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记》第二册(16)
(2020-10-15 00:04:58)
标签:
钱锺书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
分类: 中文笔记 |
《夷堅志》[1] :
《甲》九:“宗本嗇,視出一錢如拔齒。”
十:“虔寇謝達陷惠州,居舍焚蕩無遺。獨留東坡白鶴故居,并率其徒,葺治六如亭,致奠而去。海寇黎盛犯潮州,縱火。至吳子野近居,知為東坡藏書處,麾兵救之。”
十一:“東坡書《金剛經》。”
《乙》四:許彥周夢女鬼導游賦詩。【又《志補》卷六。】【又唱和,見《石門文字禪》。】
“掠剩相公奴,專管人間鞋履。”
六:劉义降紫姑作自辯文,略謂:“余少為俠,史謂亡命,非也。退之贈金,史謂竊之,非也”云云。全文載。
十:“喻叔奇夢婦女命屬對,曰:‘皇天生奚酎之人,見魚便摸。’曰:‘人之風流者為“奚酎”。’”
十四“趙清憲”一則記梁道人,即東坡詩所謂“老人大父識君久,造物小兒如子何”者。須檢馮《合注》引此無。
薛季宣家遭鬼事載《丙志》一。【又其死事見《丁志》十二。】
《丙》十八:山谷《水仙花》詩“可惜國香天不管”云云,乃為荊南里巷間一好女已適人者作,有其客高子勉和。後此女為其夫鬻田家為侍兒,一日飲客,子勉在焉[2] 。此女侑觴,憔悴無故態。話昔日間事,相與慨歎。子勉及表弟王性之共作長句詠之,全載。須檢天社《注》有此無。(山谷詩可補注者,如《送王郎》宜引《示兒編》、《苕溪漁隱叢話》補之,《快軒集句》宜引裴休《題懷素台歌》補之,皆見本《注》前論公詩條下。“湘東一目”云云,當以王無功《圍棋》排律所謂“雙關防易斷,隻眼畏難全”註之。)
《丁》八:宜黃人相船分雄雌。
《丁志》十五:杜默謁項王事。(即歐公贈詩者,《詩話總龜》記其事。)
《丁》十七:“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買嘗?只把魚蝦充兩膳,肚皮今作小池塘。”【“二年憔悴在三鴉,無米無錢怎養家?每日兩餐唯是藕,看看口裏出蓮花。”】【《梅磵詩話》卷下:“東甌倦客又西征,路入芝田已絕腥。每日三厨都是筍,看看滿腹萬竿青。”】
《支乙》四“優伶箴戲”。
────────────────
劉後村《湖南江西道中》[3] :“派裏人人有集開,競師山谷友誠齋。只饒白下騎驢叟,不敢勾牽入社來。”
────────────────
略看《散原精舍詩》[4] 。筆□自雄,格韵自高。寫景物語,尤能化主入客。□□□□,故視之猝不易解,而略嫌支空架子。蓋懷抱深遠而□□甚□,適與石遺翁反,石遺有作意而無微衷也。亦祇有五、七律可諷詠,五律尤□,惜多複語【人皆稱散原七律、五古,余獨歎其五律……】。古詩直所謂“艱深文淺陋”者,七古平韵且多不合格。其詩句調自是宋人,而鍊詞纖穠奧衍,參以選體。好以生字代習見字,近南北朝伎倆。屢用“照”字、“携”字、“瘡雁”字、“魂氣”字、“搖鬢”字。“東”字韵皆疊押,如後山語為養一所指摘者[5],如“晴鳩初喚蔣山東”、“小車音熟矮籬東”、“坐待狂呼萬騎東”。頗談新學,虛遣新名詞,往往類《新民叢報》所謂“哲理詩”,其見采於《飲氷室詩話》,宜哉[6]。故其意境則志士也,維新黨也,遺民也;其風格則南北宋之雄深也,南北朝之雕琢也,東野之透闢也。非西江派所可盡,亦非西江派所得知也。
“起死憐春在,勤家了債無。[7] “
“却笑尋常仰天語,累卿扶病寫蠅頭。[8] “
“穿雲魂自去,對燭涕無從。[9] “
“曰舉國皆兵,曰無人不學。[10] “
“江聲推不去”;“平生微自許,出處更何方。[11] “
“霜飛月暈。[12] “
“默默昏昏意,重重窈窈山。[13] “
【“一往還餘我。[14] “】
【“一飯淒閒味,羣嘶掩抑聽。[15] “】
【“閒身無檢束,偶語不尋常。[16] “】
【“枕上迴殘味,空文嚼四更。[17] “】
【“一涼能定夢,萬聒與翻空。[18] “】
【“尺五天為紙,依稀墨未乾。[19] “】
【“殘秋如戀別,寫雨作啼痕。。[20] “】
【“浮鴉看欲無。[21] “】
【“人住蟬聲裏,秋生雁影邊。四圍無縫樹,半幅放晴天。[22] “】
【“重來潦倒聞歌地,負盡伶俜後死心。[23] “】
【“一燈如訴我,宵雨在千峰。起合蒼茫氣,誰窺塊獨蹤?古心驅作祟,殘運裂難縫。[24] “(真東野。)】
【“捲簾屋角鳩呼婦,為我雲成數疊山。[25] “】
【“久以病為業,今如失業人。[26] “】
[1] 《中文筆記》第二冊118-9頁。
[2] “為其夫鬻”原脫“夫”字。
[3] 《中文筆記》第二冊119頁,目錄未標。“劉後村”原作“俞桂”。
[4] 《中文筆記》第二冊120-1頁。
[5] 《養一齋詩話》卷六:““如‘畫樓著燕春風裏,楊柳藏鴉白下東’,平添一‘東’字。”
[6] “叢報”原作“叢談”。
[7] 《閣子春望示閨人》。
[8] 《在南昌得閨人書病小瘥已能日為我錄近詩二紙舟窗悄憶率爾題句》。
[9] 《除夕二首‧之二》。
[10] 《感春五首‧之四》。
[11] 《靄園夜集》。
[12] 《月夜樓望》。
[13] 《江夜》。
[14] 《雨望待芰老不至》。
[15] 《望城岡》。
[16] 《同益齋黃浦灘步月》。
[17] 《枕上》。
[18] 《雨夜偶書》。
[19] 《初夜雨》。
[20] 《雨中樓望》。
[21] 《樓望有感》。
[22] 《雨後湖樓曉坐》。
[23] 《若海招集古渝軒寫句紀事因憶孺博會飲此樓曾幾何時遽爾傷逝次和及之》。
[24] 《雨夜寫懷》。
[25] 《病初起》。
[26] 《長晝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