周恭肅《十二宮神歌》云:‘惟天稱物鈞懿德,琢磨竭力見玉石。旁觀古人馬蹄篇,或欲勝天蝎自螫。江皋雙女久寂寞,何處從師子多術?金牛十角力士若,白羊萬頭丞相食。秋風網巨蟹螯肥,素書遺我雙魚白。吁嗟龜寶缾水栖,陰陽理妙期元默。’作歌在嘉靖時,西士亦未來。”

“《詩》有‘西方之人’,《晉語》有‘西方之書’,《莊子》載‘夷、齊相謂曰:“西方有人”‘,皆謂周。唯《列子仲尼篇》‘西方之人有聖者’指佛。

“關壯繆秉燭達旦事,不見《三國志》傳與注。《毛詩卷伯篇故訓傳》所載顏叔子事絕類,此又居上流而天下之善皆歸焉者也。

“《南史》本傳言周彥倫雖有妻子,獨處山舍,則妻未足以累周 [9] 。而何子季侈於味食,必方丈,則肉之累何,信矣。”

“《南史王亮傳》犯諱一節,文意難通,由後人誤行刊改,且有落字也。兹正之:‘未知明府諱。若為“猷”字,當作無骹尊傍犬?為“猶”字,當作犬傍無骹尊?若是有心“攸”?無心“攸”?乞告示。’”

丙:“酒稱‘索郎’,《水經注》載明反語‘桑落’;《吳志諸葛恪傳》:‘“成子閣”者,反語“石子岡”‘;《南史鬱林王紀》:‘“東田”反語為“顛童”,“舊宮”反語為“窮廄”‘;《梁武帝紀》:‘“大通”反語為“同泰”‘等等。”

“神農時,耒、耜皆用木,所謂木、楺木也 [10] 。後來止耒用木,而耜則易用金。《考工記》所謂‘直庛’、‘句庛’也。孟子問:‘以鐵耕乎?’蓋謂許行既為神農之言,則當用神農之木耜。陳相曰:‘然。’其詞亦隱挫矣。”

丁:“奉新趙敬襄《送人守蜀》詩云:‘願勸總戎勤舉職,莫教風雅換弓刀。’此最切近時右班之弊。艷羨文事,勉強為之,皆子美‘將軍不好武’一語階之厲也。”【《醉醒石》第五回:“成(澄)平將官,高品學文人做作,談文作詩。”又《露書》卷九。】

己:“孟子‘距楊、墨’。今觀《墨子》書,文句多與《孟子》合者。”

“辨燭影斧聲之嫌。”

庚:“楊誠齋《送邱宗卿帥蜀》詩‘酒揮勃律天西椀’,用杜詩‘勃律天西采玉河,堅昆碧椀最來多’。然碧椀出堅昆國,玉則出勃律國也。誠齋與放翁同在南宋,其詩絕不感慨國事,惟《朝天續集》中《入淮河四絕句》、《題盱眙軍東南第一山》二律、《跋丘宗卿使北詩》少見其意 [11] 。”

辛:讀韓、柳、歐、曾、王、蘇、歸等文。

“子固文格,實由昌黎《初上宰相書》啟之。其《福州上執政書》,摹擬尤顯。介甫《上相府書》亦然 [12] 。”

“《歸震川集》以常熟刻本(二十卷,歸道傳所輯)為善。《四庫》著錄歸莊與牧齋讎訂本,皆妄改竄。”

壬:“杜詩‘王母晝下雲旗翻’,杜修可以‘王母’為鳥名。王勃《序》‘落霞與孤鶩齊飛’,吳曾以‘落霞’為飛蛾。蘇詩‘試掃北臺看馬耳’,孫奕以‘馬耳’為菜名,是并未見《超然台記》。韓詩‘喚起窗全曙,催歸日未西’,山谷亦以為鳥名。”【《能改齋漫錄》卷十五:“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霞’指飛蛾。”劉存仁《篤舊集》卷十一載林昌彝《清明日郊行見梨花盛開磬音出遠林有悟》:“數聲清磬不知處王阮亭句,‘清磬’山子蟲也,一樹梨花落晚空宋人句,‘梨花’白鷺也。解得非花亦非磬,詩家妙境悟禪中。”】

“‘蛙翻白出濶,蚓死紫之長’豈減於韓、孟《聯句》之‘菱翻紫角利,荷折碧圓傾’耶?”

“宋子京《真定述事》從昌黎《送鄭尚書赴南海序》,王介甫《送程公闢守洪州》詩從陸士龍《答車茂安書》脫胎。”

“梅聖俞有《希深書言與師魯永叔子聰幾道遊嵩因誦而韵之》五古,彭期校刊《歐陽全集》附謝希深《遊嵩山寄梅殿丞書》。兩兩比勘,韵不困書,書如就韵,誠奇作。惟‘草草具觴豆’一語,與書中‘具豐饌醇醴’不合。”

“劉海峯《題北齊校書圖》七古,亦全取山谷《北齊校書圖題後》文,因勢利導,不差絫黍,亦奇。”【《豫章黃先生集》卷27《題校書圖後》、《南澗甲乙稿》卷二《跋北齊校書圖》七古。《硯北雜志》卷上載南澗詩,並有南澗自跋,蓋………。《東觀餘論》卷下《跋北齊勘書圖後》。】

“昌黎《衡嶽廟》詩‘正直能感通’,謂嶽神也。坡公《海市》詩引之曰:‘自言正直動山鬼’,則以‘正直’為昌黎自道矣。”



[1] 《中文筆記》第二冊403-5頁。

[2] “秀竹”原脫“竹”字。

[3] “悄”原作“消”。

[4] “駁”原作“博”。

[5] 《中文筆記》第二冊405頁。

[6] “孫孫”原作“生生”。

[7] 《中文筆記》第二冊406-8頁。

[8]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9] “山舍”原作“山谷”。

[10] 手稿此處標以勾號。

[11] “東南”原作“東西”。

[12] “亦然”原作“亦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