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文笔记》第一册(53)

(2019-07-09 19:09:12)
标签:

钱锺书

钱锺书手稿集

中文笔记

分类: 中文笔记

《康輶紀行》姚瑩[1]

卷五考木蘭從軍事。

卷八以方東樹繼薑塢、惜抱。

卷十三:“文章妙處,‘沉’、‘鬱’、‘頓’、‘挫’。‘沉’者如物落水,必須到底,方著痛癢,否則‘浮’;‘鬱’者如物蟠結胸中,左右窒礙,一言數迴,否則‘率’;‘頓’者如物流行無滯,忽然停止,令人心神馳嚮,否則‘直’;‘挫’者如鋸解木,雖是一來一往,而齒鑿巉巉,數百森列,每一往來,其數百齒必一一歷過,是一來往乃數百來往也,否則‘平’。”

“今人詩文,病在一‘苟’字。無情而作,無才而作,無學而作,無為而作,皆‘苟’也”

駁楊升厂不知宋詩妙處[2]

卷十四[3] :“孔子明曰:‘下學上達’、‘博學於文’、‘好古敏求’、‘多聞多見’。陽明既深於禪,禪家教人亦以筏喻,今人尚未渡河,先教人舍筏,有是理乎?且陽明悟,已在貶龍場後。其少亦嘗氾濫百家,閱歷萬事。及身遭憂患,澄心渺慮,然後得之。是其自己亦是用筏渡河之人,乃舍筏後不以筏示人,可乎?[4]

談藝論學,皆有悟入。尤留心西方政教史地,暗中摸索而參驗稽決,隨事探討。其卓識虛懷,當時士夫惟默深可儕之。衰年遠役,卑官屢貶,而志氣慷慨,尤見素養。桐城人担當大事,惟此公耳。

 

────────────────

 

《野客叢書》王楙[5]

“《蘭亭》不入《選》,良由搜羅未及。‘絲竹管絃’本《前漢張禹傳》;‘天朗氣清’亦見蔡中郎、潘安仁、張平子諸《賦》。”【《考古質疑》卷五亦論此,更備。】

卷三:“觀《禮運》‘我欲觀夏道’云云,乃知《論語》‘夏禮吾能言之’云云當於‘之’字上點句。”

卷四:人據《前漢書》,知蘇武在匈奴臥窖嚙雪之苦,不知劉向《新序節士篇》載武盛暑遭“以旃衣并束,三日暴”之事。【《瞥記五》,不知《野客》先言之。】

卷六[6] :樂天侍兒舍小蠻、樊素外,有菱角、谷兒、紅綃、紫綃、春草之類,又蘇、杭妓名見於樂天詩中者。

卷九改王易簡詩云:“青山得意且歸去,官職有時還自來。”【薛能《漢南春望》:“洗天風雨幾時來?”《能改齋漫錄》卷五記李堯夫“涼風消息幾時來?[7] “】

卷九:“東坡曰:‘淵明《歸去來辭》“缾無儲粟”,使有,亦無幾。’歐公曰:‘孟郊詩“鬢邊雖有絲,不堪織寒衣”,就令織得,能幾何?’”

卷十:“《世說》:‘晉元帝生子,普賜羣臣。殷羨謝曰:“臣無勳焉。”帝笑曰:“此事豈可使卿有勳焉?”‘”南唐時賜洗兒果,有近臣謝表曰:“深愧無功。”此用《世說》語。李後主亦曰:“此事如何著卿有功!”《北史》【見《隋書》卷五十八】:“秦孝王生男,隋文帝大喜,頒賜有差。李文博曰:‘於羣臣何事?乃妄受賞!’”

“韓信之幸”。

卷十二:袁安、胡元安皆臥雪,沈約、昭略皆沈瘦,潘黨、岳皆望塵,鄭虔、谷皆書紅葉,王祥、延皆臥氷致鯉奉母。

【《南史陳高祖紀九錫策》又杜篤《賦》用“”、“”,揚子雲、宋武帝《詔》、王僧孺《與何遜書》用“”、“”,皆指克伏夷敵。“腦越髓戎心尚壯,灰珍釘鹿志無成。[8] ”】

卷十三:“郭次象謂《孟子》‘知好色則慕少艾’,‘少’多少也,‘艾’息也。此說亦佳。”

韓退之《上于襄陽書》、皇甫湜《上江西李大夫書》一意。

【《孟子》:“大而聖,聖而神。”】

“‘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天下美事安有兼得之理?夏侯嘉正喜丹灶,又欲知制誥,嘗曰:‘使我得水銀銀半兩、知制誥三日,平生足矣。’二願迄不遂而卒。”

