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廿六年一月一日[1]:得 Kurt
Widmer 片,即復。剪髮洗頭。季讀《論語》,因與言:孔子性情語笑,躍然紙上,而經生學究將此老說成不近人情,可恨之至。孔子於門弟子偏愛顏淵,人之所知也,亦偏愛子路,則非善讀書者不知。《論語》一書於三千弟子中,惟寫子路最生氣遠出。孔子之斥子路,皆所謂其實深喜者。有欲效 Renan 之傳耶穌作 biographie romancée,則子路宜如聖保羅耳。蓋弟子三千,莫非威儀棣棣、文質彬彬,獨子路太朴不彫,美質未學,猶存本色,最得師憐。孫行者謂唐僧獨偏愛八戒,五台山僧怨智真長老袒護花和尚,此物此志也。作筆記。欲留頰鬚,為季斥粧模做樣而罷。
一月二日:先購物。作筆記。閱 Gorman: Dumas[2]。讀 St-Beuve。
一月三日:閱 Dumas 畢。Stuart 來茶,長談而去。臨帖。
一月四日:得大人書,促武子歸。即作書致武子,作書上大人。到飽蠹樓作論文。閱 Emile
Jacob: Remy de Gourmont[3],作筆記。
一月五日:又得大人航空快信,囑轉武子,云歸資不敷,可向我借。即又作書致武子。出購物。閱 Virginia
Moore: Emily Brontë[4]。作者美國女子,百醜俱備,不終卷而罷。到飽蠹樓作論文。閱 V.W.
Brooks: The
Malady of the Ideal 畢[5]。閱 Marcel
Prevost: Marie-d’Angoisse[6]。讀《古今文綜》、《東坡詩》、《竹坡詞》。在飽蠹樓欲借閱Remy de
Gourmont: Physique d’amour[7],云乃禁書,不可看。
一月六日:閱 Marie-d’Angoisse畢,作筆記。到飽蠹樓作論文。閱 C.H. Herford: The Post-War Mind of Germany & Other
Essays[8]。
一月七日:不得武子復,大怪事。出購物。到飽蠹樓作論文。閱 Lamb’s Essays 畢。閱 St-Beuve, Anthologie des
Ecrivains Français Contemporains[9],作筆記。晚飯後與季出散步,疏星爛然,微風和如。心境恬適,蓋如此矣。臨帖。讀《古今文綜》、《坡詩》、《竹坡詞》。
[1]《中文筆記》第一冊 662-3 頁。范旭侖《“懶惰粗浮”的《錢鍾書手稿集外文筆記》整理者》(《東方早報》2015 年 4 月 5 日):“錢先生和弟弟的通訊存在《起居注》:‘二十六年一月四日:得大人書,促武子歸……。’”
[2] Herbert Gorman, Dumas: The
Incredible Marquis (1929),此節原文書名皆未劃底線。
[3] Paul Emile Jacob, Remy de
Gourmont (1931)。
[4] Virginia Moore, Emily
Brontë (1936)。
[5] Van Wyck Brooks, The Malady
of the Ideal (1913)。
[6] Marcel
Prévost, Marie-des-Angoisses (1932)。
[7] Rémy de Gourmont, Physique de
l’amour (1932)。
[9] Charles Augustin
Sainte-Beuve, Anthologie des écrivains français
contemporain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