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产品可见机会分析——以京东家用空调为例

2022-05-19 14:00:01
标签: 可见机会 网络数据 文本分析 比较分析 roi分析

可见机会(Opportunity to See, OTS)是营销和媒体规划中使用的术语,表示广告等各类品牌营销活动在目标市场的覆盖水平。连同收视率(GRP)、到达率(Reach rate)、触达频次、触达规模等KPI一起,OTS用于衡量品牌营销活动的投放和传播效果。

网络经济是一种典型的注意力经济(attention economy)。电商平台不仅仅是售卖商品,还要牢牢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培育对网站的忠诚度。正如马云在201911月出访非洲和当地创业者交流时谈到:很多人逛淘宝并不是为了买东西;目前,每天晚上大约有1700万人逛淘宝,但是什么东西都不买,不知道这些人在干吗,就是随便瞎逛。事实上,消费者能在电商网站上找到很多新鲜的东西和事物,除了购物,体验、趣味、交流、分享等都很重要。正是在瞎逛中,收藏、加入购物车、进而悄然地完成销售转化。

消费者的注意力总是稀缺的。一般,人只能记住和注意到在同一类型的人或物中有限几个。湮没在电商网站的海量信息中,品牌的可见机会也是相对竞争能力的体现。

以京东平台空调品类为例,做些品牌可见机会(OTS)的分析。

 

1. 数据采集、分词、打标

利用网页数据采集工具,采集京东平台上家用电器空调品类的商品列表页数据,设置翻页20页(PC端),总共获得1216条有效数据,即1216SKU(每页约60SKU)。数据包括商品名称、价格、店铺名称、总评价数等信息。经过分词、打标,我们还可以得到品牌、核心卖点等数据。


2. 数据分析,即品牌可见机会(OTS)

品类前20页的1216SKU,挂机占68%,柜机占32%。分品牌,占比前三分别是美的(23.3%)、格力(14.1%)、奥克斯(8.6%)。由OTS定义,大体上可认为这三个品牌在京东平台的潜在可见机上会具有相对优势。

同时,容易发现,美的、格力、奥克斯的SKU数量分别达到280+170+100+。显然,没有哪个品牌真的有发布这么多的不同型号产品,不过是在平台允许的SKU设置的颜色、标价方式或产品描述的其它方面做些调整罢了,目的就是为了增加自己产品的可见机会。时至今日,作为品类市场领导者仍然依赖广撒网的铺货模式,而非清晰定位自身优势的精细化运营,不免令人唏嘘。

然而,像上面这样以平台前20页总共1216SKU中的占比来作为可见机会的衡量,明显存在缺陷。当下,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已是事实。没有人会在电商平台翻看20页来寻找自己所需。如同SEM中的竞价排名——靠前出现的信息有高得多的可见机会和转化率,电商平台品类第一页显示产品显然更有可见优势,首页流量更有价值。以首页60SKU作为分析样本,以美的和格力为例,比较它们的SKU占比。情形大不一样,格力占比28.3% (17SKU),逆袭领先美的(占比21.7%13SKU)6.6个百分点。综上,格力空调在京东平台上货相对较少的SKU,却占据了品类首页资源的更大份额,让自己有更大的潜在可见机会,这是更值得推崇的明智做法。尽管我们不知道格力是否为此付出了多大的额外代价、是否值得,仅就将有限资源投放在更重要位置的谋事策略,则胜过美的一筹。

更进一步,即使同在首页的60SKU,它们的可见机会也不应被简单地等同。PC端,陈列为每行4个,首页15行总共60个,从第3行开始需要拖拽向下;手机端,一屏显示约4个,从第5个开始需要下滑;相比需要拖拽向下才出现的SKU,显示靠前的SKU的可见机会明显更有优势。这种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陈列方式,本质上是次序排列,因此可采用齐夫定律(Zipf's law)进行赋权,即首行给予最大权重、第2行次之、第3行再次之,...

按陈列次序赋权,计算京东空调列表首页的品牌可见机会,仍以美的和格力为例,发现:格力的领先优势更加凸显,首页陈列的可见机会是美的的1.72倍。

链接到京东 家用电器 空调首页,前两行陈列的8SKU,格力空调包揽4(其中3个在首行),非常显眼,美的空调有2个在第二行。可以说,旨在吸引有限注意力的电商平台可见机会的抢夺战,格力明显胜出。

 

3. 延伸分析

在某一时点上进行分析,只能给我们多一些市场认知,价值有限。作为研究者,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支持,因此,需要始终关注过程、以及过程对结果的影响规律。就电商平台品类列表页的品牌可见机会,至少可从以下方面做些延伸分析。

1) 时序分析,即周期性跟踪分析

运营是常态化商业行为,单一时点的市场数据仅反映了事物的当前状态,更像是结果指标:只会显示是否有问题,不会指出问题起因或如何解决。为了做得更好,研究者需要过程性分析,譬如长期跟踪指标数据,包括它的持续时间、变化程度、一致性和离散性等,而不是其绝对水平。我们需要了解事物的当前状态,更重要的是分析和判断状态变化的趋势,以及与其它增长目标的关联程度,进而优化决策。

2) 竞争分析,即比较分析

如果缺乏基准,往往就无法衡量进展,也无法评估商业行为是否奏效。比较分析(Comparative analysis),是数据分析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或许只有分类(Classification)能与之相提并论)。除了在时间线上对自身状态进行比较分析,还可在同一时点将自身表现与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即竞争分析)。实践中,竞争分析的部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可得性,除了自身数据,还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得到竞争对手的相应数据。  

3) 提升可见机会的ROI分析

通常,电商平台对店铺上货SKU的数量有些限制,而品类列表首页资源需要竞价获得。也就是说,品牌想要占据品类列表首页来陈列、或者以其它方式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平台内可见机会,需要相应投入,是有成本的。因此,需要做投资回报(ROI)分析,以把握资源投放效果,以及后续优化资源配置。

ROI分析可以选择某一运营指标为目标,计算同一时间窗口期内平台品类列表页资源单位花费的目标达成。ROI分析可在不同电商平台渠道、不同时序周期、与竞争对手比较等不同维度进行。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