“鄒陽曰:‘高皇帝收敝民之倦’;谷永曰:‘陛下當盛壯之隆’;史公、楊惲皆曰:‘當盛漢之隆’;班固曰:‘高帝行寬仁之厚’;杜延年曰:‘晉獻被納謗之讒,申生蒙無罪之辜’;枚乘曰:‘馬方駭鼓而驚’;東方朔曰:‘賜清燕之閒。’”

《南部新書》記溫飛卿“悔讀南華第二篇”:“《北夢瑣言》謂《南華真經》無‘玉條脫’事。”按見《真誥》第一篇。飛卿集《題李羽故里》有“孤負華陽第一篇。”

卷十七:“東坡《橄欖詩》‘待得微甘回齒頰’云云。世謂棗與橄欖爭曰:‘待你回味,我已甜了。’”

“《容齋續筆》謂‘當句對’起於《楚詞》‘蕙蒸蘭藉’、‘桂酒椒漿’、‘散氷積雪’。按三百篇‘玄袞赤舄’、‘鉤膺鏤錫’、‘二矛重弓’之類。”

卷二十:《河間傳》祖“《史記呂不韋傳》述太后云云”。

沈存中《筆談》駁樂天用“殍”字,杜牧用“飴”字皆失深考。

【“杜撰”見卷?[9]

二十一:“《漢書》‘于定國食酒數石不亂’、《論語》‘沽酒市脯不食’,如《繫辭》‘潤之以風雨’、《左傳》‘牛馬皆百匹’、《玉藻》‘大夫不得造車馬’,皆因其一而并其一,古人省言之體。”

二十四:杜牧之《阿房宮賦》與楊敬之《華山賦》同機杼。“一宮之間,氣候不齊”云云,又學魏卞蘭《許昌宮賦》[10]

【劉穆之心能百用[11] 。】

二十六:“半夜鐘”。

二十七[12] :“白樂天詩多紀歲時,每歲必紀其氣血之如何,與夫一時之事。後人能以其詩次第考之,則樂天平生大略可睹。”

二十八補《禽經》:“鷺目成而受胎,鶴影接而懷卵”《變化論》;“鶴以聲交,鵲以意交,鶴鵲以睛交而孕”《爾雅疏》

附錄《野老紀聞》:《史記》、《新唐書》如郭忠恕、許道寧畫山水,一“在筆墨之外”。

方子通謂蘇東坡:“做多,自然有一句半句道得著。”

山谷謂:“不易其意而造其語,謂‘換骨法’。規模其意形容之,謂之‘奪胎法’。”

【屋止烏,門羅雀[13] 。】

 

────────────────

 

【《能改齋漫錄》卷二[14] :“‘唾面自乾’見《尚書大傳大戰篇》。”卷八載呂吉父七律用事數聯皆工,《宋詩紀事》所未收也[15] 。】

 

────────────────

 

《帶經堂詩話》張宗柟纂[16]

卷首:“宗室紅蘭主人刻郊、島二家詩為《寒瘦集》。《香祖筆記》、《分甘餘話》

卷一:“五言古則高古樸,岑靈秀。七言古則高雄渾多正調,岑奇峭多變調。鍾退谷乃言高、岑心手如出一人,謬矣!《居易錄》

“汪鈍翁問:‘何以孟不及王?’對曰:‘孟詩味之未能免俗耳。’汪深歎其言。《居易錄》、《漁洋詩話》”(汪作《說鈴》記二人論詩:“余謂:‘襄陽涉俗。’王歎為知言。”)

“李長吉詩云:‘骨重神寒。’司表聖《與王駕書》論元、白‘氣孱力勁,乃都市豪估耳。’元、白正少此四字,故品不貴。《香祖筆記》

“子瞻貫析百家,用實處多而用虛處少,取其少者為佳。《分甘餘話》

“馮元成《雨航雜錄》云:‘皇甫百泉與王弇州名相埒。百泉如齊、魯,變可至道;弇州如秦、楚,強遂稱王。《香祖筆記》

“胡元瑞論歌行,頗知留眼宋人[17] 。然於蘇、黃妙處,尚未窺見堂奧。《分甘餘話》

【“祖詠試終南山雪詩,四句即納卷,自言:‘意盡。’王士源序《孟浩然集》曰:‘佇興而就。’”過庭《書譜》“五合”,一曰:“偶然欲書。”】

卷三:“王秋澗述承旨王公論文語曰:‘入手當如虎首,取其猛重;中如豕腹,取其楦穰;終如蠆尾,取其螫而毒。’《輟耕錄》載喬夢符論作今樂府法亦云:‘鳳頭、猪肚、豹尾。’《池北偶談》

