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笔记》第二册(12)
(2020-09-15 23:35:27)
标签:
钱锺书钱锺书手稿集中文笔记 |
分类: 中文笔记 |
“《清真詞望江南》云:‘惺忪言語勝聞歌。[1] ’”
“李方叔〈虞美人〉云:‘好風如扇雨如簾。’”
“周端臣〈木蘭花慢〉云:‘料今朝別後,他時有夢,應夢今朝。’”
“呂居仁〈減字木蘭花〉云:‘來歲花前,又是今年憶去年。’”
“曹元寵〈品令〉云:‘促織兒、聲響雖不大,敢教賢、睡不著。’‘賢’字作‘人’字用。”
“羅子遠〈清平樂〉‘兩槳能吳語’,五字甚新。”
‘《履齋詞‧滿江紅九日郊行》云:‘數本菊香能勁。’‘勁’字好。”
“填詞之難,曰性靈流露,曰書卷醞釀。”
“遺山詞比坡公,得其厚矣,而雄不逮焉者。豪而後能雄,遺山所處,不能豪,尤不忍豪。”
────────────────
《石洲詩話》[2] :
卷二:“樊川真色真韵,殆欲吞吐中、晚。小杜詩‘自滴堦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亦在南唐‘吹皺一池春水’語之前,可證杜〈黑白鷹〉語。”
────────────────
《一瓢詩話》[3] :“鍾伯敬議論,好肉剜瘡;譚友夏評隲,缺口咬虱。”
────────────────
【《函海》】楊升厂《丹鉛雜錄》淵雅博通,真不可及[4] 。讀書亦具眼,論古亦有識。遑論明人,宋、清人中亦尟厥比。其造作古本數事,識者自能辨之。其大體固未可厚非也。
“肝胆胡越,眉目齊楚。〈嚴君平註老子〉”
“莊子未嘗非堯舜也,非彼假堯舜之道,而流為噲之者也。未嘗罪湯武,罪彼假湯武之道,而流為白公者也。未嘗毀孔子也,毀彼假孔子之道,而流為子夏氏、子張氏者之賤儒者也。”“昔人謂郭象註莊子,乃莊子註郭象耳。”
鬧新房見《抱朴子疾謬篇》。【非也,見《羣書治要》引仲長統《昌言》[5] 。】
【《外集》五十二】“語文或尚繁,或尚簡,或尚難,或尚易。余曰皆非也,惟求其美而已。故博者能繁,命之曰該贍,左氏、相如是也。而請客者,頃刻能千言。精者能簡,命之曰要約,公羊、穀梁是也。而曳白者,終日無一字。奇者工於難,命之曰複奧,莊、列是也。而郇模、劉煇,亦詭而晦。辨者工於易,蘇、張是也。而打油、釘鉸亦淺而露。卷六”
“《焦氏易林》,西京文辭也。‘憂思約帶’即‘去家日以遠,衣帶日以緩’也。‘解我胸舂’即‘憂心如擣’也。”
【《外集》五十二】“柳子厚〈小石潭記〉‘魚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本之酈道元《水經注》‘魚若空懸’、‘俯視游魚,類若乘空’。沈佺期詩‘魚似鏡中懸’亦用酈語意也。”(按樓大防詩【〈頃遊龍井得一聯王伯齊同兒輩遊因足成之〉[6] 】:“水真綠淨不可吐,魚若空行無所依。”)
“剖析性理之精微,則日精月明;窮竭邪說之隱遯,則神搜霆擊。其感激忠義,發明離騷,則苦雨淒風之變態;其泛應人事,游戲翰墨,則行雲流水之自然。其紫陽之文乎!或謂文與道為二,學道不屑文。反使記誦者嗤其陋,詞華者笑其拙。此則朱門末學之蔽,未有能救之者。卷七”
【《外集》五十二】“郭象《莊子注》曰:‘工人無為於刻木,而有為於運矩;主上無為於親事,而有為於用臣。’柳子厚演之為〈梓人傳〉。毛萇《詩傳》云:‘漣,風行水成文也。’老泉演之為〈蘇文甫字說〉一篇。”