“扁舟跂腳聞風水,便有長江萬里情。”

“不知何事牽儂思,欲叠紅箋賦洛神。”

“仿佛夢中尋蜀道,打包身度棧雲西。”

“豈但穠華謝桃李,空林黄葉亦無多。吳天章《題雲林秋山圖》

卷八:“鄭綮云:‘詩思在灞橋驢子背上。’胡擢云:‘吾詩思若在三峽聞猿聲時也。’《分甘餘話》

卷九:“《雲溪友議》載尉遲匡詩‘夜夜月為青冢鏡,年年雪作點山花’二語,楊升菴補作《塞上曲》。”

卷十一謂《旴江集》絕句頗似義山《居易錄》

“春來菜坼渾忘肉,病後花飛未卸綿。”

“疎鐘荒寺在,淡月空牀得。”

卷十七:劉後村、王稼村義山皆好使本朝人事《池北偶談》[18]

“予《過梁溪》詩云:‘買得蜻蛉小如葉,推篷看煞九龍山。”

【羅念菴題大寒洞深處絕句:“洞裏聞雷催雨急,作龍爭似作魚閒。”】

卷二十三(《甌北詩話》據放翁詩,謂放翁必工書。按《居易錄》載見放翁行書五古,“字極矯健”,卞永譽中丞令之藏。卞有《書畫彙考》六十卷。)【又《隱居通議》謂放翁從侂冑游,“以牽於愛妾幼子之故”,甌北《年譜》亦未引。】

《香祖筆記》卷十二引《輟耕錄》“或題畫曰‘特健藥’”:“蓋烟雲供養,得享大年之意。”按《法書要錄》載此,謂是突厥語上品之意。《四庫提要》引以駁漁洋。

卷二十四:《池北偶談》談論元代《中州集》多曲筆。

 

────────────────

 

《履園叢話》[19]

卷三:“王仲瞿言:秦皇、漢武入海求仙,並非捕風捉影,乃為登州海市所誤。”【按《弇州四部稿海游記》、阮文達《登州雜詩》皆已言之。】

“畢秋帆題文山像云:‘自有文章留正氣,何曾聲妓累忠忱?’”

卷八[20] :“自宗伯三種《別裁》出,詩人日漸日少;自太史《隨園詩話》出,詩人日漸日多。然格律太嚴固不可,性靈太露亦是病也。”

“王夢樓《詠桃花》云:‘誤入溪流原有路,重來門巷竟無人。’”

卷十:“晉、唐不過觀款題名而已,至宋、元始尚題詠。明之項墨林專用收藏圖章見長,直是書畫遭劫。”

【卷十:“杜少陵《贈衛八處士》墨蹟書皆狂草,如張長史。”】

卷十一:“王虛舟篆書非秦非漢,非唐(李少溫)非宋(夢瑛、張有),不過元之周伯琦、明之趙宦光,又不用《說文》。孫淵如守古法,而取逕不高,為夢瑛所囿。”

“自宋以下,隸書皆有意圭角,用挑踢,皆鍾太傅法。如吾邱衍云:‘如折刀頭’云云,全失漢隸之意。朱竹垞輩復興漢學。如漢學不行,至本朝復興也。”

“畫各寫本來面目。董思翁言董源寫江南山,米元暉寫南齊山,李唐寫中州山,馬遠、夏珪寫錢塘山,趙吳興寫苕霅山,黃子久寫海虞山。余謂畫美人者亦然,浙人像浙臉,蘇人像蘇臉。倪雲林所居祗陀里,無高山大林之觀,惟平遠而已。[21]

卷十二:“柳書《西平王碑》與《玄秘塔》相去天壤,皆刻手優劣之故。刻手不可不知書法,又不可工於書法。”

“古墨脫膠,予嘗見成親王、劉文清用古墨,皆模糊滿紙,如滲如汙。”

“鹽菜,至賤之物也。上之於酒肴之前,有何意味?上之於酒肴之後,便是美品。”

“商人之勢利,尤萃於奴僕,似能以釐戥權人輕重者。”

“顏師古《急就章》云:‘醬者,百味之將帥。’”

“杜少陵《陪貴公子丈八溝携妓納涼詩》即吃鑲邊酒也。”

 

────────────────

 

《雪橋詩話》[22]

卷七[23] :“乾隆以來,多喜揣摩聖製,助字、成語雜廁於律句間,名家如錢坤一、翁正三不免。”

【“餘花留暮蝶,幽草戀殘陽。九僧宇照詩”】

姚瑩補刻《惜抱軒書錄》:“王禮子讓(元末廬陵人,曾在全普菴幕府,入明不仕)《文集》十二卷,首有劉定之《序》,謂:‘運去物改,其文猶奇氣硉矹。有與子讓同出元科目,佐石抹幕府,其氣亦有掣碧海、弋蒼旻之奇,及攀附龍鳳,嘻喑鬱伊,捫舌騂顏,曩昔氣澌泯無餘矣。’定之是言,蓋以譏劉基也。”按《列朝詩集傳》論青田語本此。【《甌北詩話》末卷“南宋著述不入金源”。】

卷九[24] :“吳嗣廣樵石《宛陵集》評本云:‘宛陵先生謂:“作詩須寫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讀其集,方知此語實先生自道所得也。敬業師查初白語余:“宛陵正是突過摩詰。”又云:“宛陵仍是唐音,非宋調也。”阮亭《詩話》:“作詩曰‘典’,曰‘遠’,曰‘諧’。‘典’、‘諧’易得,‘遠’字惟蘇州、宛陵到之。”

卷十[25] :“陳本禮素村《協律鈎元自序》謂長吉集中如《箜篌引》、《銅駝悲》、《北中寒》、《假龍吟》、《崑崙使者》、《劍子歌》、《貴公子夜闌曲》、《老夫采玉歌》、《洛姝眞珠》等作,咸感切當時目擊心傷,託於詠物寫景,不易使人窺其意旨。”

卷十一:“王西御《秋蓮子詞》題識,包慎伯謂:‘詩文有由選本得者,有由全集得者。選本得者,塗逕窄而詞句淨;全集得者,詞句雜而塗逕寬。’”

“潘伯寅師嘗謂:‘河南本朝祇兩通人:武虛谷、蔣子瀟也。’”

【“汗馬幾人能殺賊,爛羊隨意取封侯。[26] ”】

 

────────────────

 

《冷廬雜識》陸以湉[27]

“《史記藺相如》‘怒髮衝冠’,《晉書王遜傳》襲之,而增一句,曰:‘冠為之裂’,則近拙矣。”

“‘他日’有作前之日解者,《孟子》‘吾他日未嘗學問’是也;有作後之日解者,《論語》‘他日又獨立’、《孟子》‘他日見於王曰’是也。‘異時’亦然,《史記始皇本紀》‘異時諸侯並爭’,此指前也;《蘇秦傳贊》‘異時事有類之者,皆附之蘇秦’,此指後也。字同而義殊,蓋即六書中之假借也。”

“《隨園詩話》不知黃滔《辭刑部鄭郎中諴》詩。[28] ”(卷一)

“諸葛丞相祠聯:‘已知天定三分鼎,猶竭人謀六出師。’”

【“全謝山《春明行篋當書記》引鄺湛若《前當票序》、《後當票序》,且謂六經、三史無‘當’字。”按《後漢書劉虞傳》有“凡所賜賚,典當胡夷”,注:“丁浪反”,蓋始此。《庭立紀聞》卷二已引此。】

“王羲之、獻之、靖之、悅之四世以‘之’字命名。王廙之、胡之、茂之、裕之、瓚之、秀之,及彪之、臨之、納之、准之、輿之、進之,六世同名。”【《孔氏雜說》卷一已發此緒。】【二事已見《隨園隨筆》十八,又《弇州四部稿》卷一六二。】

“《文選》詩六十二家,《詩品》僅述五十一家。”

“穀不熟為饑,腹不實為飢。”

“對花啜茶,唐人謂之殺風景。張功甫《梅花宜稱》有‘掃雪烹茶’一條。放翁詩:‘花塢茶新滿市香。’蓋以為韻事。”

【“束脩羊、問字酒”;“試看白髮,已逼殘年;不及黃泉,更無歸路”;“羌村杜老,終遂生還;窮海坡公,虛傳死信”(陸彡石石《與丁掇英書》)。】

“《明詩綜》卷七十一項真《梳銘》實本盧仝,見《唐文粹》。”

【“姜夔印曰:‘鷹揚周室,鳳儀虞廷’,用典隱姓名也。辛稼軒印曰:‘六十一上人’,徐渭曰:‘秦田水月’,皆拆字法。”】【《小匏厂詩話》六記杜游小印曰:“姓隨工部著,名與放翁同。”】

卷三舒鐵雲《與陸彡石書》句:“恨行路日多,讀書日少。”彡石評謂不能“稍歛其鋒,出以沉鬱頓挫”,誠為知己[29]

“皇甫子循汸云:‘關中詩觕,燕趙詩厲,齊魯詩侈,河內詩矯,楚詩蕩,蜀詩澀,晉詩鄙,江西詩質,浙詩嘽,吳詩靡。’