“近世以道學自詭,而掩其寡陋,曰:‘吾不屑為文。’其文不過抄節宋人語錄,又號於人日:‘吾文,布帛菽粟也。’予嘗戲之曰:‘菽粟則誠菽粟,但恐陳陳相因,紅腐而不可食耳。’”
────────────────
《詩話總龜》[7] :
唐備詩云:“天若無雪霜,青松不如草;地若無山川,何人重平道!盧懷《抒情》”
“晁以道云:‘王禹玉詩,世號“至寶丹”。’有人云:‘詩能窮人,且試強作些富貴語。’數日搜索,止得一聯,云:‘脛脡化為紅玳瑁,眼睛變作碧琉璃。’余為絕倒。《古今詩話》”
【李賀〈高軒過〉云:“筆補造化天無功。”】
【王安石〈題定力院〉云:“溪北溪南水暗通,隔溪遙見夕陽舂。思量諸葛成何事,只合終身作臥龍。”】
錢昭度〈村居〉云:“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蟻戰酣山雨來。”
“呵鏡雲遮月,啼粧露著花。”
“雍陶典雅州,送客至‘情盡橋’,改為‘折柳橋’。”
《鑑戒錄》:“薛濤被逐,做〈五離詩〉(〈犬離家〉、〈魚離池〉、〈鸚鵡離籠〉、〈竹離叢〉、〈珠離掌〉)。”《摭言》一謂薛書記醉酒被逐,作〈十離詩〉呈元微之(〈筆離手〉、〈馬離廄〉、〈燕離巢〉、〈鷹離鞲〉、〈鑑離台〉)。
“陳三更,董半夜。《玉壺清話》”
────────────────
歐公七古繼韓,人所知也[8] 。開蘇,人所不知也。歌行學太白處甚多,惜終欠逸宕。《貢父詩話》之言不虛耳。學賈島、孟郊、盧仝皆一首,其忠於韓門如此!於同時人詩推蘇、梅,而學尊石介,再三言之【然《曲洧舊聞》卷九引《歐公外集與石公操二書》,即守道深譏其字之怪,守道復書自辯見石集】。【《敬齋古今黈》卷八謂歐詩少時類李白,中年全學退之,暮年甚似香山。】
“出無車與馬,但踏車馬塵。〈送唐生〉”
推蘇、梅(一〈水谷夜行寄聖俞子美〉、二〈讀聖俞蟠桃詩寄子美〉)。
〈奉送原甫侍讀出守永興〉一起云:“酌君以荆州魚枕之蕉,贈君以宣城鼠鬚之管。酒如長虹飲滄海,筆如駿馬馳平坂”,即山谷〈送王郎〉所本。任註未詳,宜以《苕溪漁隱叢話》補之。孫奕《示兒編》謂得自顧況〈金鐺玉佩歌〉。晁無咎〈行路難〉亦仿之。又山谷〈快軒集句〉“安得青天化為一張紙”,乃裴說〈題懷素台歌〉中語,《冷齋夜話》未及。
────────────────
《敬業堂集》[9] :
格高詞潔不如漁洋,文富調亮不如竹垞,而就事實寫,曲折盡意,斯亦王、朱所無。甌北相賞,正以其為同聲耳。然率直平滯,不能為諱。七律偶有善言,終難與劍南之精相提並論哉!黃晦木以劍南比初白,漁洋〈序〉曾言之。甌北欲其緒餘耳。
────────────────
《孟東野詩》[10] :
好用“衰”字。
【《升厂外集》七十六、蘇齋《詩說》、《古今黈》。】
【顧石公〈贈鄭蘇龕即題其小影〉:“讞詩幾輩囚孟郊,若法司議獨弗撓。平反野史亭畔獄,復古直許儕謝陶。”[皆記]其語也[11] 。】
【程春海〈題問詩圖〉:“賦才雄奡合低頭,無本相隨逐未休。為問坡仙與元子,漫勞辛苦謗詩囚。”】
【《艇齋詩話》尊郊。】
【《劉後村詩話前集》尊東野。】
“常恐失所避,化為車轍塵。”
“家家朱門開,得見不可入。”
“浪水不可照,狂夫不可從。浪水多散影,狂夫多異踪。”
“書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
“厚氷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秋鼙無退聲,夜劍不隱光。”