“明公主、郡主無再嫁者,視唐迥殊。”

“《中州集》以徐師川‘一百五日寒食雨’一聯屬張公藥。”

“駱賓王《討武曌檄》‘言猶在耳’四語,本任昉《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表》‘陵土未乾,訓誓在耳。’”

“少陵救房琯,太白救汾陽。黃常明《溪詩話》稱太白心術、事業非杜所及。誠然。”

“易造玉樓難作記,始知人世有文章。”

“初唐人文稱人為官,如王勃《序》‘張二官’、‘宋五官’、‘楊八官’之類。”

“王彥輔《麈史》謂《詩》花不及杏,果不及梨、橘,草不及蕙,木不及槐。《易象》‘近取諸身’不及眉、領。按花之桂、楝、鞠等,《詩》皆未見。《易》未及鬚、唇、肩、乳、臍。《爾雅》鳥不及鶴,蟲不及蝶。”【《瞥記》二論《釋畜》無豕類。按《詩》所及之鳥、獸、草、木詳見博明《西齋偶得》卷中,又謂三百七篇中,不及鳥、獸、草、木者,《國風》中三十一篇,《小雅》中九篇,《大雅》中七篇,《魯頌》無一篇。】

“謝啟昆《詠史》七律五百二十六首,琢鍊名貴。[30]

“《三字經》多誤:周公時無六經之名,不當云‘著六經’;《大、小戴記》不當云‘註禮記’。”

“歐陽公七律風格過東坡。”

“一卷隨身,九州行脚。”

“蜀芋尤美。故王子淵《僮約》凡四言‘芋’。”

“錢維演初諡‘文墨’,謂‘敏而好學’、‘貪以敗官’也,史冊罕見。”

“徐熊飛輯當代雜流詩為《錦囊集》二卷。”

“五律有全句用仄者,如孟浩然‘士有不得志’、杜少陵‘致此自僻遠’、齊己‘萬木凍欲折’。”

卷八:“王漁洋《居易錄》辨邊華泉‘不種芭蕉樹’,引花間詞‘笑指芭蕉林裏住’,以證不誤。余按:‘芭蕉樹’見《維摩詰經》,又謝臯羽《逃暑崇法寺》云:‘袈裟晴掛芭蕉樹。’”(參觀《趙飴山集》。)【《援援鶉堂筆記》四十四駁秋谷,引《維摩詰》、《湼槃二經》。按《大湼槃經》尤多。】【《靜志居詩話》已言《維摩詰經》。】

“《困學紀聞》謂歐公《醉翁亭記》、荊公《葛源誌》、韓公《張徹銘》本《易雜卦》。余謂《爾雅詁》、《釋言》、《釋訓》、《詩牆有茨》、《君子偕老》、《荀子榮辱篇》、《孫子行軍篇》、《論》、《孟》、《公》、《穀》、韓公《祭潮州大湖神文》、柳仲塗《李守節誌》,東坡《酒經》、陳止齋《戒河豚賦》、汪浮溪《胡霖誌銘》、元姚燧《仰儀銘》皆然。”

 



[1] 《中文筆記》第一冊 536-7頁。

[2] 此條密圈。

[3] 此條密圈。

[4] “渡河之人”原重一“之”字。

[5] 《中文筆記》第一冊 537-9頁。

[6] 此條密圈。

[7] “卷五”原作“卷四”。

[8] 此聯似先生自撰。

[9] “卷?”為卷二十(“杜撰”條:“杜默為詩,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為‘杜撰’”)。

[10] “魏卞蘭《許昌宮賦》”原作“魏卞許《蘭昌宮賦》”。

[11] 卷二十五“劉穆之”條。

[12] 此條密圈。

[13] 先生集句,見 537 頁頁邊。

[14] 539 頁頁邊。

[15] “卷二”原作“卷一”,“卷八”原作“卷五”。

[16] 《中文筆記》第一冊 540-1頁。

[17] 此條密圈。

[18] “義山”原脫“山”字。

[19] 《中文筆記》第一冊 541-2頁。

[20] 此條密圈。

[21] “倪雲林”原脫“林”字。

[22] 《中文筆記》第一冊 542 頁。目錄未標。

[23] 此條密圈。

[24] 此條密圈。

[25] 此條密圈。

[26] 邊浴禮《寄楊彥卿》。

[27] 《中文筆記》第一冊 543-4頁。

[28] 此條密圈。

[29] 兩處“彡石”原皆作“石”。

[30] “五百二十六首”原作“五百六十二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