“行衣未束帶,中腸已先結。不用看鏡中,自知生白髮。”
“見書眼始開,聞樂耳不聰。”
“視聽互相隔,一身且莫同。”
“寒江波浪凍,千里無平氷。”
“沉憂損性靈,服藥亦枯槁。”
“飢年無遺粟,眾鳥去空場。”
“太行聳巍峨,是天產不平。黃河奔濁浪,是天生不清。”
“主人夜呻吟,皆入妻子心。客子晝呻吟,徒為蟲鳥音。”【《朝野僉載》卷二: “張仁亶好殺,有突厥投化,炙之以火,不勝楚痛,日夜作蟲鳥鳴。[12] ”張開元中,在東野前。】
“寒者願為娥,燒死彼華膏。〈寒地百姓吟〉”(按昌黎〈吟〉云:“啾啾牕間雀,所願晷刻淹。不如彈射死,却得親炰燖。”)
“餓犬齰枯骨,自吃饞飢涎。”
“無子抄文字,老吟多飄零。有時吐向床,枕席不解聽。”
“臥冷無遠夢[13]。”
“老泣無涕洟,秋露為滴瀝。”
“席上印病文,腸中轉愁盤。”【又《僉載》卷六:“李安期看選人,判曰:‘書稍傷。’對曰:‘昨墜馬損足。’安期曰:‘損足何廢好書?’”與 Nicholas Nickleby: Miss Fanny Squeers 信及Cranford: Old Letters 中事大似[14] 。】
“病骨可剸物,酸呻亦成文。”
“老骨懼秋月,秋月刀劍棱。”(按又云:“一尺月透戶,仡栗如劍飛”,皆以月比劍。長吉〈春坊正字劍子歌〉“隙月斜明刮露寒”復以月比劍。)
“纖輝不可干,冷魂坐自凝。”
“洗河不見水,透濁為清澄。”
“老人朝夕異,生死每日中。”
“惡詩皆得官,好詩抱空山。〈懊惱〉”
“日窺萬峯首,月見雙泉心。”
“掬星洒遥天,聲忙不及韵。”
“萬株古柳根,拏此磷磷溪。”
“晴磬無短韵,古燈含永光。”
“破松見貞心,裂竹看直文。”
“常恐百蟲秋,使我芳草歇。”
“詩骨聳東野,詩濤湧退之。〈戲贈無本〉”
“短松鶴不巢,高石雲始栖”;“力買奇險地,手闢清淺溪”;“一卷氷雪文,避俗常自携。”
“千尋直裂峯,百尺倒瀉泉。”
“親賓變舊觀,僮僕生新敬。”
“江與湖相通,一水洗高空。”
“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
〈曉鶴〉詩云:“如開孤月口,似說明星心。既非人間韵,枉作人間禽。”自東坡“聞崔城老彈曉角”以來,人皆誤以為角詩矣。
“借車載家具,家具少於車。”
“如何當春死,不如羣草生。”
“上天下天水,入地出地舟。”
【〈詠蚊〉詩“願為天下幮”云云,即少陵〈茅屋為秋風破歌〉、香山〈新製布裘〉云云。】
東野氣力不如退之之大,變化不如退之之多,書卷不如退之之博,僅能為五古短篇。深語若平,巧語帶朴,生語入古,幽語含詼。以白手戰,不放手幹。以沉摯得收斂,無火色火氣,此東野之所獨也。終惜意多雷同耳。
[1] 《中文筆記》第二冊83-4頁,皆出《蕙風詞話》,目錄誤標為《清真詞》、《履齋詞》。
[2] 《中文筆記》第二冊84頁。
[3] 同上。
[4] 《中文筆記》第二冊84-5頁。
[5] “今嫁娶之會,捶杖以督之,戲謔酒醴以趣其情欲,宣淫佚於廣衆之中,顯陰私於族親之間,污風詭俗,生淫長奸,莫此之甚,不可不斷者也。”
[6] 詩題原作“遊龍井得一聯頃王伯齊與兒輩同遊因足成之”。
[7] 《中文筆記》第二冊86頁。
[8] 《中文筆記》第二冊86-7頁,目錄未標。
[9] 《中文筆記》第二冊87頁。
[10] 《中文筆記》第二冊87-9頁。
[11] “皆記”二字臆補。
[12] “張仁亶”原脫“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